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奇摊上大事了!
中国大陆男演员于朦胧9月11日在北京离奇“坠亡”事件令全网关注,质疑其死因的话题在网上持续发酵。尽管官方发疯般删帖,但已流传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一篇内容惊悚的网文仍被热传,而多则评论分析直指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相关。
据X推主“新闻调查”留存的一篇被秒删的帖文指:当时17人豪华公寓聚会名单曝光,酒水单惊现10瓶高度洋酒,于朦胧被灌到站立不稳。聚会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某高档公寓顶层复式,主人是于朦胧多年好友兼编剧赵某,曾创作多部热门网剧。
帖文称:导演王某否认在场,遭“监控”铁证打脸。凌晨2点03分,王某独自离开,神色匆忙,甚至撞到保洁推车。聚会现场照片流出,王某坐在沙发最中间,右手搭在于朦胧肩膀上,于朦胧表情僵硬、眼神涣散,桌上摆满空酒瓶和不明药物包装。王某被质问后秒删声明电话,直接关机。
帖文指:经纪人刘某诡异操作,事发前1小时曾接听某神秘人物3通电话。第一通凌晨1时15分,之后刘某表情紧张,随后强制给于朦胧递酒;第二通凌晨1时45分,之后刘某突然大声说“快了马上就好”;第三通凌晨2点10分,刘某听完后立刻催促所有人离开。诡异的是这3通电话均来自同一个虚拟号码,目前已被注销。
帖文称:神秘编剧赵某连夜搬家。邻居回忆道:那天凌晨4点我被搬东西的声音吵醒,看到4个穿黑衣服的男子在赵某家进进出出,搬的都是纸箱,不是家具,赵某看起来很慌张,一直在看手机,后来上了一辆无牌照的黑色SUV,警方证实赵某目前失联,手机信号最后出现在河北某偏僻小镇之后就彻底消失。
帖文还称:一名自称是于朦胧同公司练习生的网友匿名抱怨,这家公司一直有陪酒文化,不喝酒就拿不到资源,3年前一个女新人被灌到胃出血,公司压下来赔20万封口。于朦胧上周还在群里说再忍最后一次酒局,更可怕的是爆料发出两小时后,该网友社媒账号被封禁。
9月15日,YouTube“财经冷眼”主持人评论道:上述网文中的王某这个导演,“很可能就是网上正在深拔的蔡奇的私生子、叫辛奇的这个导演”,在事发前,网上有很多辛奇的资料,但事发后,“全网居然把他的数据都删除了”,现在搜不到。
评论说:这个辛奇确实是从事导演,“现在网传他是蔡奇的私生子”,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逻辑就能自洽了,否则的话,像一般的人是达不到这样手眼通天的地步”,让媒体、警察都能言听计从,很多演员发的帖子都让他们删除了,一般人做不到,只有蔡奇的“私生子”可以做到。
评论指:有网友拔出,程青松就是那个同性恋导演,他就在现场,他和辛奇多年前就认识了,而且还有他们一起亲密的照片,基本上所有证据都串联起来,所以,“这次这个事件背后的大佬可能就是蔡奇的这个私生子”。
评论分析:质疑与蔡奇有关 中共党官是一切罪恶的保护伞
9月16日,《大宇拍案惊奇》栏目主持人李大宇表示:根据知情者的爆料,目前为止,9月10日案发当晚跟于朦胧一起聚会的被网友普遍锁定为6个人。名单上除于朦胧外,还有导演程青松、编剧极光光(本名李明)以及辛奇,还有于朦胧的两个好友宋伊人和焦迈奇。
李大宇称:辛奇越来越被人聚焦,因为传言说他是中共常委蔡奇的亲戚,可能是蔡奇“外室”生的儿子,公开资料显示辛奇年纪不是很大,是电影制片人、策划人等,已有多部参与的电影作品,在影视圈已有点名气,有证据照片显示,他跟程青松认识并一起合影。
李大宇说:另一位知情者形容,害死于朦胧凶手的背景确实很深,案发后有很上面很上面的人打招呼,要案子不了了之,那人的地位相当于曾经的赵立春,赵立春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副国级官员的人物。蔡奇之前担任北京市委书记时,确实是副国级,可被怀疑的依然是蔡奇。
李大宇指:“很多中国的冤案解不开,背后都有跟中共这些党官有直接关系,那是一切罪恶的保护伞,这个问题不解决,相同的冤案还会再发生。”
2、美国开始驱逐这类签证持有人
国务卿鲁比奥15日晚间表示,对于保守派网倡议人士柯克遭枪击身亡表示幸灾乐祸的外籍人士,美国已经开始取消签证并予驱逐。新闻周刊16日分析,鲁比奥的发言是美国政府锁定非公民政治论述的罕见立场。
鲁比奥在社交媒体X发文写道:“美国不接待那些庆祝我们公民同胞丧生的外国人。”
他表示,签证撤销正在进行中,“如果你持签证来到这里,对于政治人物遇刺公开表示庆贺,就等着被驱逐出境。这个国家不欢迎你。”
31岁的柯克10日在犹他州校园演讲遭遇枪击死亡,原本主持的播客节目15日由副总统范斯代班主持。范斯在节目中呼吁民众,如果看到有人对柯克之死幸灾乐祸,应该向这些人的雇主提出检举。
范斯说,这些幸灾乐祸的人正在制造一种氛围,让类似柯克枪击案的事件变成“必然发生”。
新闻周刊报道,右派倡议人士已经采取行动,汇整一份在网络上庆祝柯克丧命的名单,并且公布个人数据;鲁比奥的宣布也代表川普政府通过取消签证打击政治异议份子的最新动作,与支持巴勒斯坦校园抗议行动有关的数千名外国学生,今年稍早签证便遭取消,川普政府8月间宣布申请签证时将审查是否曾在社群网站发布“反美”观点。
3、糗大了!“福建号”航母曝重大缺陷
中共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号”近日成为舆论焦点,随著央视纪录片《攻坚》播出,外界原本期待看到其弹射舰载机的实战画面,却意外从影片中发现一项重大缺陷:福建号难以同时进行舰载机的起降作业。
据“海事先锋”分析指出,早在二战末期,各国航母便透过斜角甲板设计,解决了起降冲突问题,并成为战后大中型航母的标准配置。然而,福建号作为一艘排水量达 8 万吨级的“准超级航母”,却未能达成这一基本要求,引起外界质疑。
从纪录片画面可见,舰载歼-15战机在降落后必须滑行至甲板右侧整备区,过程中必然经过位于舰首的一、二号弹射器。由于二号弹射器本身已侵入斜角降落跑道,意味著舰载机回收时,航母只能使用一号弹射器起飞;再加上战机调度动线与弹射轨道重叠,等同于彻底丧失“同时起降”的能力。
文章指出,这样的设计限制,直接影响航母的出击架次。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日均出击约 120 架次,“福特级”则因采用“一站式保障”与更优化的甲板流程,提升至 160 架次。相比之下,福建号不仅难以同步进行起降作业,也未见类似保障模式,实际出航势必压缩实战中的出击效率。
“海事先锋”分析认为,问题根源在于福建号最初设计为蒸汽弹射航母,后期因电磁弹射器技术成熟而改装,但电磁弹射器长度更大,导致轨道侵入降落区,迫使设计在效率与性能间取舍。换言之,中共海军此举是宁愿牺牲部分甲板调度效率,也要确保舰载重型战机、甚至预警机,能在满载状态下安全起降。
4、英国因"证据不足"撤销两中共间谍案引关注
9月15日周一英国检方表示,不再起诉两名涉嫌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英籍男子,包括曾任英国国会议员助理的前研究员,检方称"因证据不足,无法继续审理此案"。英国政府对无法起诉两名被告表达遗憾。但中国网友表示这才体现了英国法治的严肃性。
路透社报道,遭警方起诉的30岁前研究员凯希及33岁的贝利皆为英国公民。两人原订下月接受审判,均否认所有罪名。
负责本案的检察官李特周一在伦敦中央刑事法院表示,检方审查后认为本案未达证据门槛,因此决定撤回起诉。他指出:"我们无法继续予以起诉。"
两名被告最初遭指控涉嫌向中国人员提供敏感资讯,违反政府机密法。
两名被告在2023年3月首次遭逮捕,2024年4月遭正式起诉。检方指控他们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间提供损及国家利益的信息,涉嫌违反政府机密法。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凯希被捕时任保守党议员克恩斯办公室国会研究员,克恩斯当时为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
本案是近期英国多起涉及中国间谍指控案件之一,显示相关国安议题备受关注。
英国政府过去曾警告,中国情报单位积极试图渗透英国政界、防务与商业领域,以蒐集机密资料。
内政部强调,政府将持续运用各项措施及权限,防范境外势力从事恶意活动。
此事引发中国众多网友关注,中国网友感慨,这就是英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实事求是,以法律为准绳。要是在中国,当局肯定要想办法罗织各种罪名,并以此进行外交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