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求见首相被拒  中共大使灰溜溜撤了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3月25日从熟悉的日中关系人士那里获悉,日本政府拒绝了2月底离任回国的中共前驻日大使孔铉佑提出会见岸田首相的请求。报道指出,历任大使大多在离任时都会得到首相的会见,而岸田政权的回应不同寻常, 凸显了日本丈夫对中共的谨慎态度和对国内严峻的对华舆论的顾虑。

综合报道,多名日中关系消息人士披露此事,孔铉佑早在今年1月就向日本政府提出希望与岸田会面道别,但是东京以和岸田“行程撞期”为由拒绝,改派外务大臣林芳正与孔铉佑会面,不过,日本外务省并没有公开这次会面。相对于以往中共驻日大使离任前通常会得到日本首相会面致意道别,岸田这次打破惯例的“罕见”作法,显示出日中关係紧绷程度。共同社的报道指出,岸田政府此举是鉴于中共船舰一再侵入尖阁诸岛海域,以及过去疑似中共间谍气球出现日本上空之际,民意情绪恶化。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岸田拒绝孔铉佑的会面请求,“在外交礼仪上并不存在问题”,因为首相位阶高于大使。消息人士还说,日本方面认为,前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2020年离任前,也无法和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会面,因此对待北京需要“采取对等作法”。

有分析指出,自从岸田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他在继承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地球仪外交”方面走得更积极,更稳妥,尤其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岸田政府在应对中共威胁方面卓有成效,这其中,提升防务合作是日本全方位外交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问日本,美日菲3国的防务合作确立,日本媒体分析,这意味着日、韩、台、澳等,以美国为轴心的西太平洋“对抗中共之弧”已告确立。

进入3月,日韩两国关系解冻。接下来5月19日将在日本广岛举办G7峰会,有分析指出,美日或将协调公布第四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届时可能将“应对台海有事”纳入纲领,再加上韩国政府的态度,会影响美日韩安全合作的进一步动向。

此外,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访乌克兰,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法广》的分析指出,岸田突访基辅,是日本以价值观为导向,开展全方位外交,应对中共威胁的新举措。海外时评人士王友群撰文分析指出,日本以防务为重点的全方位外交的总格局是:以“美日同盟”为支柱,以“七国集团”、“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美日韩菲”第一岛链组合为支撑,打造一个保障日本本土和海上生命线的安全防护网。文章指出,岸田政府频频出手的原因一是日本已认定中共是头号威胁,尤其是中共在台海和日本周边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令日本深感担忧。第二点,俄乌战争使日本忧虑台海爆发战争,“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经成为很多日本人的共识。此外,中共战狼外交和不时出现的反日言论也为本已紧张的中日关系火上浇油,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2、中南海再掀风暴 中纪委新部门专查“内鬼”

日前,中共中纪委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将对各地纪监官员进行所谓“忠诚度”等调查。有分析认为,这是对中共纪检监察系统的人进行新一轮洗牌。也有分析认为,习近平的目的是要清理“内鬼”,担心背后有人“搞鬼”。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3月22日,中共全国纪检监察官员队伍教育整顿督导检查动员部署会议举行,“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首次亮相,会议要求各地纪监干部将接受忠诚度等调查。自由亚洲的报道指出,中共二十大后,中纪委再度出手新的领导小组,对各省市纪检监察官员队伍进行清查,其目标就是要进一步重新在纪检监察系统进行洗牌,把过去遗留下来的这些人都要清除,以杜绝后患。中国学者任晨斌则认为,纪律监察部门的工作重点已从原来调查官员贪腐情况转向审查其政治立场,目的是要清理不同意见、不同政见的人。因为不同政见一直是最上头的心腹大患,总是觉得屁股下面坐着火山、背后有人打黑枪、有人要搞颠覆。

今年以来,新上任的中纪委书记李希屡屡放出狠话,诸如“刀刃向己主动说清问题,严肃认真坚决清理门户”,“要以最果断的行动坚决查处两面人、坚决防治灯下黑”等等。海外时评人士岳山认为,这是陈一新在政法系整风的翻版,也就是习近平不信王岐山和赵乐际留下来的这帮人,看来整个纪委系统要地震了,这就是习口中的敢于斗争的本质,反腐只是表面的口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成立的整风领导小组,操盘手是习近平的陝西帮孙新阳,他就是陈一新当时在政法委的角色。也就是说,一切以保习近平安全为出发点,说明习近平知道纪委里面也有反习势力。但这样搞下去,也就可能威胁到赵乐际,至少,赵会有很多把柄被抓到。

根据中共官方2月公布的数据,2022年,2300多名纪检监察官员被处分,110人被移送司法。其中,处分厅局级及以上官员77人。2023年以来,中共纪检系统已有多名副部级“内鬼”落马。有分析指出,中共的腐败是其制度决定的,包括纪检系统本身的腐败,制度不改,腐败问题就不可能根除。

3、西方品牌撤出 中国货填补 俄罗斯人并不买账

在不久前习近平访问俄罗斯的过程中,普京公开向中国企业发出了”邀请“,莫斯科准备帮助中国企业取代因乌克兰战争冲突而离开俄罗斯的西方公司,但是由于面临二级制裁的风险,威胁,在全球有业务的中国公司不会冒然在俄罗斯展开新投资,据美媒报道,从中国涌入资金的大部分已进入汽车或零售等俄罗斯企业从未建立显赫地位的行业。俄罗斯人如今一方面不得不面对选择越来越少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对“中国制造”不断抱怨。

据报道,在雷诺、日产和奔驰等众多国际知名公司退出之际,数据显示,哈弗、奇瑞和吉利等中国品牌现在占到俄罗斯新车销售近40%,远远高于2022年年初的不到10%。然而,俄罗斯人对中国汽车并不买账。路透社采访了几位俄罗斯汽车买家,有个人也有经销商。他们认为一些中国汽车的质量低于西方竞争对手。行业专家表示,即使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在飙升,也必须要提高产品信誉。

28岁的斯捷潘告诉路透社,他尚未接受这些中国制造产品,理由之一是驾驶的平稳性。他表示,自己设法在2022年买了一辆斯柯达(Skoda)。如果想知道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来自西方的斯柯达与中国汽车的差异是巨大的。汽车行业专家谢尔盖‧阿斯兰扬指出,虽然中国汽车正越来越多地填补西方企业离开留下的空白,但声誉不佳仍是一个问题。阿斯兰扬坦言,“是的,中国品牌在这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人会迅速改变他们的看法。” 

俄罗斯消费者的另一个不满是价格,就连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说价格看起来有点高。例如3型车的价格约为200万卢布(26,195美元),而在俄罗斯最为畅销的拉达格兰塔起价只有68万卢布。《车轮背后》杂志主编马克西姆‧卡达科夫表示,“中国人带来了很多汽车,但如果我们谈论价格,而不是质量,根本就没有便宜的汽车。”

4、科学家利用一缕头发获得贝多芬完整DNA

由于贝多芬忠实的粉丝和合作者保存了他的一缕头发,一组研究人员据此分析了贝多芬的DNA,得以在近200年后,发现了贝多芬生前不为人知的秘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被公认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尽管他二十多岁时就患了耳聋,但他仍旧创作出722部音乐作品。

从1790年代末起,贝多芬逐渐丧失听力,原因不明。欧洲一组科学家开展的这项研究主要目标是阐明贝多芬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著名的渐进性听力丧失。

保存死者的头发在19世纪是一种常见的哀悼习俗。研究团队首先鉴别这缕头发是否真正属于贝多芬本人,很快得以证实,然后对贝多芬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虽然该团队无法找到音乐家胃肠道问题或耳聋的确切原因,但他们确实找到了乙型肝炎感染的证据和肝病的许多重要遗传因素。这些因素加上饮酒过度可能导致贝多芬在56岁时早逝。

团队还挖掘出隐藏在贝多芬DNA中的另一个让人大吃一惊之处。贝多芬的Y染色体与父系上同姓同祖的五位在世亲属均不匹配,这显示他有可能是其父母婚姻之外的孩子。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