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最新发现!中共间谍气球有这项不寻常功能

就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日表示,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更多关于中共气球的情报后。根据美国国务院一名高官最新披露,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政府已经确定,上周入侵并飞越美国本土的中共侦察气球,具备能够监控美国通信的电子监视科技。

中央社援引CNN9日报道,美国官员指出,这枚气球“能够执行讯号情报(signals intelligence)收集作业”,属于飞越“5大洲超40个国家”的中共气球舰队。

报道援引美国国务院官员披露,来自美军的U-2侦察机飞掠中共气球时的高解析度影像显示,这枚高空气球能够执行讯号情报搜集作业,所谓信号情报指的是以电子方式收集的情报。这名官员还表示,研发气球的制造商与解放军有关;针对支援气球入侵美国领空的共军相关中国实体,美国也将采取行动,暗示美方打算就气球入侵一事做出制裁。尽管这枚间谍气球的能力进一步曝光,不过五角大楼表示还没有发现这枚气球高于间谍卫星的监视能力。

此外,就在外界关注是哪家中企有能力制造可升至2万米高空气球之际,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为网络热搜。陆媒网易、腾讯等网站7日转载了一篇名为《“流浪气球”简史》的文章,特别介绍了株洲橡胶设计研究院的发展史。仅仅一天后,中共媒体又匆匆删除了这篇文章,原因不明。

2、中共国经济腐烂的罪魁祸首是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阿齐默鲁(Daron Acemoglu)近日发表标题为“中国经济从头开始腐烂”的评论,文章分析指出,在面对快速扩张、经济能变强的中产阶级,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通过人工智能(AI)压制和监控,来维持中共的政治垄断,却付出史无前例的经济代价,许多科技公司开始致力于讨好中南海而非进行创新,中共学界自上而下的控制也扭曲研究方向,大权在握的习近平正开着中共国这班火车奔向穷头末路,却没有任何专家和媒体敢言。

这篇评论指出,中共国的经济发展引发了学界一个长期的辩论:自上而下的专制体制在创新和成长方面是否胜过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在1980年至2019年间,中共国每年平均经济成长率超过8%,远胜过任何西方经济体,在2000年代,其经济轨迹超越纯粹的追赶式成长,开始进行科技投资、产生专利和学术出版物,并催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华为等创新公司,然而这一切现在已戛然而止。

文章分析指出,中共国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初的快速工业成长,主要靠巨大投资、从西方转移技术、为出口而生产、与金融和薪资压榨而来,但这种出口导向的成长只能走到现在。中共前领导人胡锦涛早在2012年就曾坦承,若中共较少依赖外部需求,较多依赖国内消费,成长会更加平衡、协调和持续。当时许多专家认为,此后接棒的习近平会通过继续改革来推出更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但这种想法显然忽略了中共政权正在穷于应付的关键问题:在面对快速扩张、经济能变强的中产阶级,要如何维持中共的政治垄断?习近平想到解答和正在执行的就是更大的压制和监控。

文章写道,习近平和其幕僚、甚至许多圈外专家都认为,即使进行严格的中央控制、监测、教化和压制,经济依旧能繁荣,并寻求AI作为强有力的监测和控制工具。但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习近平及其幕僚显然误判了,经济已经因为日益增长的监控而付出沉重代价。在2021年监管打压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公司后,这些公司已致力于讨好政治当权者而非进行创新,由国家引导的创新已开始达到局限。中共学界由上而下的控制也扭曲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头习近平所好选择研究领域,这样的研究毫无价值可言。

文章最后写道,自去年中共20大后取得史无前例第三个5年任期的习近平,正开着中共国这班火车奔向穷头末路,所有专家和媒体都眼睁睁看着,没有人敢提出谏言。

3、小心翼翼  中国消费者变了

随着经济形势的每况愈下,中国民众去年减少了举债、增加了储蓄,尚不清楚要过多长时间民众才能重新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花钱,而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外,已经有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表示说,消费者没信心时,直接发钱或者消费券最有效。

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在取消清零后,中共当局正试图推动经济增长,却面临一个挑战:中国民众去年减少了举债、增加了储蓄,尚不清楚要过多长时间他们才能重新随心所欲地花钱。

报道引述中共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累计新增居民贷款相当于5,640亿美元,同比下挫一半,并创下自2014年以来最低累计新增量。这种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住房销售下降,进而导致对新房贷的需求减弱。另外,在影响过众多中国城市的封控实施期间,日常消费支出受到了冲击,削弱了短期借款的需求。人们转而积攒现金,推动2022年中国累计新增居民存款达到逾2.6万亿美元的纪录高位。同时,由于基本没什么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中国股市又经历了乏善可陈的一年,甚至一些中国房主还用手头多余的现金提前还了房贷,而非进行大笔采购。      

报道指出,尽管中国决策者习近平把促进消费作为2023年的头等大事,但具体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却语焉不详。到目前为止,关于今年北京可能采取政策措施的唯一线索,来自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据彭博社稍早报道说,几位与中共当局有关联的经济学家——有些是高级领导人的顾问,也就如何最好地刺激支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人提议,在信心无法迅速提振的情况下,派发现金是提振消费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

此外,近期针对中国15个城市18~60岁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其中有着不寻常的发现。这份调查报道指出,在金面农历春节期间,中国商业和旅游等经济活动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并未出现原先期待的“报复性”的消费,反而是渐进式的回暖。尽管“渐进式回暖”对于消费市场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然而,在消费者心理上,却变得更加强调通过储蓄、投资理财等来建立稳健的消费保障,换句话说,“如何攒钱?”比“如何花钱?”更受中国民众的关注。有分析指出,当中国经历了人口红利时代、流量红利时代,现在正进入一个以价值驱动的理性消费时代。

4、网点现关闭潮  危机蔓延至中国银行业

2月9日,“建行、工行等多个网点终止营业”的消息冲上热搜,去年超过2600家中国商业银行网点被关闭,其中部分网点营业时间超过10年。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银行网点被“淘汰”,如今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百家国有行营业网点等被裁撤,有分析指出,随着经济大环境陷入低迷,特别是房地产行业陷入危机,这种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影响中国银行业。

据陆媒报道,近日不少银行营业网点已获批终止营业。如2月7日,建设银行上海市两家支行和工商银行上海市两家支行获批终止营业。除建设银行上海市两家支行外,1月31日,工商银行太原市四家支行亦被同意终止营业。

市民去网点“吃闭门羹”的情况时有发生。“我都到门口了,才发现银行营业网点门口贴的告示,通知该营业网点已停止营业,‘请前往附近网点办理业务’。”正准备去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一家支行办理工资卡额度业务的吴女士表示。根据中共银保监会许可证信息查询系统显示,截至今年2月8日,自2022年以来商业银行机构退出列表中合计有超2600家商业银行网点终止营业。2023年以来,有119家国有行营业网点、24家股份行营业网点、42家城商行营业网点被裁撤。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关闭的网点不乏一些营业超过10年的老网点。

据报道,其实近年来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银行网点关闭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月,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年11月9日,近一年关闭的网点数达到3196家,其中不乏国有六大行的网点,大量关闭银行网点的原因包括银行网点业务少,考虑到房租、员工工资等经营成本入不敷出,避免长期亏损下去;此外,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普及,大众对于线下网点的依赖大幅下降。很多业务打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线下业务收缩。但有分析指出,中国银行大量关闭网点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全面下滑,尤其是整个房地产业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包括烂尾楼、停贷提前还贷风潮不断扩大,显示这场危机已经开始影响中共的金融系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