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持续消失 蔡奇落马?

11月17日至18日,中共在北京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与以往相比,此次会议呈现出多重异常:最显著的是,身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理论上一把手的习近平居然缺席,这一情况已无法用日常行程冲突或身体不适来解释。外界注意到,在王小洪透过“辟谣式”露面后,另一位习近平最倚重的心腹、掌管宣传与中枢大权的蔡奇,却继续人间蒸发,有关蔡奇出事的消息已经开始流传与坊间。此外,此次会议规格明显低于五年前,“捧习”内容明显弱化,中共高层分歧浮现无疑。

11月18日,中共官媒报道称,会议于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出席并讲话;常委、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并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作总结讲话。石泰峰、李书磊、李鸿忠、刘金国、王小洪、张升民、吴政隆、张军、应勇等多名高级官员列席。

回顾历次同类会议:2018年8月24日举行的首次依法治国委会议,习近平以主任身份出席,三名常委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以副主任身份陪同;2019年第二次会议亦是相同配置。2020年2月,疫情期间的第三次会议虽报道简短,但习近平仍以主任身份主持。2020年11月举行的首次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不仅出席并发表讲话,所有常委悉数到场,规格极高。上一届依法治国委的架构是:主任习近平,副主任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办公室主任为郭声琨。现任架构则为:主任习近平,副主任李强、赵乐际、蔡奇,办公室主任为陈文清。

多名时评人士指出,此次会议的核心戏码正是“主角缺席”。在中共极度强调仪式与程序的政治文化中,习近平的缺席是一种极强烈、极异常的政治信号。官媒虽然给足习近平“体面”,但与五年前相比,此次会议明显降格。当年习近平对会议极为重视,常委全员到齐,报道中大量突出他的讲话与要求;如今只有丁薛祥传达三段“指示”,总结发言也降为政治局委员,显示规格骤降。

资深媒体人王剑分析称,这次会议几乎可以视为对习近平继续巩固权力、甚至连任企图的一种限制。习近平不来,其他常委也不来,仅由丁薛祥传话,意味着高层分歧已到了不再掩饰的程度,而这反过来说明习近平的权威正在滑落。

然而,这场会议最引人关注的异常人物,是持续“消失”的蔡奇。作为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蔡奇按身份应必然出席,却无任何“正常理由”缺席。其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11月8日陪同习近平在广东梅州考察,其后即完全隐身。

其缺席轨迹更显诡异:11月9日习近平出席广州全运会开幕式,蔡奇未现身,也缺席了官方合影;11月12日习会见西班牙国王,蔡奇缺席;11月14日习会见泰国国王,蔡奇同样缺席。

目前,有关蔡奇出事的消息已经在坊间流传。有人说蔡奇作为“福建帮”老大,受苗华何卫东事件的牵连。还有说法蔡奇正协助相关调查,被军方带走问话。海外时评人士李林一指出,李强因17日至18日在俄罗斯参加上合组织总理会议而缺席属正常且公开,而蔡奇在完全没有公开解释的情况下缺席,显然更令人怀疑其是否因健康或权斗原因被“处理”。

对比2020年时与其地位相当的王沪宁,当年不仅在主席台就座,还作总结讲话;以此规格,蔡奇如今至少也应与赵乐际、丁薛祥共同坐上主席台——然而他却彻底缺席,无论在新华社名单还是央视镜头中都不见踪影。李强合理缺席、王小洪刻意现身,反衬蔡奇的不正常更显刺眼。

此外,就在蔡奇神秘失踪、王小洪被刻意亮相的诡异氛围中,一个理论上无需“被点名”的人物却异常高调出现——张升民。分析指出,张升民是当前中央军委最关键的执行者之一、军纪委书记,是军事系统中负责纪律审查的核心人物。他出现在全面依法治国会议上,本不合常规,却被新华社与央视同时高调呈现。唯一合理解释是:他代表军方在场“监军”。这意味着枪杆子正在直接监督甚至有限介入文官系统。张升民的出现,是一个极强烈的政治信号:中共内部斗争的层级,已从文官体系内部的权力角逐,提升至军方向政务施压的阶段。

2、日本官房长官道实情:照片是央视偷拍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关“台湾有事”的表态,引发北京强烈反应。自战狼外交官威胁“斩首”,到官方呼吁公民不要赴日旅游留学,再到扩大水产禁令,中共连番出手,使中日紧张气氛持续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11月18日中日外交官在北京会晤,然而会后央视发布的一段视频,却意外成为舆论风暴中心。

这段由央视旗下“玉渊谭天”发布的视频显示,中共外交部亚洲司长刘劲松双手插兜走出大楼,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低着头同行。央视给出的描述是:日本官员边走边听训,频频点头、表情严肃。画面迅速在中国网络被热传,被解读为“日方低头认错”。

然而,仅一天后,日本方面揭穿了这一外交叙事。11月19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公开表示,该视频是在未告知日方的情况下偷拍,日方已向中方严正抗议。他强调:外交部内部通常禁止拍照,央视此次行为极不寻常。

该回应立即扭转了舆论方向:日本记者:金井只是低头听翻译。多名在场的日本记者表示,视频被断章取义。

现场实际情况是:刘劲松边走边讲话,双手插兜;金井正彰低头,

是因为要听旁边的口译员翻译中方讲话;并不存在“被训斥”。这也印证了日方对央视偷拍行为提出抗议的原因:中方刻意截取特定角度,以营造“日本低头”形象,显然有对内宣传目的。

日本外务省随后发布正式声明,指出金井正彰在会谈中:严厉抗议中共驻大阪总领事薛建日前发表的极其不当言论;反驳中方要求日本撤回“台湾有事”言论;强调日本治安良好,中方呼吁民众不要赴日毫无根据。金井本人回国后也公开表示:没有道歉,也没有任何“认错”的情况发生。

在外交礼仪中,双手插兜极不专业,尤其在中日关系敏感的时期,此举不仅显得轻慢,更引人侧目的是,中共历来严格控制外交部内部拍摄,现场通常不会允许媒体跟拍。此次央视却能近距离拍摄,还选择对国内观众推广,外界普遍认为是对内宣传的“定向操作”。

印太战略分析人士矢板明夫评论称,这正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

通过扭曲事实满足国内情绪,而非在外交场合解决问题。鲁迅笔下的阿Q,在今天的中国网民与部分官员身上依然活得很鲜活。同时,日本民众对这段视频的反应与中国截然相反:日本人并不觉得金井被羞辱,相反,许多人批评刘劲松“穿着像昭和年代乡下高中生制服”、姿态轻浮,中日两位外交官的气质形成了鲜明对比。真正自取其辱的,是试图用姿态演戏的那一方。”

尽管中共自上而下祭出“禁日令”,日本国内商家普遍态度淡定,并公开表达对高市早苗的支持。在福冈:“加野而青堂”老板加野敬子表示,虽然店里有不少中国游客消费,但对于北京的旅行限制并不担心,我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白梅堂老板桥本芳典更直言:“高市首相很努力了!”并强调日本年末消费旺季即将来临,影响有限。

博多大丸百货负责人箱崎纯史指出,中国客减少可能有影响,但圣诞节、新年传统旺季将弥补业绩,冲击不会持续太久。

在社交媒体上,日本网友反应更是热烈:“冷静、不慌张、不卑微,这是日本人的气魄。”“看到商家靠自己力量奋斗,更要支持他们。”

“让我们多去国内旅行吧!”与中共国内热衷于讨论“日本是不是来认错了”形成鲜明对比,日本社会关注点在于——如何稳住经济与旅游业、如何展现正常国家的外交姿态。

这场风波不仅是一个“插兜外交”的尴尬,更折射出中日外交生态的根本差异:中共外交:强调姿态、表演式对抗、对内宣传优先。

日本外交:程序化、克制、注重实质沟通。矢板明夫指出,当央视以偷拍与剪辑构建“日本低头”的叙事时,日本方面则用正式外交抗议、透明说明和专业态度予以回应。这次事件让外界更清晰地看到:不是谁低头或认错,而是谁仍停留在阿Q式的精神胜利,谁在真正处理国际关系。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