1、新四通桥事件!清华粉红教授栽了
北京四通桥因为勇士彭立发称习近平为“独裁国贼”,并挂横幅抗议,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敏感地带。法新社记者发现,北京四通桥的路牌已被拆除,而在中国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上,如用中文搜索四通桥,也出现“未找到相关地点”的结果。但独裁专制的中国,一直用权威与高压,控制国内民众,然而许多中国民众,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仍相信他们在中国大陆拥有言论自由这一谎言。近期,就有一位政治学教授,为了证明民众有自由,去北京拍摄四通桥,结果却被警察登记。
推特帐号"新闻调查"9日星期二发文表示,清华大学中共思想政治课副教授蔡万焕,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说,中国有言论自由。一名学生反驳说,他只是路过四通桥拍了张照,就被警察抓了。
但是,不相信学生言论的蔡万焕,决定亲自证明学生的话是谎言。蔡万焕于是前往四通桥拍照,结果被中共警察抓住并强行进行登记。知道民众没有自由的真相后,天真的蔡万焕副教授在社交媒体发表不满。
现在,中共会严格监视北京四通桥,只是因为彭立发曾在该地,表达对领导人习近平的不满。2022 年 10 月,彭立发在四通桥挂上抗议习近平的标语,挑战中国政权,并进一步促成中国从新冠疫情“清零”中走出。彭立发因此被秘密关押迄今。
针对蔡万焕被警察登记一事,网友纷纷留言说:“这老师太天真了”、“有些人说谎说到自己都信了。”、“他可能不是说谎,是真的一直活在谎言中”、“被铁拳砸到身上了,哈哈哈。”、“中共官方再一次用行动证明言论自由是个笑话。”
2、民进党“在路上”被追捧 中共抄袭很恐怖
许多汉语词汇只要在中共的手中,都会被打上恐怖的烙印。台湾民进党1月2日推出“在路上”竞选影片后,获得千万次点阅。中共喉舌7日深夜发出“永远在路上”通稿,被指抄袭民进党的题目。该通稿宣称中共党魁“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独立评论人士蔡慎坤表示,中共“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7日深夜,中共喉舌新华社刊出文章,题为“永远在路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文章列出中共党魁自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之后的各种要求与说法,包括自我革命、从严治党反贪腐等。《自由时报》8日称,新华社眼红,涉嫌抄袭台湾民进党的“在路上”。
台湾民进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和萧美琴2日推出“在路上”竞选影片,总统蔡英文把车子钥匙交给赖清德与萧美琴,欢迎大家一起上车、一起走民主和平的路等。该影片在网络上立即引来围观,观看量累计破千万。
独立评论人士蔡慎坤在X平台发文表示,民进党的“在路上”无疑让中共官媒如坐针毡,新华社通稿从头到尾都在吹嘘“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但永远在路上代表没有目标、没有终点,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政党!
蔡慎坤说,按照中共宪法规定,中共党魁任期只有10年,2018年习近平强行修改了宪法,把有限任期改为无限任期,为终身制打开了大门,谋求的是永远在位上,而不只是“在路上”。
蔡慎坤还表示,民进党的“在路上”是交班,把权力交给年轻一代人,而中共的“在路上”是牢牢地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上,“那就是永远不可能给人看到希望”。
台湾的中华亚太精英交流协会学者王智胜认为,两者的诠释手法也不同,民进党诉诸于人民的感动与支持,是对于民主的呼唤;而习近平采取的是威权强制性方式,两者存在很极端的差异性。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陈破空表示,如果说台湾的“在路上”是民主和平的道路,而中共“永远在路上”走的则是专政路、腐败路、战争之路、穷兵黩武之路。
3、戏剧!哈佛校长辞职的细节被曝光
刚刚卸任的哈佛校长劳迪娜 ‧ 盖伊被视为哈佛历史的耻辱。据美国《纽约时报》6 日报道,哈佛大学由于面对巨大的压力,现任哈佛大学理事会主席潘妮 · 普利兹克为了保住自己,逼迫现任校长盖伊因抄袭指控和对校园反犹太主义的反应而辞职。
据报道,12 月 27 日,劳迪娜 ‧ 盖伊在罗马与家人度假时,哈佛大学理事会主席普利兹克打电话询问她,认为自己作为学校校长有前进的道路吗?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普利兹克女士听起来很疲惫,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盖伊明白这意味著什么,她作为哈佛大学校长的六个月任期结束了,于是1 月 2 日,她宣布辞职。
这标志著哈佛 387 年历史上最动荡时期之一的结束,哈玛斯 10 月 7 日袭击以色列以及以色列随后入侵加萨后,这一争议使该校陷入了公开辩论。不仅大学校长丢了饭碗,而且其董事会“哈佛公司”的秘密运作也被揭露。
几周来,董事会一直站在陷入困境的主席身边,因为她应对校园反犹太主义反应“不温不火”的严厉批评、在众议院小组面前的灾难性证词以及学术作品中越来越多的抄袭指控。普利茨克女士是一位特别热心的支持者,她领导了盖伊博士被选为学校第一位黑人校长的活动。
不过,X 帐号“@realTaoRay”9日表示,盖伊是被校董会“逼辞职”的。更戏剧的是,校董会趁盖伊不在美国时密谋抛弃了她,校董会主席打电话给盖伊让她辞职时,她正在罗马度假。
他表示,文章证实,有人告诉校董会主席普利兹克说,如果事态发展下去,普利兹克自己也可能被逼辞职,因为她选择了盖伊又支持了她。于是普利兹克趁著盖伊在国外度假时,普利兹克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组织校董会瞒著盖伊开了许多非正式的私下会议,然后达成共识,最后普利兹克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忍痛打电话给远在罗马的盖伊让她辞职。
4、王牌武器被缴 俄军或遭致命打击
据美媒《战区》War Zone 报道,在俄军使用“匕首”高超弹大规模空袭乌克兰后,乌克兰工兵在基辅的一个大弹坑中发现了一枚未爆炸的“匕首”导弹,跟乌克兰在 2023 年 5 月提供的“匕首”弹头残骸很像,目前乌克兰国家紧急服务局的拆弹小组已经将这枚弹头挖了出来。
通过现场拍摄的照片来看,“匕首”导弹的弹头完整无损,其外壳没有明显的损坏迹象,仍是一枚处于原始状态尚未爆炸的弹头,而这个大弹坑可能是导弹动能砸出来的。
乌克兰的工程师将对该弹头进行拆解和检查,以深入了解其功能、电子元器件、材料和各项数据等,并找到拦截它的正确方法。如果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共同参与,那么“匕首”高超导弹的大部分数据将会被破解,这对俄军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在俄罗斯常规军力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匕首”高超弹自服役以来就成为俄军对抗美国及其北约国家的王牌武器。它的最高速度达到了 10 马赫,理论上没有任何防空系统能够拦截它。
但在乌俄战争中,乌克兰当局多次声称用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了“匕首”,从技术上来说,由米格-31K 发射的匕首高超弹被拦截的可能性非常小。它除了速度快之外,还能够进行机动变轨,要想对其进行拦截,最大的机会就是在它机动变轨之前,也就是匕首刚刚发射后,爬向平流层边缘的过程中。
“匕首”导弹本质上是伊斯坎德尔-M 弹道导弹的空射版,在米格-31K 发射它后,“匕首”导弹会先爬升到平流层边缘,要想拦截成功就得选在爬升的过程中。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爬升的水平位移是很短的,防空系统需要靠近“匕首”导弹的发射位置才能拦截这个过程。鉴于“匕首”的射程可达 2,000 公里,米格-31 每次发射时都会在俄罗斯本土之内,考虑到爱国者 3 对高空目标的拦截半径大概三十公里,显然乌军的爱国者 3 不可能部署到俄罗斯本土上发射拦截弹。因此对匕首的拦截从技术上很难成功,除非它没有俄罗斯官方所宣称的 10 马赫那么快。
若是乌克兰及其美国拆解那枚尚未爆炸的“匕首”弹头,并获得其详细数据,或许能够提高乌克兰对“匕首”的拦截成功率。“匕首”也将成为第一枚被敌人破解的高超导弹,到时候俄军的这款高超弹也许会被迫提前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