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时光故事》油管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errytimestory

  她是一位美女,在燕京大学,有校花之称;她是一位才女,在清华研究院,翻译《荒原》;她更是父亲的爱女,唯一的掌上明珠。可时代变迁,红色恐怖纷沓而至,她患上精神分裂,文革中丈夫自杀,被关进冤狱,种种磨难,缠绕于身,几乎将她摧毁。

  她是赵萝蕤(rui),一位历经沧桑的北大教授。

  杨绛晚年时说过:“钱钟书一生并非只爱过我一人。”曾有一个女人,让他苦苦追求,却爱而不得。钱钟书的忘年交陆灝也曾认为,《围城》中唐晓芙的原型,就是赵萝蕤。

  钱钟书写《围城》,对笔下人物无不嘲弄讥讽,唯独对唐晓芙呵护有加,并用“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这样极致的语言描绘他心中女神的模样。

  在那个年代,能进入大学的女生不多,而考进研究院的杨绛与赵萝蕤,更是在清华拿到奖学金的优秀生,绝对出类拔萃。在清华研究院,赵萝蕤比杨绛小一岁,却已是二年级的学姐了。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1912年5月9日,赵萝蕤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赵父赵紫宸就读东吴大学,留洋海外,学业有成。归国后,在东吴大学任教。赵父为女儿取名萝蕤,源自李白的诗句——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赵萝蕤7岁开始学习英语和钢琴,同年便进入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就读,自小就接受西式教育。其父赵紫宸学贯中西,也是著名的杜甫研究专家,他亲自在家里为女儿教授《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等。因此赵萝蕤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语文成绩非常优秀。因为成绩太过突出,赵萝蕤便开始跳读,从二年级直升四年级;到六年级时,学业已经达到高三水平。但从初一直接跳到高三显然有点离谱了,再说,她年龄也确实太小,父亲便让了一步,让她跳到高二算了,小才女就这么任性。

  值得一提的是,赵萝蕤12岁那年,还遇到了一位名师,著名女作家苏雪林。苏雪林十分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小才女遇大才女,在苏雪林的调教下,赵萝蕤作文水平,文学素养想不优秀都难。

  赵萝蕤之所以能这么跳读,还因为父亲赵紫宸当时担任了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一职。赵萝蕤14岁那年,全家迁到北京,她高中毕业后就直接近水楼台上了燕京大学。在燕大,她再次遇上周作人、顾随、冰心等名师,之后又进入英文系攻读外国文学。当时英语教授桑美德开设小说课,指定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赵萝蕤几乎全部读过,因为这些书在父亲的藏书中都有,比如狄更斯、萨克雷、哈代等名家作品,这令桑教授惊讶不已。

  赵萝蕤不仅成绩优秀,而且长相出众,在燕大有校花之誉,且有个绰号叫“林黛玉”。

  赵萝蕤不到20岁就以优秀的成绩在燕大毕业了,年龄太小,咋办?父亲舍不得女儿小小年纪就上班,于是说:“要不接着上学吧。这不,旁边就是清华,去试试考个清华研究生吧。”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赵萝蕤,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不屑钱钟书的清华女神

  大才女考清华跟玩一样。她几乎门门优秀,包括英语都是100分。但却有一门考了0分,就是德语,因为她没有学过德语。咋办?这时著名诗人、国学大师吴宓教授出来说话了:“行!德语等入学后再补吧。”就这样,赵萝蕤被清华破格录取了。还得到一年360元的奖学金。

  在清华的第三年,应戴望舒邀请,赵萝蕤开始翻译美国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是现代西方诗歌的一座里程碑。这首现代派长诗,引用了33个不同作家的作品以及多种歌曲,引入36种(包括梵文)外国语……旁征博引,隐喻众多,晦涩难懂,且篇幅奇长,全诗5章400多行,诗作一问世,即在世界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只有23岁的赵萝蕤,却展现了一个译者的超高功底,将它传神地翻译了出来。隐晦的英文单词,变成了意蕴深悠的汉字语句。《荒原》中译本一经面世,赵萝蕤的名声震响文化界。一代大师邢光祖不吝美言地称其为“中国翻译界荒原上的奇葩”。一举成名,才貌双全的赵萝蕤妥妥的成了清华的女神级人物。民国篆刻大师、著名书画家、诗人陈巨来曾说:“在民国时代,大部分文化人心中的第一美女、第一才女、第一名媛,既不是林徽因,也不是陆小曼,而是赵萝蕤。”光彩夺目的赵萝蕤更是成了扰乱一众青年男子心湖的那位佳人。

  当时追她的青年才俊也包括那位卓尔不群、拥有不世之才的钱钟书。钱钟书也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的,他向来恃才傲物,也是位狂人。1933年,清华大学打算再次破格录取钱钟书为外文系硕士研究生时,他曾当场拒绝:“导师吴宓太笨,没有资格当我的导师!”然而钱钟书却对赵萝蕤佩服之至。他比赵萝蕤长两岁,当时也算是英俊挺拔、玉树临风,是众多才女追逐的对象。他在遇到杨绛之前,对赵萝蕤已经暗恋许久。一个是“百年难遇”的大才子,一个是“亘古少有”的大才女,本就是天上一对嘛!

  令人想不到的是,赵萝蕤却根本看不上钱钟书。她曾这样评价钱钟书:“近来对某某的宣传大令人反感。我只读了他的两本书,我就可以下结论说,他从骨子里渗透的都是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的冷嘲热讽。十七世纪如莎士比亚那样的博大精深他没有,十九世纪,如拜伦雪莱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放浪无羁,他也没有,他那种搞冷门也令人讨厌,小家子气……”这种评价,简直是对钱大才子的一种蔑视啊。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赵萝蕤,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原来姐是颜控

  据清华教授吴宓回忆,当时燕大、清华的才子们,没有一个能入赵萝蕤的眼。那么这位大才女究竟喜欢谁呢?此人就是陈梦家。陈梦家后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然而人们问起赵萝蕤,她究竟喜欢陈梦家什么?她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镜:“因为陈梦家长得太漂亮了。”的确,陈梦家有一双神彩奕奕的眼睛,鼻正口方,天庭饱满,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再加上他无与伦比的诗才,绝对是当时少女们的偶像级人物。被他的才气与帅气所折服,在赵萝蕤眼中,陈梦家的每一次出场都“风华绝伦”。

  陈梦家1911年4月16日出生。浙江上虞人,自幼在南京长大。父亲陈金镛,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职。这与萝蕤的家庭,倒有相似。前世有缘。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陈梦家16岁开始写诗,是“新月派四大诗人”之一,同时,在甲骨文、西周铜器及简牍研究方面均有建树,甚至还拿到了律师执照。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家诗集》。1932年,梦家来到燕京大学神学院修读。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赵萝蕤,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但赵家对这位女婿并不满意。陈梦家家境清寒,连生活费都不能自理,岂能让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如此下嫁。并且,他所写的白话新诗,更是不足挂齿的雕虫小技。一个大男人放着好好的律师不干,净弄这些风花雪月的玩意,能有什么出息?赵紫宸虽然是位大教育家,但在这方面还是比较传统的。赵萝蕤追陈梦家时,父亲还在国外。得知女儿追陈梦家时,赵紫宸很不乐意,他本来每月要给女儿寄80元零花钱的,此时便一生气,不给了!然而赵萝蕤毫不妥协,自己认准的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阻止。陈梦家生活费拮据了,赵萝蕤便帮他解决。赵萝蕤钱不够了,她则向杨绛借钱以渡过难关。最终父亲也不得不投降。

  1935年,赵萝蕤从清华研究院毕业,转入西语系任助教;陈梦家在燕京大学,做了两年研究生后,也留校当助教。1936年1月18日,24岁的赵萝蕤和25岁的陈梦家在燕京大学举行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婚礼。校花的爱情终于尘埃落定,一对璧人令人羡慕。

  一年之后,抗战爆发,清华等高校迁往昆明,合办成西南联大,赵萝蕤也同陈梦家一起南迁,准备到西南联大任教。但当时联大有个规定,就是夫妻二人不能在学校同时任教,可这对恩爱的小夫妻又不愿分离,因此赵萝蕤就做出牺牲,让陈梦家在大学教书,自己干脆辞职在家当家庭主妇。

  在西南联大八年,赵萝蕤这位惊世才女当了8年家庭妇女。当时条件艰苦,这位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家闺秀可没少吃苦,她不仅要烧火做饭,还要种菜、养鸡、喂猪等,干各种杂活。不过她仍没有丢掉书本,她常常在琐碎的生活中挤出时间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她后来到云南大学附中任教,期间还翻译出版了意大利作家西洛内的反法西斯小说《死了的山村》。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远渡重洋,战乱归国

       1944年秋,抗战即将结束时,赵萝蕤命运开始改变。当时经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清华大学金岳霖教授介绍,陈梦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于是夫妻便离开联大,结伴到了大洋彼岸。

  在芝加哥,陈梦家当教授,而赵萝蕤又当起了学生,攻读比较文学,先后与周钰良、查良铮(穆旦)等成为同学。1946年和1948年,她先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赵萝蕤在美国很荣幸地见到了大诗人艾略特。1946年夏,艾略特从英国回美国探亲,陈梦家夫妻在哈佛大学会晤了这位世界诗坛巨子。艾略特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亲自为赵萝蕤书写了一段英文题词。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1947年,陈梦家先行回国,到清华任教。赵萝蕤因为攻读博士学位,暂时留在美国。第二年,赵萝蕤历经周折回到中国。当时国内还处在战乱之中,交通几近瘫痪,赵萝蕤经过多方努力,先是坐运兵船到达上海,接着又乘一架空运粮食的飞机,一直到1949年初才辗转回到北京,同丈夫团聚。之后,她到燕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朝鲜战争爆发后,燕大的美国教授纷纷回国,赵萝蕤接任西语系主任。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丈夫自杀自己入狱,79岁登上纽约时报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丈夫自杀自己入狱,79岁登上纽约时报

  此时的赵萝蕤30多岁,风华正茂。她本就才华横溢,又经过在美国的锻造,她踌躇满志,要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大放异彩了。

  为充实师资,赵萝蕤报请燕大校长陆志韦,电聘芝加哥的小师弟巫宁坤,回国共事。初到燕园,巫宁坤住进陈家坐落朗润园内的一幢中式平房里。室外花木扶疏,荷香扑鼻。室内一色明代家具,都是陈梦家亲手搜集的精品。客厅里,安放着“斯坦威”钢琴。此刻,应是他们最畅意的日子。天时地利人和,赵萝蕤满怀信心,要以芝大英语系为蓝本,在燕大,建立一个优异的英语专业。此时燕大的西语系,以萝蕤为主任,拥有俞大絪、胡稼贻,吴兴华、巫宁坤。原以为,与琴书爱人友人为伴的日子,可以一直这样静好下去。

  命运的巨浪打过来时,并非毫无预兆,从血腥的土改开始,而后是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一浪接一浪,那些单纯而清高的知识分子们又怎么能预料到,这个所谓的新中国接下来会无休无止的对他们斗争迫害。赵萝蕤的父亲赵紫宸被批,赵萝蕤自然也受到牵连,经常检讨个人的“资产阶级思想”;同时,丈夫陈梦家在清华也遭受猛烈批判,这些都使赵萝蕤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教会大学一律解散。燕京和辅仁,按不同科系,分别并入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员听候统一分配。于是,燕大的五位英文教师,除巫宁坤去南开大学外,其余四人去了北大。当萝蕤向小师弟巫宁坤,传达这一情况,禁不住失声痛哭。当初,是她,让巫氏放弃未完成的博士论文,万里来归。如今,看着小师弟任人摆布,却无可奈何。萝蕤泪水涟涟,说不尽的负疚。命运的无奈,已初露端倪。只是两人在相顾无言之时,谁也想不到,燕大的五名教授,除他俩外,其余三人,均在疯狂的六十年代,死于非命。

  院系调整之后,梦家被分配到中科院考古所,担任研究员。1956年,他用《殷墟卜辞综述》的稿费,约计8000多元,在钱粮胡同,买了一个拥有18个房间的四合院。

      1957年,反右风暴兴起。年迈的父亲赵紫宸再次被批,被一次次拉出去游行、检讨。陈梦家也因公开发表《慎重一点“改革”汉字》一文,“反对文字改革”罪名成立,被打成右派。遭受批判,忍受肉体与精神上的极大创痛,陈梦家还一度被下放到河南洛阳,耕地种田,艰苦劳动。

  赵萝蕤再次受到波及,性格耿直而清高的她感到了极大的侮辱,几经折磨,不堪重负,一度身患精神分裂症,被送往北京安定医院治疗。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赵萝蕤。因为,她的爱人陈梦家一直在安慰着她;或者说,她也要安慰陈梦家。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在那个时代进行着无畏的抗争。经过治疗,萝蕤出院,恢复工作。1960年,她参与主编《欧洲文学史》。这本书,在恢复高考后,成为了大学的通用课本,堪称精品。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疯狂的年代伴随着血雨腥风,赵萝蕤和陈梦家,又遭受新一轮创痛。钱粮胡同的家,被抄。明清家具、拓片字画、古玩藏书,一扫而空。外来者,抢占房屋;作为主人,他们被赶到一间原本是车库的小黑屋存身。

  赵萝蕤身受刺激,精神分裂两次复发。但送不进医院救治,只能在亲属看护下,摔盆砸碗,大喊大叫。1966年8月25日,一群红卫兵再次来抄家。院子里,有人用铜头皮带,击打萝蕤,给她剃阴阳头。几天后,萝蕤又被疯狂的造反派拉到北大校园,遭受更加严酷的批斗和殴打。其中一人,最威猛凶狠,反复打萝蕤耳光。而此人,正是萝蕤的学生,并让其留校担任助教的年轻女性。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赵萝蕤与陈梦家双双精神失常,行为疯癫。赵萝蕤曾在日记里痛苦写下“今天早醒,又为梦家疯态所逼”。

  甚至,好友去家里拜访,昔日仪表堂堂的著名学者陈梦家,竟成了一副脸上挂着傻笑,蹲在凳子上抠脚丫的邋遢模样。

  在黑暗中游走太久,却看不到一点希望之光,承受不住这无尽的折磨与恐惧,陈梦家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吞服了安眠药自杀。好在发现及时,他被送到医院抢救。然而噩梦还没有结束。陈梦家继续遭受打击。终于在“复活”8天之后,忍受不了侮辱的他再次选择自杀。1966年9月3日,陈梦家自缢身亡,年仅55岁。对这个令他备受侮辱的新世界,他已再无留恋。没有子女,独留妻子一人。

  梦家去世,萝蕤又一次精神分裂。她疯疯癫癫,又哭又笑。她在哭丈夫的离开,她又笑丈夫终得解脱。她在哭这世间只留她孑然一人,她又笑这世间为何如此荒谬。弟弟景心把她从那间小黑屋接走,与父母一起住在美术馆后街22号。谁能想到,才华横溢的美女,竟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病人?父母心如刀绞。爱人已逝,又无儿无女,赵萝蕤几近绝望,她犯病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没有爱人的呵护和安慰,整天被拉出去批斗、游街。后来,赵萝蕤被要求誊写所谓的革命歌曲,但她却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誊写中写错了一个字。结果她被捕了,又受了5年牢狱之灾……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丈夫自杀自己入狱,79岁登上纽约时报

劫后余生

  苦难终于熬过去了。可赵萝蕤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多年前,她因翻译《荒原》名声大噪。多年后,她的世界竟然真的成为一片孤寂的荒原。

  她心爱的钢琴没有了;她大量的文稿,丈夫大量的诗稿和考古著作都被付之一炬了;她和陈梦家精心收藏的字画也消失了;家里的一切都被没收了……

  “拔笔”四顾心茫然。赵萝蕤出狱之后孑然一身,极为孤独。无奈,她只好搬回父母曾经住的四合院。可此时父母也都去世了。四合院也被人占了,她只有两间西向小屋,一张小床,一张小书桌,两三把椅子,便是全部家当。闲暇时,她坐在小屋里,听几首西方的古典音乐,即颇为满足。

  1983年,71岁的赵萝蕤回到北京大学,担任英语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传道授业,既慈祥又严格。她依旧告诉学生“她过去总对丈夫说过的话”——人的精力只有那么多,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

  据作家叶廷芳回忆,赵萝蕤从来不谈个人苦难。但要时时服用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并且落下了嘴角抽搐的后遗症。

  令叶廷芳惊喜的是,从灾难中走出来的赵萝蕤,变得健谈许多。时不时约朋友喝杯清茶,打个“牙祭”,各种学术会议也都欣然应邀。

  课余时间,她就伏在卧室里的一张小书桌上,研究惠特曼《草叶集》的翻译工作。《草叶集》翻译完成时,赵萝蕤已经79岁高龄。《草叶集》译本一出版就再次震惊了中外学术界,直到今天,仍是翻译界里程碑式的作品。

  做为一代才女,青年时的《荒原》,老年时的《草叶集》,两部神作的翻译,已经让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赵萝蕤此生无憾了。 

  1990年9月,萝蕤应邀回到芝大,以研究与翻译惠特曼为题,发表演讲。那是芝大百年校庆,并授予百年来成绩突出的十位校友,颁发了“专业成就奖”。萝蕤,是第一位获奖者。她甚至因此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同时获奖的还有连战,他是芝大的政治学博士。

  1998年元旦,在人们辞旧迎新的喧闹中,86岁的赵萝蕤孤单的离开人世,回归到属于她的宁静之中。

《时光故事》油管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errytimestory

钱钟书爱而不得的北大美女教授,丈夫自杀自己入狱,79岁登上纽约时报

拒绝钱钟书的校花赵萝蕤,为爱半生漂泊,79岁登上纽约时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揪出来了!燕郊大爆炸元凶现身
2 市委宣传部女部长给书记生下私生女,惊动中
3 两会惊天之变:西方觉醒之际,习挥刀自宫
4 北京胡同一景:“国家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5 理工男面向全球华人征婚贴 每一条都惊破天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请愿在天安门挂习像 两国贼亮相了
2 习近平真的是命不久矣
3 揪出来了!燕郊大爆炸元凶现身
4 前第一夫人宣布角逐总统大选
5 市委宣传部女部长给书记生下私生女,惊动中
6 与恒大碧桂园不同 它爆雷能炸断中国的脊
7 快讯:英国拟限制这类中国公民入境
8 两会惊天之变:西方觉醒之际,习挥刀自宫
9 突发 日本战斗机拦截中国核轰炸机
10 斗起来了!蔡奇挖出李强两把柄
热门专题
1
中共两会
6
台湾大选
11
火箭军悬案
2
中美冷战
7
李克强猝逝
12
台海风云
3
以哈战争
8
中国爆雷
13
战狼外交
4
乌克兰战争
9
李尚福出事
14
普里戈津
5
万维专栏
10
秦刚失踪
15
涿州水灾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中国梦未来五年,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
2 中文的突围,从打字机到人工智 思芦
3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4 所谓照片的“历史在场”与“有 湮灭之城
5 辛峰:保守党大幅领先 搭顺风 万维网友来
6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 平等性
7 中国的正驾驶打瞌睡了! 雨村
8 胡锦涛之恶汇总 恨中
9 秦刚案“内情”传达到副军级 雷歌747
10 欧盟辱华 普京辱华 梅西辱华 雷歌747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 平等性
2 中国不适合多党轮流执政 鲁迅九
3 俄乌战争:第四辆美式M1坦克被 随意生活
4 用莫言的矛击莫言的盾 花蜜蜂
5 为什么不可能有第二次改革开放 三都瓠瓜
6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7 中国梦未来五年,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
8 回复博主must:见海阔_天空的 高鹏
9 好文分享:美国真的没有改变中 艺萌
10 俄乌战争:俄罗斯打持久战的四 随意生活
接下来播放
中共外交战狼撒野的内在逻辑
不动产登记+数字人民币:中国这群韭菜惨了
“千人计划”成“入狱计划” 哈佛教授判软禁6月
卢沙野事件后 习近平亲自下场“灭火”
马列院长群发淫照:网友:榜样早就有了
C919被迫停飞,真相让人唏嘘
从他开始!北京对台行使法律管辖权了
李强开始学习李克强了 这事习咋办
吹哨人纪念碑落成 更有这两项重大计划
德媒盘点:卢沙野让西方震惊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