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中国疫情海啸或致上百万人死亡 北京进退两难

公共卫生专家最新发出警告,中国的本轮新冠疫情将会是“一场海啸”,将对中国的医疗系统构成严峻的挑战,春节前后达到峰值的疫情可能会导致上百万人死亡。而对于北京当局而言,现在面临两难局面,放开则导致疫情加剧,不放则经济形势更加岌岌可危。

《美国之音》16日评论指出,兰德公司中国政策研究主任黄志环分析指出,许多流行病学模型表明,中国的本轮疫情这将是一场海啸。现在只是疫情海啸的开始,预计它会持续几个月,这取决于中共医疗体系的状况。黄志环认为,疫情初期推行类似清零的控制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比如在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在刚刚开放时,都会有一次大的浪潮,然后有一些小规模的、适度的病例报告。鉴于此,中共医疗体系的上限将很快达到,模型显示可能在 30 到 40 天内,也就是在一月底,恰好是中国农历新年。 我们可能会看到与中共卫生系统相关的第一次危机爆发,感染将以多种方式蔓延。

许多中国流行病学家也认为本轮疫情将在一两个月内达到高峰,中共工程院院士张伯礼16日表示,1、2月份高峰过后,到春暖花开时疫情有望进入常态。中国社交媒体知乎用户、大数据专家“chenqi”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推演出预测模型显示,北京、河北等地目前已逐渐进入感染高峰期,接着是河南、湖北至四川、重庆等地,上海会在12月24日前后达到高峰,位于东南沿海的省份则是最慢进入高峰期,大约在农历过年前后。《经济学人》15日发布模型预测,如果任由病毒肆虐,预计将有 150 万中国人死亡。最严峻的情形下,大约 96% 的人口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感染该病毒,在高峰期,将近 2% 的劳动年龄人口会生病并出现症状。

《美国之音》的报道援引兰德公司国防问题高级研究员何天睦指出,随着失业加剧、民生凋零、消费者购买力不足,为了挽救经济,中共当局将难以回归清零措施。习近平陷入了可怕的两难境地。如果放松防控,就会死很多人。如果不放松,也是死路一条。至少近期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共当局会竭尽全力替习近平推卸责任。根据何天睦预测,中共当局会在下一个阶段篡改病例数据,掩盖死亡人数,并且传播更多虚假信息,转移矛盾。

2、疫情飙升 习当局沉默 有人要当替罪羊

一直宣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共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周突然来了个政策急转弯,戏剧性地结束了他标志性的“动态清零”政策。但紧接着,中国各地的新冠疫情就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观察人士指出,匆忙结束清零相当于间接承认该政策的失败,但这不足以撼动习近平的地位,尽管中国民众对他和中共的信心已经跌入低谷。此外,前内网络上针对封控或放开政策已经引发出派系争议,有分析认为,民间什么派都是“无能为力派”,而“亲自指挥部署防疫”的习当局却沉默了。

综合报道,尽管早有医学和卫生专家警告,没有充分准备的放开,可能会导致住院和死亡人数激增,特别是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群。但随着10多个城市爆发“白纸运动”,从12月7日开始,中共推出一系列松绑政策,随后疫情飙升。中国历史作家张忆安13日在微博上透露,他患有肺癌晚期的母亲因为在医院感染了新冠而去世,他抱怨放开防疫。在墙内网络上,“封控清零派”对媒体和“放开派”口诛笔伐。科普博主洪广玉在微博上指其自相矛盾:极端清零派最纠结的是,在关于防疫的各种方针都相信政府,认为有各方面的专家出谋划策,但是谈到第九版防疫政策时,他们就认为是内奸作祟,这时候那些考虑周全的智囊全消失了。

美国之音的报道指出,那些各类议题上都紧跟中共当局步调封控的支持者,在当局突然停止“清零”时,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困难境地。不过也有人指出,无论两派如何在网络上争斗,手中握有政策制定和执行大权的依然是习近平。作家方磊在微博上写道:“啥‘清零派’‘封控派’‘躺平派’‘自由派’的,哪有这么多那么多派的,其实就一个‘无能为力派’,别整得自己好像有多少选择权、决定权似的。”

对于当局为何突然放开?中共驻法大使卢沙野日前对媒体称,地方政府“并未完全理解中央政府的意图,导致街头游行”,为了回应民众的诉求,中共当局才全面放开防疫措施。海外时评认识王赫分析指出,即便没有民间抗争,习近平应该也会放开。正如世卫组织透露,在北京转变严格的清零政策之前,新冠病毒感染就已呈爆炸式增长。对此,习近平当局自然心里有数,清零政策已经彻底失败,不可能清除病毒,“清零”成了伪命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际上松绑了,当目前习当局高层没有人对“放开”表态,只有被称为“清零大妈”的孙春兰还到处跑,下达防疫指示,但已经绝口不提清零。王赫认为,“习近平当局是走投无路,左右为难,彻底甩锅了。同时把要下台的孙春兰当枪手,自己躲到幕后,以退为进,试图摆脱困境。”

《美国之音》援引观察人士指出,匆忙结束清零相当于间接承认这项政策的失败,但这不足以撼动习近平的地位,尽管中国民众对他和中共的信心已经跌入低谷。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员余茂春认为,习近平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所以即使是朝令夕改,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太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前的“白纸革命”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威胁到了中共的政权稳定,结束清零是“舍车保帅”。随着民众对中共的信心损耗殆尽,民众的抗议目标已超越了清零封城,提到自由、民主、公民权和共产党下台的高度,而且习近平孤家寡人,没有任何重量级政治人物出面为他站台,使他成为一个千夫所指的齐奥塞斯库似的人物。

3、连续第10个月 外国投资者减持中国债券

随着人民币触及2007年以来的最弱水平,美中利差倒挂幅度刷新纪录,今年11月,外国投资者连续第10个月减持中国债券。

据路透社报道,中共央行16日表示,截至11月底,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市的托管余额为3.33万亿元人民币,约4,773亿美元,低于前个月,这也是外国投资者连续第10个月减持,此前的10个月,海外机构投资者抛售了价值7,4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债券,这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人民币走软、美元走强,以及中共与其他国家间的货币政策分歧,特别是美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积极收紧货币政策,是今年阻碍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共债券的关键因素。路透社分析认为,虽然美联储暗示未来将近一步升息,并保持更长的时间以降低通胀。但一些投行仍预期,经济衰退或迫使美联储明年放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的资金外流压力将有所减缓。

摩根大通在一份说明中说,“随著近期美中政府债券收益率差进一步收窄,尤其是长端收益率,我们认为11月债券流出压力可能进一步缓解。”截至11月底,中共10年期基准国债与美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为78个基点,进入12月后,这一差距正在缩小。华侨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共国债收益率的上调改善了收益率差异,但随着今年大量资金流出后,外国投资者的头寸(positions)可能很少。

4、应对中共挑战 美国务院“中国所”正式成立

 12月16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启动计划已久的中国协调办公室,这项内部重组旨在帮助扩大和加强针对其头号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的政策制定。

路透社报道,“中国协调办公室”(简称:中国所),美国务卿布林肯16日主持启用仪式,强调这个单位将确保美国能够负责任地处理与中共之间的竞争。美国务院官方声明指出,中国所将集结整个国务院的中国专家,在国际安全、经济、科技、多边外交和战略沟通等议题上,与各个单位局处和专业人士协调。中国所将取代原先的“中国协调处”,并持续由国务院亚太副助卿华自强监督管理。早在今年5月,美国务卿布林肯已预告即将成立中国所,布林肯,“中共所带来的挑战,其规模是对美国外交史无前例的考验。”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