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普新年前夕突然返回白宫 1月6日法律团队将有大动作
川普总统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上周前往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海湖庄园庆祝圣诞节,曾有报道分析目前形势下,川普将在佛罗里达一直停留到1月6日国会挑战,但川普度假计划突然有变,30日晚间白宫发布的时间表,川普和第一夫人31日离开佛罗里达提前返回白宫。与此同时,川普的法律团队仍在全天候工作,川普团队打算在接下来关键国会挑战期间,提交大选违规的最新证据。
综合报道,突然中断度假计划意味著,川普将不会参加他在棕榈滩海湖庄园的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客人们都已经获得了入场券,川普通常会在年度聚会上向客人做简短的发言。有分析指出,在距离1月6日美国国会正式统计选举人团选票仅剩一周时间,川普突然重返华盛顿虽然没有说明突然改变度假计划的理由,但随著与选举违规斗争的加剧,川普可能更希望在华盛顿继续战斗。
目前,川普的法律团队仍在全天候工作,敦促大选结果有争议的州的州议会根据《宪法》第二条第一节第2款行使权力,选择将川普选举人的名单递交国会。
川普总统竞选团队高级顾问杰森‧米勒表示,1月6日,如果参众两院的议员挑战各州的选举人票,川普团队打算在接下来进行的国会辩论期间,提交大选违规的一系列证据。
米勒对美媒新闻极限透露:下周,川普团队在美国人民面前将有机会提交这些案例,所有这些证据,米勒特别强调:这些证据将不同于过去几周该团队向法院所提交的资料。”
截至30日,至少已有一名美国国会参议员即乔什·霍利以及多名众议员确认,将在1月6日的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挑战选举人票。
米勒表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川普团队会争取提交大选中选民违规行为的一系列证据,包括有关威斯康星州邮寄选票的法律变更、在亚利桑那州和密歇根州被禁止检查投票系统,以及11月3日晚乔治亚州亚特兰大State Farm中心人员赶走共和党监票员、从桌子下拉出“装选票的手提箱”私下计票。米勒最后表示:“这些就是我们想在全美舞台上向美国人民展示的具体类型的证据,我们决不能让当地政客将它们掩盖起来。”
2、乔州参议员决战在即 有人成功黑入投票系统
美国大选以来备受质疑的乔治亚州在1月5日参议员补选前夕再爆出选举欺诈重磅证据,全美IT专家、斯坦福大学研究员约万·普利策30日在乔治亚州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可以证实乔州"抽水和倾倒 "操纵投票的可能性。
据报道,普利策表示,在乔治亚州居民正在为该州的参议院第二轮选举投票时,他已经通过WiFi连接实时访问了乔治亚州富尔顿县的投票机和电子投票簿系统。
据普利策披露,乔州今年引入了一种新的电子投票簿系统,这是一款运行定制软件的iPad,投票站工作人员使用该软件来进行选民登记和选民资格验证。"而此时此刻,在富尔顿县的一个投票点,我们已经通过设备进入了该电子投票簿系统,要知道,投票系统不应该有WiFi,这不应该发生。而且,该投票系统实时进行了两种方式的通信,我们现在已经做了记录,也就是说它在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而这种情况绝不应该发生"。普利策补充说,他指的是已经开始的参议院第二轮选举的投票。
当乔治亚州州参议员问及黑客的确切性质时,普利策解释说:"现在只需要一个设备把电子投票簿系统一连串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东西了,最重要的是投票系统不应该是双向的,甚至不应该是可进入或开启的,但实际情况是,当数据被交换时,有人可以抽走这些数据,修改数据,然后直接将其反馈到系统中,或者可以称为是一种实时的『抽水和倾倒』"。
在证词中,普利策驳斥了媒体关于黑客入侵投票机操纵选票是不可能的说法,并揭露了所谓"事实核查者"的叙述中存在的漏洞,也就在30日,乔治亚州参议院司法选举小组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动议,允许由普利策带领的研究小组对富尔顿县的每一张邮寄选票进行审核。
3、六票胜出 佩洛西同意爱州共和党众议员入席
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30日表态,她将让爱荷华州共和党人米勒-米克斯1月3日入席国会众议院。
此前,米克斯在两次验票中都比她的民主党对手丽塔·哈特多出6票,爱荷华州已认证米勒-米克斯为第二国会选区的获胜者,但哈特上周避开该州的司法程序、直接向佩洛西提交请愿书,试图继续挑战爱荷华州第二国会选区的众议员选举结果。
佩洛西的发言人德鲁·汉米尔30日表示,对爱荷华州米勒-米克斯和哈特之间的竞选,“每一张投票都重要,这是为什么众院行政委员会正在对选举进行全面公正审查的原因,在委员会审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打算在1月3日临时让米勒-米克斯入座。”
在佩洛西对外发表评论前,众议院行政委员会排名第一的共和党议员罗德尼·戴维斯表示,没有理由因为六票的微弱优势就阻止米勒-米克斯进入国会。戴维斯在声明中说,如果佩洛西在1月3日拒绝选米勒-米克斯入席,将是前所未有的夺权行为。
戴维斯还提醒说,哈特和佩洛西可能有执行“危险先例”的危险,哈特有机会在爱荷华州对她的每一项要求提出司法程序,但她却选择回避爱荷华州法律,反而要求众议长佩洛西为爱荷华州选民“决定”这次选举。
爱荷华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和乔尼·恩斯特在一份稍早前发出的共同声明中说:“如果哈特有任何法律异议,她可以将案件提交爱荷华州独立司法小组寻求补救。她选择不这样做。哈特通过去找佩洛西弥补选举损失,她正在寻求一种党派政治解决方案来处理无党派的民主流程问题。这是对爱荷华州选举制度、爱荷华选民的直接攻击。”
4、麦康奈尔尽显老狐狸本色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29日对川普及两党多数议员都同意的《疏困法案》提出反对意见,但在几个小时后,他推出了自己的新版法案,不仅同意给每位符合条件的美国人发放2,000元救济支票,同时还要满足川普总统的其它愿望,如:废除《通讯规范法》第230条款和进一步调查选举欺诈。不过,麦康奈尔30日下午又表示,尽管川普总统施压,民主党人批准的2,000美元刺激性经济政策提议“没有切实可行的途径能在参议院迅速通过”。
综合报道,麦康奈尔推出的新法案要求废除为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提供豁免权的《通讯规范法》第230条款。新法案还包括成立新的国会委员会,进一步调查选举欺诈,以保证2020年美国大选的诚信,例如:调查是否可能有外国公民对美国最近的选举结果进行篡改等违法行为。
有分析指出,麦康奈尔这一举动使民主党人左右为难,他们要么否决该法案,被人们指责扼杀了这急需的一揽子援助;要么就不得不接受该法案的附加条款。
根据美国法律,众议院法案或麦康奈尔法案是否获得选票都将取决于参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因为他将控制议会的投票行动。由于本届国会将于1月3日结束任期,这意味着对救济金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必须迅速发生。否则,届时两院新上任的议员们将不得不完全重启新的立法程序,才能为国民提供补贴。
5、颠覆香港司法 黎智英新年前再被羁柙
身负《香港国安法》控罪的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上周刚刚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保释,随后遭港府律政司提出上诉,香港终审法院当地时间31日批准律政司上诉申请,黎智英再度被羁押候审。
《自由亚洲》报道,当天庭审中,代表控方律政司的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称,涉及国安法的罪行时,保释条件不能跟一般刑事案件相提并论,又称《香港国安法》并非在香港同一个法律体系下产生的,条文中没有“无罪假定”,在考虑是否批准保释时,应给予“国家安全”问题更多考虑。终审法院最终批准律政司上诉申请。
针对这次庭审的焦点之一,律政司代表声称《香港国安法》条文中没有“无罪假定”。然而翻查资料,《香港国安法》第5条,列明“任何人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就连多次为国安法护航的资深大律师汤家骅,都在社交媒体转载相关报道,指国安法第5条已清楚写明,未判罪前任何人必须“假定无罪”,批评控方律师的言论“真丢脸”。
就在香港终审法院开庭前,北京官方传媒大篇幅报道有关黎智英保释案,认为必须将黎智英再度羁押,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指出,北京对黎智英软禁式的保释条件仍然心存疑虑,惧怕黎智英潜逃,他形容是封建皇朝现代版的反应。
6、卡关七年的欧中投资协定 为何突然成了
中欧及德法领导人30日举行视频会谈并宣布原则上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美国总统川普及拜登团队纷纷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项停滞近七年的协议谈判,为何在过去几个月突然进展迅速?有分析指出,北京正在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做出布局,欧盟也在寻求一个独立于美国的、追寻自身利益的道路。
《自由亚洲》报道援引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乌利奥特书面回复指出,美国的盟友与合作伙伴们越来越同意,与北京打交道的明显方式是要抱持“不信任和查核”心态。任何中共的承诺,若没有强而有力的执行和查核机制,都只会沦为中共的胜利宣传。一位拜登交接团队官员回复称,“拜登-哈里斯政府期待与欧盟就北京不公平的经济政策,和其他重要挑战进行磋商, 以便採取协调一致的态度。”
总部位于柏林的德国智库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斯滕·本纳分析指出,最近几周,中共领导高层突然进行干预,对欧洲做出一些让步,让这笔交易对默克尔及欧盟领导者有吸引力。北京的目标很明确,这是对拜登当选的直接反应,这是一个防止华盛顿拉拢欧洲对抗中共的完美工具。”
北京的“让步”到底是什么?按照欧盟在协议后给出的声明,中共答应给欧盟投资者比过往更大的市场准入条件、更公平的待遇、以及在补贴国有企业上提高透明度、加强劳动条件、以及对强制劳动做出承诺。不过,许多欧洲学者都对北京的承诺存疑,本纳就指出,因为“写下的承诺只是浪费了纸张,正如我们看到北京在香港的行动中,完全撕毁国际协议一般,无论中共许下的国际承诺为何,他们的行动总是不一致。
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30日在参加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会议时表示,美国两党和整个美国政府的领导人都对欧盟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就着手制定新的投资协定感到困惑和震惊。用博明的话说,“欧盟委员会不顾北京丑陋地侵犯人权行为,急于与北京合作,这已经摘掉了一块遮羞布。
不过,欧盟与北京仍需要一段时间确定最终内容,协定也需要再送往欧洲议会表决通过,最后才由双方领导人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