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国务院新规出台 他才是真总理
李强就任中共国务院总理后,3月2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新版的《规则》。原来的《规则》有10章共64条,最新的《规则》只有8章共43条,有不少变动之处。有分析指,李强执掌国务院后的第一把火,就是乖乖把决策权上交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
《规则》第一章几乎为习近平“量身订制”,提到中共国务院工作坚持以“习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并强调习近平的“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等等。
旧版的则指,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包括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工作原则上,《规则》新增“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如:坚决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等。
新增第七章“工作落实”,一开头就称,国务院要自觉对标对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等等。
对于新版的《规则》,有时评人士钟原撰文表示,如今的中共国务院只认习近平思想,“改革开放”的路线算正式被下架了。国务院彻底沦为中共中央的跟班。
在有关“会议制度”的第五章,新版规定“国务院建立学习制度”,包括学习时间、主持人以及重点学什么都有规定,且强调学习要围绕习近平讲话展开。
《规则》第20条修改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第一项任务是:讨论需提请“党中央审议、决定的重要事项”。旧版的第一项任务是: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有分析表示,李克强在任时,每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决策权,如今被李强“乖乖上交到中共中央”。
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无权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国务院常务会议变得可有可无,由原来的每周召开一次,变成了“每月召开2~3次,如有需要可随时召开”。
国务院重要事项的决策,将由中共中央做出;国务院常务会议何时召开,应该随习近平的日程而定,因此没法保证每周召开例会。
新增的第26条称,国务院建立学习制度,学习主题由总理确定,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这条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指导国务院工作的权威性,李强大事、小事都只能按习近平的话去做。新的《规则》应该出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只能照办,李强接任国务院总理的最主要原因终于水落石出。
有评论指出,如果说李克强是改革开放后最弱势的总理,那么李强大概率会是比李克强更弱势的总理;如果说李克强窝囊,那么李强会更窝囊,只是个傀儡,总书记习近平其实已经兼任了国务院总理!
2、俄国也有女战狼 她这样为普京辩护
国际刑事法院17日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罪名是涉嫌绑架乌克兰儿童,非法驱逐、非法将儿童转移到俄罗斯。被称为“俄版女战狼”的俄国外交部发言人札哈萝娃26日声称,从乌克兰带走这些儿童是为了保护他们。
俄国《卫星通讯社》报道,札哈萝娃在其Telegram频道发文称,在欧盟国家成千上万的乌克兰儿童面临日益严重的灾难性问题情况下,西方对俄罗斯从作战行动区撤离儿童的谴责,显得虚伪和愤世嫉俗。
她还声称,身处欧洲的儿童,经常面临各种边缘化问题,甚至是性虐待和性交易。
据多个媒体报道,自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乌克兰儿童被欺骗前往夏令营,实际上却被强行送往俄罗斯,转移到当地寄养家庭。
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利沃瓦-贝洛瓦去年3月表示,俄国有超过1000名来自乌克兰的儿童。人权观察组织3月的最新报告指出,至少有数千名儿童被送到俄罗斯或佔领区。
3、习一番话 轮到这个行业遭殃了
最近,中国的电池企业坐立不安。原因是3月6日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警告电池企业不要盲目扩张和投资。
在习近平执政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可谓是任人宰割。在过去3年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IT领域平台企业受到了大规模调查,缴纳了天文数字的罚款。2月中旬,投资银行界的巨头华兴资本的包凡董事长突然失踪。2月26日,华兴资本发布公告称:“包凡目前正配合中国有关机关的调查”,坐实了被捕的消息。
目睹了这一系列的过程,如今轮到电池行业遭殃。皇帝亲自标出了坐标,党政机关没理由不伺机而动。
据中国官媒报道称,习近平当天出席政协会议并听取了经济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当天,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电池企业宁德时代CATL的董事长曾毓群作为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并提出了意见。他表示:“去年,CATL在全球动力电池的份额已达37%,连续6年全球第一。”他表示为了获取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希望政府给予金融援助。
听取汇报后,习近平表示:“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他指出:“喜的是,我们这一行在全世界走在前头了;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
他还表示:“参与国际竞争,还要搞好统筹规划。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看到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斗争风云变幻。”此番言论被指对民营企业已经不仅仅是施压,甚至还要控制和干涉经营战略。
4、中国年轻人为啥“挤爆”寺庙
中共统治下的中国,青年人一直被教育坚持唯物主义思想意识,但是,近来中国年轻人“上香求神”挤爆寺庙的现象却引发关注。分析认为,年轻人到寺庙上香,其实并不是为了信仰,而是寻求心灵慰藉,因压力大,迷茫,找不到方向。
根据中国旅游网站数据,2023年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
“巨量算数”的监测指数显示,与2019年相比,“寺庙”在社交平台上的搜索量增加了368倍。而从今年1月1日至3月16日,“寺庙”的搜索指数和综合指数,同比分别增长了586.81%和351.06%。
在这些搜索人群之中,18-30岁的年轻人从不到三分之一的比率增长到了44.9%。
“上香求神”的年轻人不惜高价,购买不同的佛珠手绳,甚至到不同寺庙求神问卜。而以小红书为首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上香攻略”、“请手串攻略”等。
3月24日,凤凰网发布题为《挤爆寺庙的年轻人,上香比上学还认真》的自媒体文章说,上周的杭州灵隐寺人多到早7 点就开始排队 ;雍和宫最近一周每天的客流量约为 4万至4.5万人;而上个月,西安广仁寺的门口一群年轻人排队近一公里。
然而,实体寺庙仍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要。每逢保研季、考研季和考公季,社交媒体都会被大量的灵隐寺牌匾刷屏,无数人留下电子祷告。一条12秒的视频,就多达5,000人在许愿。
挤爆寺庙的年轻人,到底在求什么?文章说,他们统计的消费数据发现,其中47%的人求财、 30.3% 的人求钱财,也求健康姻缘,只有2.1%的人求好姻缘。
3月27日,重庆大学生王亮对媒体说,烧香拜佛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流行缓解生活焦虑的方法。因为处于中下层的年轻人越来越悲观。根本看不到希望,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再高的学历都可能找不到工作。
3月27日,自媒体人宁静分析说,“年轻人爱到寺庙上香,并不是什么追求传统和信仰。因为中国压根没有这个土壤,其实说白了是‘求’,好听点是心灵寄托和慰藉。主要原因是因为迷茫,没有方向。”
她认为:这跟年轻人面临就业困境和自身压力,以及整个中国的教育氛围密不可分。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大增,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
还有一条被转载了很多次的评论写道:“上香不用985、上香不卡35岁、上香不问你是否已婚已育。”这句话则道出了年轻人求职困境: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
中共官媒《新京报》3月21日发文称,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把生活希望寄托在神佛之上,显然是“走偏了”。结果文章发出后,被网友们“骂”上了微博热搜榜。
现在,就业困境下,众多年轻人以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自嘲。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一生穷困潦倒却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许多中国年轻人以孔乙己自居,表现了对命运的迷茫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