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阅兵办拒习阅兵 军中习笑话流传
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93阅兵的准备工作情况,罕见喊出军队“始终忠诚核心”的口号。不过,阅兵准备并不像当局宣传的那样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据来自北京的消息,现在中共军中对习近平的怨气很大,阅兵办还传出不接受习近平阅兵的声音,同时欢迎军委副主席张又侠阅兵。
海外时评人士姚诚表示,一位在北京军区大院的退休军官朋友披露,大概一两个月之前,张又侠去到阅兵办公室视察,检查阅兵准备工作的进度,以及训练的情况。阅兵办里面就有一些人发出“拒绝包子阅兵,欢迎张又侠检阅部队”的声音。军队有这个情绪并不意外,现在部队从上到下都怨声载道。习近平担任军委主席13年,从各军种、兵种,上到将军,下到士兵,都对习近平怨气很大。姚诚还提到一个军中流传的笑话。有一次,习近平在检阅部队时,临时发挥说:“大家都晒黑了”,部队回答时则喊道“首长更黑”。姚诚分析,也许军人们是随口喊出来的,但也不排除有其他的涵义在里面。假如在这次93阅兵过程中,当兵的喊出来这样的口号,那影响力是巨大的。如果阅兵时军中的情绪不稳定,反对的声音很大。那么中南海、军委就不得不考虑会发生意外的问题。一旦阅兵现场发生什么问题,不但会影响国家的脸面,还可能危及到中共的执政地位和权力的,这是他们绝对不会让它发生的。
海外时评人士洪耀南撰文分析,中共想借这场阅兵亮肌肉,但这场阅兵无论多么豪华,都掩盖不了体制内部的溃烂与裂缝。文章历数了中共阅兵总指挥的噩运,2009年国庆阅兵,房峰辉以总指挥之尊站在权力巅峰,但不到十年便因贪腐被捕,最终判处无期徒刑,从“国之重器”沦为阶下囚。宋普选主持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后,被誉为后勤大将,2017年却因丑闻仕途中断;2019年国庆阅兵由乙晓光执掌全局,数年后亦传出遭“双规”,身陷反腐风暴。阅兵,表面上是中共将领们的封神舞台,实则在历史回望中,逐渐演变为制度照妖镜。那些曾经意气风发走过长安街的将星,最终被记住的,往往不再是挺拔军姿,而是囚笼、镣铐与审判。阅兵不仅是战力展示,更依赖庞大的后勤体系。但自2023年起,中共军工系统接连爆雷,从高级将领到承包商纷纷被查,显示这场“清洗”早已渗透军事产业链深处。即使那些阅兵幕后的高级军政人物,也在近年相继倒下,包括魏凤和、李尚福、苗华、何卫东,目前中央军委七人班子中已有三人遭清洗。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的高层庆祝大会,更罕见地传出多位将领“集体缺席”,这种异常,足以令人警醒。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曾指出,中共的内部斗争不是所谓的反腐,比战场更凶险,近期被整肃的军头都是由习近平提拔的。目前看起来只有张又侠有这种能量来操刀清洗,习近平很可能变成了橡皮图章,否则的话不会全部都是砍习家军的人了。
上述文章最后写道,阅兵曾经是中共“国族叙事”的高潮场景;但如今,当军队成为忠诚表态的舞台,阅兵就不再是战力象征,而是升迁与清洗的双面剧场。习近平执政期间两度亲自主持大阅兵,试图以仪式展现“强军强国”的叙事,但真实的军队图景,早已被密集的军中落马潮揭穿。阅兵队形再整齐,也掩不住军心动荡;红旗下的军容再整肃,也遮不住体制腐蚀的裂缝。未来,中共还会继续举行阅兵来展示国力,但值得关注的不再是武器的数量与队伍的步伐,而是这支军队,是否还有制度重建与自我修复的能力?否则,阅兵只会沦为一场场虚构的幻景,在权力的殿堂上反复排演自己的脆弱与破败。
2、在建川青铁路突发重大事故
8月22日凌晨3时10分许,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钢绞线断裂事故,事发时有15名施工工人、一名工程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作业。最新更新数据:这起重大事故已造成12人死亡、其他4人依然失联。有事发地附近居民指当时传来的巨响“像地震一样”。
据官媒《人民日报》消息,8月22日凌晨3点多,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该项目由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承建。在化隆县德恒隆乡牙曲滩村现场可见,大桥中间有数十米长的廊道脱落掉入水中,断裂发生在靠近化隆县的东侧。大桥的断裂廊道呈斜角状插入黄河河面。施工方人员介绍,“因赶8月底合龙的时间点,此外夜间施工符合温度要求。连夜赶工发生这样的事万万没想到。”
8月22日,事发地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陆媒,事故发生时传来巨大的声响,“像地震一样”,他半夜直接被吓醒。当地另一名居民也表示,22日凌晨有巨大的响声,原本大桥几乎差一点点就合拢了,其今日去看时,发现大桥右侧的绳索断了,绿色的钢管也有掉落,但桥体还在。据报,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也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今年6月14日吊索塔架实现封顶,原计划于8月实现合龙。据央视新闻报道,该大桥总长1596米,拱顶距水面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
对此,网民纷纷质疑又是“豆腐渣”工程:“总包、设计、监理、顾问、安全员估计已经瑟瑟发抖,拉索什么品牌?有没有偷工减料?彻查!”“这是一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供货商产品、设计、施工、监理值得调查”。还有网民说:“期待调查结果,一声巨响,人没了!”“10人以上了,重大事故,该追责追责,一个都逃不掉!”“幸亏这时断了,要是今后断了人车不知多少?设计、质量……肯定有问题。”
3、供应链转移突破 苹果正加速逃离中国
据《AppleInsider》8月19日报道,苹果正在印度生产将于9月推出的所有4款iPhone 17机型,包括高端的iPhone 17 Pro与全新iPhone 17 Air。这是苹果首次从发表初期,就将iPhone全系生产转移至印度,并直接发货美国。稍前,苹果已经讨论在印度生产iPhone 18的计划。一些列举动意味着印度代工苹果手机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背后则是苹果加速重组全球供应链。
今年5月初,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就曾表示:我们现在所处的季度,美国超过一半的 iPhone销量来自印度。今后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iPhone,原产国将是印度。根据Canalys的数据,截至6月的这个季度,印度首次成为向美国出口智能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占美国市场总量的44%。越南位居第二。而中国组装的手机份额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61%大幅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
海外时评人士王赫分析指出,此前一段时间,苹果一直依赖中国制造,尤其是iPhone,但自从中共极端“清零”防疫政策,使苹果损失惨重后,苹果就开始加速布局印度:印度代工苹果的突飞猛进,至少说明如下两点,第一,中国并非不可被取代。陆媒长期炒作苹果要把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困难重重。不时有自媒体称,印度生产的iPhone良率不达标,效率低,受到消费者抵制,苹果订单回流中国等等。事实证明,都被打脸了。固然,印度很多方面尚不如中国,但正迎头赶上。美国市场竞争激烈,苹果敢用印度产iPhone取代中国造,这不就最有力的说明了对印度制造的认可吗,只是一些人还活在自己的幻觉里。第二,苹果重组全球供应链不可逆转。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向美中两极对抗方向快速演进,西方企业不得不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固然,目前苹果绝大部分产品仍在中国生产,中国在果链中的核心地位,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但是,在核心技术零部件方面,苹果大部分仍采用“自己人”供应。正如陆媒文章写道:细细看来,例如处理器、基带芯片、相机模组、屏幕模组、存储器件、非电子部件和射频器件等几类大约占据近80%成本的零部件,几乎全部来自于欧美日韩。苹果iPhone的关键供应商可以说都来自于没有任何政治风险的国家。如果“有朝一日”,苹果不得已要做出一些取舍,那么中国供应商并非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