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中全会幕后操盘手 居然是他?
中共高层内斗激烈、政治诡异,接下来的四中全会更加引人关注。网传最新消息,这次四中全会的筹备组组长是前中共总理温家宝,来自体制内的消息也称,目前“中央决策协调议事机构”的实际操盘手是温家宝。同时,有分析指出,团派“废太子”得到了体制内的集体背书,包括大多数元老和政治局委员,种种迹象显示,胡春华或将复出被委以重任。
北京93阅兵和10月份的四中全会成为外界观察中共政局的重要窗口,有消息称:10月四中全会的筹备组组长,是退休多年的前中共总理温家宝!这意味者,团派和元老势力正在悄悄复出,准备在四中全会上和习近平“交火”。无独有偶,近日来自体制内的消息也说,6月底“中央决策协调议事机构”的成立,对中共政局影响极大,它事实上就是目前中共的最高决策机构,而这个机构的实际操盘手是温家宝。尽管目前上述两个爆料还无法得到证实,但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中共元老依然在通过各种方式,对政局的走向产生影响。
近期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就是胡春华,在近日的西藏之行中,胡春华被安排去考察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工程,而这本应该是副总理张国清的工作范围。与此同时,党媒人民网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社论中点名“春华”,被认为是传达胡春华将要接班的一个信号。海外时评人士文昭分析指出,按照国务院分工,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和川藏铁路,这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生产安全,本来应该是由张国清去视察的。胡春华只是中央委员,可是最重要的地方却是胡春华去的。他和张国清正好调了一个个。文昭认为,胡春华就是冲着那个国家大型项目去西藏的,而这种任务的对调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信号。至于胡春华未来会不会更上一层楼,甚至接班,文昭表示,虽然从这种单一的信号来猜测,不是太严谨,但他的观点是基于“经济危机会触发中共激烈的人事洗牌”。
万维博主雷歌也发文指出,两大党媒发出“胡春华接班”强烈信号。文章分析,这次西藏庆典不仅习皇最讨厌的“废太子”胡春华和死对头胡锦涛的儿子胡海峰都随团来到了拉萨,而且在随后的西藏考察中,胡春华竟代替了习皇的角色,到林芝考察了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级世纪工程“雅江水电站”和“川藏铁路”。给人的感觉,这个“废太子”正重返政治聚光灯下,大有“篡党夺权”之势。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是习皇的安排。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习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已经崩塌,现在是反习势力在安排这一切。就在西藏庆典前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两个最重要的官媒,也大展春秋笔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烘托胡春华在党内的主咖位。8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8月21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社论、同一天新华社的长篇通讯,三篇文章看内容都是伟大领袖如何亲切关怀西藏人民,亲自规划西藏发展,西藏人民如何感恩戴德等等。但细心的人却发现,这三篇文章中都用了同一个关键词:“春华秋实”,而且位置一篇比一篇醒目,一篇比一篇突出。“春华秋实”,不过是一个常用成语。放在平时,谁也不会把这当回事。但在去年三中全会以来,中共高层发生了如此频密的权斗异象,习派铁杆成批遭清洗的大背景下,在发生了西藏庆典中“废太子”胡春华反客为主的异常安排这一惊人事实,再把官媒连续的三篇文章联系起来看,这就不是我们的多心或过度解读。在四中全会前夕,这恰恰是官媒的精心布局,在权力转移尚未完全揭开盖子真相大白时,用这种官媒惯用的春秋笔法,隐晦地向社会传达胡春华即将接班的强烈信号。此前半年多,胡春华可能复出的小道消息就甚嚣尘上。而且从最近半年的公开活动看,胡春华和其它原本已经边缘化的团派人士也异常活跃起来。现在西藏庆典又出了这么大的怪事,加上两大官媒“春华秋实”的连珠炮,胡春华复出接班几乎是呼之欲出了。文章最后写道,虽然中共高层权斗凶险,而且影响因素复杂,局面瞬息万变。最终结果如何,谁也无法打保票。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分析,习皇四中全会半退或全退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而最可能接掌总书记大位的,不会是最近传说中的丁薛祥,而是“废太子”胡春华。从西藏庆典事件不难看出,习皇大势已去,翻盘可能已经极小。
2、北京不敢提的三个字 引爆中俄敏感神经
乌克兰代表近日在联合国发言时不仅强调“乌克兰不允许俄罗斯占领任何领土”,更出言提醒莫斯科“好好想想海参崴是否安全”,暗示该地或许将来会面临来自中共的挑战。乌方代表精准地说出“海参崴”这三字,而不是用俄中使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因为丧权辱国将海参崴割让给俄国,中共当局已经不敢再提这三个字。
之前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提出领土要求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犀利回应:“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叫海参崴!”直接点出这座城市的名称本身就带有“征服东方”的殖民色彩,暗示俄罗斯以武力夺取土地的历史与今日侵略乌克兰的行径如出一辙。中共外交部随即表态,严正要求乌克兰“不要挑拨中俄关系”。发言人称,海参崴及外东北的200平方公里领土早在1993年通过协议划给俄罗斯,“中国人民说话算数,绝不反悔”。北京此举明显划清界线,避免被卷入中俄边境争议。
然而,争议的核心在于历史记忆。海参崴在中国历史上确有渊源:元朝时称“永明城”,明朝由奴儿干都司管辖,清朝初期仍属中国版图。但1858 年《瑷珲条约》与1860 年《北京条约》使这片土地割让给沙皇俄国,自此已超160 年。对北京当局而言,这段历史是割地丧权的痛楚,但在现实国际法框架下,海参崴属于俄罗斯,早已被国际社会承认。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也曾公开表示“海参崴属于中国”,明显意在刺痛俄罗斯,借历史伤口讽刺其今日的扩张野心。这种“嘴炮外交”在国际舆论场上虽能吸睛,但对实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有限。此事件折射出两层矛盾:一方面,乌克兰与部分西方政客将“历史疆界”作为外交话术,以削弱俄罗斯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中共则选择刻意淡化自身历史主张,以维持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历史与现实脱节”的外交操作,虽有助于短期战略稳定,但长远而言却让中共陷入尴尬: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大声疾呼“历史不可否认”,但在海参崴问题上却选择“历史不必再提”。
3、拒绝中企竞标 巴拿马运河出售新港口经营权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计划出售运河两端新港口的开发与经营权,吸引更多营运商进驻,分散单一集团的影响力,预计于2025年底前完成投标程序。巴拿马当局特别指明,中共国营企业中远海运将被禁止竞标,目的是防止中方势力扩张。
ACP局长里考尔特·瓦斯克斯·莫拉莱斯表示,鉴于中远海运和意大利地中海航运已成为巴拿马运河现有港口控制权争夺战的重要角色,该局将释出两座尚未建设港口的营运权,吸引多家营运商参与竞标,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莫拉莱斯表示,将出售的是运河两侧的两块土地,得标者将负责建设港口设施,并获得20年的营运权。其中,位于大西洋一侧的待售土地,位于伊斯拉·特尔弗斯(Isla Telfers),邻近正在建设中的天然气码头。莫拉莱斯特别指出,中远海运将被禁止参与新港口的投标程序,因其为国有企业。莫拉莱斯说:“我们需要提升货柜运输能力,并引入更多业者,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巴拿马当局招标新港口营运权,正值美国贝莱德和地中海航运公司收购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持有港口交易之际。美、意两家公司于今年3月达成协议,计划从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收购巴拿马运河出入口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巴尔港。此交易同时涵盖全球多个由长江和记经营的港口。在这笔交易之前,地中海航运公司已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拥有一座港口经营权。
据悉,北京已施压巴拿马当局让中远海运成为港口的平等经营伙伴、合伙人或股东,否则将阻止贝莱德与地中海航运的交易。外传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旗下港口部门APM Terminals,及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都有意投标经营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