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大重头戏进入关键节点 习近平三个目标曝光
近期,多家媒体均在报道中共二十大人事布局和报告起草等事项,认为这两个“重头戏”进入关键节点。有专家分析指出,习近平对二十大设有三个目标,最高目标是通过二十大重新设立中共党主席的职务,由习本人来担任党的主席,并通过二十大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政策依据,确定解决台湾问题的习近平方案。
综合报道,港媒近日率先报道,中共二十大报告已在不久前开始起草。随后,党报17日刊文谈及二十大人事调整问题即所谓“代表选举”。港媒18日据此分析,中共二十大筹备应该进入关键节点。总部位于北京的《多维网》18日报道称,若无意外,今年3月中共“两会”后近半年的时间,将是高层人事内部讨论最密集的时刻,关于“入局入常人选”、“政治明星”、“第三任期”等外界瞩目的讨论会接踵而至。
此外,多维的报道导称习近平第三任期或将开启,此处用一“或”字,显示其对习近平连任还持有观望态度。报道随后解释,尽管此前的中共十九大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了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但继续巩固“习核心”地位是二十大最重要的议题和党内“共识”。这是否意味着,目前中共党内这种“共识”尚未真正达成。
旅居澳洲的知名自由派法学家袁红冰18日分析指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设有三个目标,最高目标是通过二十大重新设立中共党主席的职务,由习本人来担任党的主席;第二个目标是继续连任,担任总书记;第三个目标是通过二十大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政策依据,确定解决台湾问题的习近平方案。随着二十大的日益临近,习近平对反习势力的总体政策就是,你要是支持我达到目标,我可以在权力整肃的过程中放你一马。如果哪一派的党内政治势力反对,就以反腐败名义进行彻底地清洗。
据袁红冰判断,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修改党章,第二年在中共“两会”再修改“宪法”,从中共党的规则和法律两个角度为终身执政创造条件,为此,他当时选择照顾中共内部各个集团利益,寻求妥协。但如今,习近平二十大的妥协空间已经不大了,因为习近平现在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中共党内的很多利益集团都反对他连任,并且反习势力操控了一种“骂习”的舆论攻势。
对于二十大上的或将出现的“政治明星”,袁红冰认为,习近平当然会选择忠诚于他的人进入政治局,“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些所谓忠诚者,这些靠着对他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上台的官员,都是两面人,这样的官员本质上只忠诚于他自己的利益。所谓习近平的亲信,随时都有可能背叛他,这才是习接下来要面临的不可预知的风险。”
2、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罕见斥责中共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18日面对记者询问,如何评论北京奥组委发言人一天前在记者会上提及台湾、新疆等政治问题时表示,国际奥委会将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忽视。有评论认为,这是国际奥委会罕见地对中共的斥责,不过人权组织指出,巴赫这种轻轻放下,没有惩罚的批评没有任何意义。
《美国之音》报道,在18日为时一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记者的提问绝大多数都围绕因禁药问题承受巨大压力的俄罗斯15岁花滑选手瓦利耶娃,在有望夺金的比赛中意外失常,最后仅获第四名。他们的问题都指向国际奥委会要如何保护未成年运动员,防止禁药问题再出现。
但也有记者向巴赫提出了北京奥组委官员违反奥运会宪章、将政治介入奥运会的尖锐问题。 美联社记者现场这样问道,“巴赫先生,你刚刚说过,不会以视而不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我现在给你一个问题,中共女发言人严家蓉,昨天就在你所坐的奥运五环前发表了几项公开政治声明。你会谴责她对奥运会的政治化吗?她的行为和互动是否违反了奥运宪章第 50 条?你一直非常明确地表示不能将政治介入其中。但她昨天就这样做了,当时并不需要她发表任何评论。你能对此评论一下吗?”巴赫的回答不及美联社记者提问的一半长。“是的,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忽视。”巴赫称,“我们在那次新闻发布会后立即与北京奥组委取得了联系,然后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都重申了他们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保持政治中立的明确承诺。” 但巴赫依然没有谴责中共官员违反奥运宪章的言论。
纽约时报对此报道说,“虽然巴赫没有直接谴责中共官员严家蓉的言论,但即使是温和的批评,也是他对中共发表的一些最强烈的言论。”人权观察中国部主任理查森则表示,巴赫的评论令她无语。“巴赫和国际奥委会让中共当局从这次比赛中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现在巴赫说,他对北京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台湾问题已经在闭门场合下表达了他的担忧。那又怎么样呢?中共官员可能对此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并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或以任何方式受到惩罚。”
与此同时,出席巴赫新闻发布会的中共官方媒体最关心的似乎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给作为主办者多释出些赞美之词——尽管巴赫已经说了很多。官媒新华社的一位记者用英文接连发问,但巴赫在回答时劝这位记者别太性急,“我想请你等到周日晚上。我想我们在闭幕式上会对比赛做出评价。但现在,不要忘记,还有两天半时间。所以,此刻我不想让任何人沾沾自喜。”
3、中国6万亿来了 普通人手里的钱将贬值这个数?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1月份信贷社融增长实现“开门红”,社融增量达到6.17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也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由于货币供应量再创新高,有网友担心,社会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钱,2022年人民币又会贬值多少?其次,大家手里都有钱了,房地产是不是又会迎来春天?
署名李云飞的财经评论分析指出,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即使中国CPI上涨4%左右,也属大体正常。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钱在不断贬值。即使就按通货膨胀率4%来算的话,100万元放一年就变成96万元了。
此外,上述这6万亿到底都流到哪里了?数据显示,在6万亿社融当中,中国企业部门新增贷款规模占全部新增的84.4%,而今年1月份中国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同比少增2024亿元。由此看来,同比多增的信贷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个人融资借贷并不多。说白了,就是企业有钱了,但是老百姓手里未必有钱!
文章总结,2022年,钱会贬值是不容置疑的,今年大概是4%的贬值速度。此外,作为2022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的出口、投资和消费,首先,出口今年会遇到不少的增速压力,我们也就不要有太大的指望了。再者,由于当前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市场消费疲软,接下来当局肯定就会拉动内需了。
不过,内需是否能拉动,另有分析指出,公开可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实际也已连续多年呈持续下滑状态,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另一方面,当局仅通过楼市就轻松把老百姓的“6个钱包挤干”。中国互联网上已有舆情显示,2022年刚刚开张,遍地已是降薪风,从公务员、教师到演员,不同群体相同苦于收入不保,裁员,失业,通胀,房贷。中国老百姓愿意拿出多少钱拉动消费,冷暖自知。
4、研究发现:人眼所看到的是15秒前的景象
一份最新研究发现,对于细微变化的景象,人眼看到的图像滞后大约15秒。这是大脑和人的眼睛配合产生视觉的奥秘之一,能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
据报道,这篇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上的一份研究揭示了人眼具有这样的幻觉效果。两位主要研究者表示,这份研究所发现的机制,至少是能够解释人类视觉奥秘的原因之一。
这份研究发现,大脑的视觉信息处理区域具有这样的功能:自动地把信息过滤,并不是每一秒都在处理最新的信息,自动挑选一些变化不大的旧信息留在那里,这样新旧信息巧妙地结合,给人拼凑出稳定的画面感。这些被选用的旧信息平均滞后大约15秒。也就是说,对于变化细微的图像,人眼看到的都是15秒之前的旧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