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一气四所习研所惊煞墙内墙外人
中共六中全会刚刚落幕,传来北京大学宣告成立四个以“习近平思想”为名的研究中心,更由北大校长兼该院理事长郝平颁发聘书。有评论指出,一口气四个研究所,是荒唐?是高级黑?是低级红?只有文化水平最低的当权者自己知道。
海外时评人士陈维健撰文指出,先不说习有无思想可研究,成立研究所这样的学术机构,又不是卖鱼卖肉,也不是饭馆开连锁店,怎么可以一口气弄出四个研究所来,难道北大要开批发公司不成,真的不怕笑掉大牙?一般来说为某人的思想成立研究所,往往是百年之后的事。一种思想要称得上思想,至少要对社会形成影响,著作等身,成为经典才能成为思想。不是当权者作几个指示,说几句话就是思想。
文章写道,作为中共领导人中实际文化水平最低的,习近平有自卑感,这让他急于包装自己,称世上最难啃的《资本论》在梁家河点着煤油灯就看了三遍。但一个人读多少书是无法包装的,一出口就会露馅,一抬手就现本色。一尊照本宣读都困难,不是别字就是错字,已成坊间笑谈。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竟然从口袋里拿出小本,一边翻一边说我看看这个问题我的本子又没有,惹来一片笑声,被称为习小本。要知道,北大在毛时代也没有这样不知廉耻,当年毛泽东思想研究一般都放在社科院、党校马列主义研究所研究。要研究习思想也是社科院、党校的事,北大来凑什么热闹,如果北大为形势所逼,搞一个研究所应应景也就算了,一口气四个研究所,是荒唐?是高级黑?是低级红?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文章最后写道,习近平这个人不是没有可研究的东西。习怎么从一个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干部子女,一个平庸的官僚,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又这样迅速地控制整个国家机器,清除政敌,成为独裁者,并让中国重回那个被党否定的文革时代,这一切他是如何做到的?在国际上他哪来的底气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敌的同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荒诞不径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这确实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反观北大为独裁者成立四个习研所,不如进一步改“北大”为“学习大学”更为恰当,那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早已名存实亡。
2、花样年财务危机加剧 曾庆红侄女“难逃一劫”?
前中共常委曾庆红侄女曾宝宝再度陷入财务危机,旗下香港花样年因债务违约被申请清盘。南华早报评论,债券人提出清算申请目的是说服法院强制债务人清算其资产,以偿还贷款,通常是在其他途径用尽后的最后手段。看得出,曾宝宝风光不再,其背后政治靠山也无能为力,花样年恐成中国第一家破产的知名房企。
路透社26日报道,花样年控股25日晚间的公告称,其主要附属公司香港花样年投资公司24日被申请清盘,内容据称与未偿还本金为1.49亿美元之贷款融资有关,花样年投资为担保人。公告称,花样年控股将寻求法律意见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解决此事,包括与申请人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花样年控股是北京、武汉等内地城市高端住宅项目和豪华公寓的建造商,总部位于深圳,由中共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侄女曾洁(又名曾宝宝)在1996年创立,2009年在香港上市。华尔街日报26日的报报道指,花样年主要附属公司遭申请清盘呈请,这使其财务问题更加严重。今年10月份,花样年已经因未能偿还一笔到期债券约2.057亿的美元本金,意外发生债券违约。财务危机爆发后,花样年业务大幅萎缩,10 月份的住房销售额为 2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 62%。据中国信评机构“中诚信国际”23日发布的报告称,截至当天,花样年共有存续信用债券人民币64.47亿元,其中一笔7.3亿元债券将于11月29日到期,另一笔9.49亿元债券将于12月17日到期,花样年尚未承诺支付上述债券本息。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在6家面临巨额债务的中国知名开发商中,花样年是其中之一,而今随着花样年子公司遭债人申请清算,恐将导致这家负债累累的中国开发商破产。
3、杀鸡儆猴?中共会是更大输家
中共当局近日以违反劳动、生产品质法规为由,重罚台湾远东集团,彭博评论文章指出,北京此举把最后一批能跨越两岸鸿沟的人也吓跑了,又关闭了一座通向台湾的重要桥樑,中共会是更大的输家。
文章指出,过去十年来受北京愈加强势、台北拒绝屈服的紧绷关系影响,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萎缩,但是双方务实的商人扮演如同政治人物的非正式管道,在幕后维系彼此的关系,不过,现在显然连这种联系也被中共切断了。北京方面宣称会惩罚与任何提供资金支持台独的商业和政治人物,这意味着,敢表现出支持民进党的个人或实体,现在已成了中共当局眼中的不受欢迎人物。远东集团在去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对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都有捐款,而北京针对远东集团出手也很有意味,2009年“中国移动”曾入股远东旗下远传电讯,买入12%的股权,当时远传被视为成了开启两岸贸易、投资新时代的核心,但是那是在台湾国民党执政下。蔡英文上台后,策略性地没有推动独立议题,同时也拒绝接受北京的一中立场,中共为此企图在多方面封杀台湾。然而,靠商界维持的关系仍能一定程度的正常发挥功能,台企工厂依旧在中国生产,超过百万名台商在中国定居或者往来两岸经商。北京这次对远东祭出惩罚,或许可以达到确保企业高层不敢资助民进党的短期目的,但是长期而言,这类手段正好印证台湾商界多年来说的:中国是经商的政治风险地,应该转往它处发展。
文章最后指出,北京在此事会是更大的输家,因为在中共寻求科技自主独立之际,政府和企业从在大陆居住、工作的大批台湾工程师、经理人可以学到的很多,中国科技公司也僱用了许多从台积电、联电等居领导地位的台湾企业吸引过来的人才。北京如此严苛反应,无疑会吓跑最后一批愿意也能够在两岸之间愈加巨大的鸿沟搭起桥梁的人。
4、对华政策:德国人面临抉择
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24日公布了联合执政协议内容。在对外关系章节里,中国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有关德国未来对华关系表述表现出与默克尔政府不同的侧重点。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德国之声》报道指出,经过近两个月的谈判,3党终于就联合执政协定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联合执政协议中提到“中国”的次数,比提到美国和法国加起来还要多,在内容上,中国所占据的分量在联邦德国历来的联合执政协议中也是前所未有的。红绿灯联合政府虽然不会在对华政策上做出大转向,但明显的是,新政府要在中共面前表现出更加自信和大胆,少一些委婉的外交辞令。
协议中写道:“我们希望且必须在伙伴、竞争及制度对手的维度下建构对华关系。”这延续了前政府以及欧盟此前做出的定位,但协议首次直接触及了多个中共视为敏感的议题:人权、香港、台湾、南海。报道援引德国专家分析,与上一届政府相比,在新的联合执政协议中,与中共的关系被放在更具批判性的语境中,直接地提出了德中关系以及欧中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德国外交政策协会成员比亚雷茨基估计,今后柏林对北京将会选择一种更为强硬的语调,同时尽量避免把关系搞僵。此外,协议还明确提到台湾问题:“台湾海峡现状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及在两岸均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改变。在欧盟一中政策框架下,我们支持民主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另外,协议中还写道:“为了在与中共的制度性对手关系下实现我们的价值和利益,我们需要建立在一致的欧盟对华政策框架下的内容广泛的中国战略。”报道认为,这有可能意味着,为了顾及欧盟协调统一的对华政策,德国未来将会把与中共间的特殊伙伴关系放到次要地位。
报道最后指出,人权、香港、台湾、南海——德国提起这些议题,并不是第一次,但迄今并没有因此催生出一种新的对华政策。如果新政府真的如此做了,那么德中关系可能会继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