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报头子入政治局 习近平毫无安全感
中共二十大已经闭幕,政权安全已经取代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在人事安排上,政治斗争色彩表现浓烈,中共国安部长陈文清进入政治局,打破了过去数十年来的惯例。有分析认为,习近平此举突显其对政权的国内外安全感到日益担忧。
根据二十大的人事布局,中共国家安全部部长陈文清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另一方面,公安部部长王小洪虽然未进政治局,但也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两个安全部门的主官进入书记处,表明了习近平对安全问题的高度关切。
62岁的陈文清曾任四川省国家安全厅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福建省纪委书记,2021年升任中纪委副书记,后来担任国安部长、中央国安办常务副主任。
65岁的王小洪曾任河南省公安厅长、北京市市公安局长,再担任公安部副部长、公安部党委书记,今年6月接替赵克志正式出任公安部长。
香港《南华早报》24日报道,过去数十年,中共的情治头子从未进入政治局,陈文清则是获拔擢至这个决策机制的第一人,于此同时,当局公布的新一届7名中央书记处书记,其中也包括陈文清,预料他可能接任政法委书记。
政法委是中共最高主责安全的机制,涵盖公安、法院、检察、国安、司法等系统,被称为中共维稳的“刀把子”。而中央书记处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专责日常党务。
公安部长王小洪也是新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南华早报》报道说,习近平对陈文清和王小洪的提拔,突显当局对国安议题的担忧。
报道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说,两个负责情治与安全的官员获拔擢,显示习近平的主政重视维稳与防止政权颠覆。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卜约翰表示,陈文清与王小洪获拔擢,看来中共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均感到不安。
他说,环顾地缘政治情势,中共与欧美的角力加剧,反映强化安全的必要性,国内方面,中共认为自身的不安全感与新疆、西藏等其它省市的问题有关,所以不难想见,习近平意欲加强中共“维稳”的能力。
习近平在10月16日所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出现了91次,而且专门有一个关于国家安全的章节,把一切都与中共政权安全挂钩,其中提到的“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都是五年前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没有的内容。
除了频繁强调“安全”,而且“斗争”一词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了22次,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金融时报》发文说,二十大报告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中共对迅速演变的外部战略环境的判断。
陆克文说,习近平描述了一个“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号召党必须“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同时也要“为风暴做好准备”,呼吁中共继续坚持“斗争精神”。
有分析指,习近平对外部形势草木皆兵的判断,其实是独裁者共有的精神状态。
2、七常委集体露面 身后布景释放信息心惊胆战
10月23日,中共第二十届一中全会“选出”七名新一届常委。当天中午,习近平等七常委亮相记者会,现场可见,七人背后的布景仅剩一片血红背景、黄色中英文字及中共标志。身后布景没有了以往的“江山”图景。无论有意无意,此举表示未来中共进一步左转,以致红潮漫盖江山,同时也暗合丢失江山之意。
如果查询此前第十九届、十八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照片发现,二十大的布景中删除了“江山”背景。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常委亮相布景基本一致,均以江山图为背景。十七大除了江山图外,还放置了一排绿植。
海外社交平台上,网民留言说:“这次常委亮相,把江山整没了。”“江山还在那里,不过是被一片血染红了。”“越来越红。”“江山变色,血流成河。”
3、李克强央视无影像 胡锦涛被离场有后果
诡异的中共二十大结束了,按惯例,会议之后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所谓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表忠心的既定动作。10月24日,中共党媒分别报道了国务院、人大、政协召开党组会议以及各自表忠心的情况,党媒称会议是由李克强、栗战书和汪洋主持的。
与人大、政协一味吹捧习不同的是,李克强主政的国务院在报道中重申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这与二十大报告和常委人选重在党务传递出的信号并不一致。
更为蹊跷的是,在当晚央视7点的新闻联播中,关于国务院的报道从头至尾都是主播在播报,不见李克强以及韩正、孙春兰等所有参加会议人员的影像,与之相对照的是,栗战书和汪洋均在新闻中露面。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克强的影像无法出现在新闻中呢?
有分析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基于二十大闭幕式上发生的胡锦涛被架离、团派几乎全军覆没,进而引起海内外舆论哗然的情况下,最高层因为忌惮,禁止李克强露面,或是因会议上李表情难看等。另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会议主持并非是李克强,即李克强因为某种原因并未出席表忠会议,但为了欺瞒国人,彰显中共党内团结,在新闻中不得不将李克强抬出来。不过,因为视频无法造假,所以只能不放。而李克强缺席会议的原因极有可能与闭幕式上习针对胡锦涛和团派的举动有关。
李克强的态度和胡锦涛一事的持续发酵,预示着习的新任期绝不会一帆风顺,他面临的惊涛骇浪将比他预料的更大、更险,来得更快。
4、玩不转了?20大后中共发出信号:放宽对外企限制
万维读者网林染报道:美国对芯片和相关物品的新出口限制可能会对习近平希望中国成为一个领先的科技强国的雄心壮志造成沉重打击。在北京受到美国新的芯片出口控制措施打击的几周后,中共表示它可能放宽对一些外国企业高管的严格的新冠疫情边境限制,并呼吁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在一份概述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进入其制造业的政策通知中,中共政府要求地方当局为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进入中国提供便利。
“各地方要用好用足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明确标准和流程,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
周二,在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发布的通知还鼓励将世界级人才引入中国。它敦促地方政府,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并深化 "科技开放与合作"。
包括商务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六个监管机构联合发布的这份通知,还特别提到了半导体行业和其它一些行业,呼吁地方政府为这些行业组织国际投资活动。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暂停了许多大型公共活动。
该通知是在习近平将其对中共的统治延长到第三个五年任期的两天后发布的,他正面临重大的工业和经济挑战。此外,随着世界其它国家开放边界并学会与新冠共处,中国的孤立正加深。
外国商业游说团体一再呼吁中国政府放宽其新冠控制措施,因为跨国公司对在中国经营的情绪已经明显下降。
外国商业游说团体和高管称,这次的通知是一种改进,但他们还将观察通知内容以后是否以及如何得到实施。
5、俄军破环严重 欧洲援乌“马歇尔计划”惊人
俄乌战争仍在继续进行,但乌克兰重建已经提上了欧洲的议事日程。10月25日星期二,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有关乌克兰战后重建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主办方一起,正在讨论这个重建计划。据估计,乌克兰重建可能会得到欧洲数千亿美元的援助,被泽连斯基称为21世纪的“马歇尔计划”。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捐赠者会议,”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其意义更深远,是21世纪一个新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重建欧洲而提供的大规模经济援助计划。这个计划对德国和欧洲的恢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泽连斯基在通过视频连线向大会所作的发言中表示,俄罗斯导弹和伊朗制无人机摧毁了乌克兰超过三分之一的能源基础设施,不仅给乌克兰造成短期的困难,而且延误了欧洲的整合。
这次有关乌克兰战后重建的柏林会议由朔尔茨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其目的就是探讨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如何着手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