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出状况,习近平9-3或难阅兵了

今年八月上旬中共政局进入最敏感的时刻。从北京街头突现坦克,到301医院深夜召集专家,再到北戴河密室激辩与海外“习家公主”事件,权力、军权、医疗、家族秘辛同时上演,让中共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据中共前海军少校姚诚透露,军方已经预备了非习阅兵的方案。种种迹象也指明了习目前已经陷于巨大危机的信号,93阅兵可能与他无缘。

据爆料:8月16日,北京城内出现大批坦克。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权斗故事,目前尚未知晓。双方未发生冲突,但紧张氛围一览无余。

视频显示,坦克乘员全程未下车,保持高度戒备。若此行动仅是阅兵演练,完全不合常理。此前已有消息指83集团军重装旅曾“未经批准”调动,试图进京。

这让人联想到中共历史上多次因军权异动引发的政治危机。军队一旦不受中央控制,就意味着权力核心正在裂解。

历史上,中共对“野战军进京”一向极度敏感,比如1989年的六四镇压,以及周永康政变风波,皆与军队调动相关。如今再度上演坦克进城戏码,背后是否隐藏军中内斗,耐人寻味。

与北京街头出现坦克事件几乎同时,另一则重磅消息在外界流传:8月13日深夜,习近平被送入北京301医院,并在深夜紧急召来三名上海的顶级专家进行会诊。消息虽未经官方证实,但在中共的政治语境中,301医院从来不是单纯的医疗机构,而是权力风向的晴雨表。

多年来,习近平健康状况一直是外界热议话题。虽然官方一律噤声,但每当习近平在公开场合“动作僵硬、表情呆滞”时,便会引发外界无数猜测。如今深夜会诊的消息传出,似乎再度印证了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有分析说,也许军方以此理由将习与外界隔离,更不要说阅兵了。

事件发生的时间点格外敏感。北戴河会议刚刚落幕,盛传习近平在会上遭到元老逼宫,甚至被要求“半退”或“全退”。紧接着便传出他因病入院的消息,这让外界不得不怀疑,习近平的“突发病情”,是否与政治压力高度相关。

北戴河会议向来黑箱,但外界传言,今年的会议出现“反转”。原本支持习近平“半退”的曾庆红等江派元老,突然转而要求“全退”。

原因可能就在于军权。据爆料,张又侠已调动82集团军进驻北京,并与39军形成“一内一外”合围之势。这意味着,北京防务已落入反习派掌控。

就在北京政局紧绷、北戴河暗潮汹涌之际,一场远在澳洲的豪车车祸,却意外牵出可能直击中共最高层的家族秘辛。这起“杨兰兰事件”,短短数日便在海内外舆论场引发海啸,甚至被认为可能成为中共权力斗争的“海外引信”。

在澳洲司法追问之下,这场普通交通事故逐渐演变为国际舆论的“豪门疑案”。线索最终指向北京最高层——不少人怀疑她是习近平的“私生女”。

甚至有爆料称,“杨兰兰”的真名叫“习明兰”。若此传闻属实,这不仅揭露了习家隐秘的私生活,更可能动摇习近平的“红色家族”形象。

与此同时,流出的消息称,中共公安部长王小洪下令:三个月内任何人不得调查杨兰兰,违者立刻抓捕。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个月”正好覆盖至10月四中全会召开。

这意味着,习派正试图压制此事的发酵,至少要确保不在四中全会前演变为失控的丑闻。然而,越是“禁查”,越激起外界更多怀疑。

在中共权力斗争中,家族问题向来是最敏感的软肋。从周永康家族的巨额财富,到薄熙来与谷开来的国际丑闻,每一宗曝光都曾成为政敌攻击的致命武器。

若“习家公主”事件坐实,不仅将动摇习近平长年塑造的“清廉自律”形象,更会在党内引爆信任危机。对反习派而言,这或许是比军权博弈更具爆炸性的政治筹码。

杨兰兰事件看似是一场远在海外的豪车车祸,但它所引爆的舆论效应,却直指中南海核心。

8月12至13日,北京部分地区突发大规模断网与GPS错乱,甚至有定位“漂移”至成都的离奇现象。官方或以“阅兵演练”解释,但在军队异动与北戴河博弈的背景下,更像是一场权力较量的信号。“阅兵演练”说法,显然难以完全说服外界。

距“93阅兵”仅剩十余天。按照中共惯例,阅兵不仅是展示国防实力的舞台,更是最高领导人以“三军统帅”姿态对内外宣示权威的重要时刻。

习近平是否能顺利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军队吗?若军队忠诚度有所动摇,阅兵或将演变为反习派的逼宫机遇。

这场断网异常,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叠加在近期一系列“高危信号”之上。

回顾中共历史,重大权力转折前,往往伴随首都“异常现象”:1976年四五运动前,北京出现大规模警力进驻与异常封锁;1989年六四前夕,长安街突现“断路、断电、断讯”;2012年薄熙来事件后,北京曾短暂出现“信号遮罩”与武警异动。

如今的“断网与GPS错乱”,无疑令人联想到这些历史前兆。

看似平静的八月上旬,其实危机四伏。那接下来的下半月,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大事,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2、都在跑!中国7月资本外流创历史新高

彭博社8月18日报道,受新的市场自由化措施推动,中国内地投资者大举买入香港资产,中国7月的资本外流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上个月,中国国内银行代客户向境外净汇出资金583亿美元,用于证券投资。这是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月资金外流。

报道指出,中国资本外流加剧的部分原因在于内地投资者今年大举买入香港股票,以及7月“南向债券通”项目的扩容,允许更多境外债务投资。与此同时,外国基金继续减持中国债券,可能是因为与风险资产和其他全球投资品种相比,中国债券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预计北京今年将容忍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利用美元走弱的环境逐步放开资本账户。  

今年6月,中国监管机构一年多来首次提高获批投资者可配置海外资产的资金额度。

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7月份,境内投资者通过“南向债券通”购买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的海外债券,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月度投资额。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于7月初宣布,将扩大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在内的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使用该渠道。

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表示,由于“国内投资者在风险偏好改善的情况下重新考虑其投资组合”,今年通过核准渠道进行的对外投资可能会继续增长。

他表示,尽管资金外流最初似乎会给人民币带来压力,但由于预期美国将降息且中美利差收窄,实际风险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7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持有的中国债券减少约3000亿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彭博社指出,这一下降表明,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以及中国政府抗击通货紧缩措施的影响,海外资金加入了更广泛的债券抛售浪潮。

3、乌克兰“安全保障”框架 日本加入

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日本时间19日上午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关于在美俄首脑会谈中普京总统同意的美欧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正协调由包括日本在内的大约30个国家参与。关于日本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的问题,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表示:“我们将认真研究我国能够做些什么,包括法律制度和能力方面,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石破首相在评论日本时间19日凌晨于华盛顿举行的美国总统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谈时表示:“川普总统为给乌克兰带来和平而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这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关键在于,如何追求并实现两点——一是尽早实现停火,二是实现极为艰难且需要耗费时间的公正和平。”

另外,关于日本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的问题,石破首相表示:“在跟进正在进行中的讨论的同时,我们将认真研究我国能够做些什么,包括法律制度和能力方面,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他还表示:“目前还不是能够具体说明此事的阶段。”

吕特19日在接受FOX News的采访中透露,正在协调包括日本在内的大约30个国家参与其中的对乌克兰提供的“安全保障”框架。

泽连斯基19日评价白宫会议称,美国参与安全保障的表态是“重大的进展”,并解释道:“预计在今后一周到十天之内,会以某种形式正式文件化。”关于保障的内容,他表示其中一部分是“主要包括飞机、防空系统等在内的”美国武器援助方案,并称:“确实存在一份包括我们的提案在内的金额相当于900亿美元的一揽子方案。”

今年4月8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防卫省会见了正在日本访问北约秘书长吕特,传达有关安排该防卫省参与负责支援乌克兰的北约对乌安全援助及训练组织(NSATU)之意向。吕特对此举表示欢迎。

NSATU是一个于去年9月开始运作的新组织,负责为乌克兰军队提供、维修和训练装备。对于日本的参与,中谷表示,“从吸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教训来看,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防卫省表示,未来将考虑参与的具体形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党媒军报短短几百字头条 两大不寻常
2 发生了啥事?北京这一情况太反常
3 猛料:惊传张又侠内部讲话 爆习贪走2万亿
4 8月风暴来袭 习还能93阅兵?
5 惊人表态 泽伦斯基突然松口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