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强急着邀功表忠 不料引火烧向中南海?
6月25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做报告高调宣称,本轮疫情“实现和巩固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成果,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这是上海官方首度宣称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有分析指出,李强这份报道,既为自己表功,又高赞习近平领导有方,此说法一出,引爆网络,也再次将上海人对封城造成的怒火再次引向中南海。
综合报道,截止25日下午2点,微博热搜榜上“#上海宣布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话题已有1.3亿次阅读量。对当局这种丧事当喜事办的套路,绝大数网友冷嘲热讽,“脸皮真是厚,什么时候赢的?现在能让我在城市间来去自如了吗?”“到现在为止一句道歉都没有,就急着给自己脸上贴金了。”“这是封城之初就预见到的,不管付出了人民多少代价,开庆功会那是不能少的。”“本来就不应该发生!按这道理没有过错反而成为功劳了?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早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是不是应该总结一下给人民一个交代?比如上海累计感染多少人,重症多少人,死亡多少人,付出了多大的抗疫代价?在疫情防控期间,处理了多少渎职犯罪的官员? ”
海外时评人士周晓辉撰文指出,如今,李强终于可以向习近平交代“大上海保卫战”取得胜利,而这一切都是习中央的功劳。可以肯定的是,想再上一层楼的李强这番话是说给中南海,也就是习近平听的,同时也是在向习表忠心。但是,李强是否知道他这番话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吗?那就是将上海人对封城造成的惨剧的怒火再次引向北京中南海。
文章写道,在上海封城的两个多月中乱象纷呈,这样的上海不仅让上海人瞠目结舌,也让全中国和世界看到了一个专制政府是如何轻易摧毁一个曾经繁荣的大都市的。而上海封城最直接的两大后果,一是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二是民心丧失。而面对这样的后果,谁该承担责任?事到如今,上海没有一个官员,无论是市委书记李强、市长龚正,还是其它市、区等各级官员,没人愿意承认下达过封城命令,没人愿意承担造成上海过去两个多月乱象、空前损失的罪责,因为封城的命令来自北京最高层,其实,责任谁来承担,不言而喻。然而,李强在今天却以高唱赞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似乎并不忌惮上海人的愤怒,不忌惮将上海人的火引向中南海,是因为他明白最高层并不在意上海人的愤怒,在意的是官员是否忠诚;是因为他明白上海人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浪花。显然,李强的想法也是许多执行严格封控政策的地方官员的想法。
文章最后写道,李强等人有意无意将国人对封控的怒火引向中南海之际,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把火也可能被党内反习力量利用,成为中共二十大前角力的助力。不是有这么句古话么: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2、史无前例的热浪和洪水正席卷中国
近期,中国南北方多省区同时分别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和炙热天气的袭击,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或带来严重的不便,法新社引述专家的分析,史无前例的热浪和洪水席卷中国的部分地区,可能已经导致50万人流离失所,何时能将灾情完全控制目前还很难说。
《法广》报道,暴雨导致河流溢出河岸,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水平。受影响的地区是富裕的制造业省份广东南部的珠江流域,其中包括区域首府广州。在该省的一些地方,水位已经到达能淹没车顶。邻近的广西南部和福建东部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洪水的风险,自本月初以来,已有50多万人被预防性地疏散。与此同时,极端的高温正在影响中国的北部和中部。在超过40°C的温度下,数百万人被告知应留在家中。在河南,天气非常热,沥青已经熔化开裂。在东部省份山东,本周二的空调导致中国第二大人口大省的用电记录被打破。
报道指出,每年春末夏初,中国一些地区经常发生洪水。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洪灾似乎越来越强大。据官方的天气部门预报,"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更加严重,更加广泛。"而中共气候研究中心的一位官员在3月说,"全球变暖和拉尼娜现象也造成了中国的异常高温和非正常降雨。"
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似乎越来越明显,中共总理李克强本周警告说,热浪和洪水正威胁着猪肉、粮食和蔬菜的生产,李克强担心通货膨胀会激增。中国的食品供应已经因新冠病毒疫情防疫而变得紧张,这也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压力。
据中共官方称,极端天气可能会使中国每年损失1%至3%的GDP。据法新社说,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无节制的城市化进程覆盖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这些土地现在因水泥建筑而变得不可渗透。而在发生洪水时作为泄洪道的天然湖泊,它们的规模反而正在缩小。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当局在2014年启动了一个 "海绵城市 "计划,旨在用多孔材料、绿地和排水系统取代城市人行道,使水能够渗入地下。
然而,中国环境问题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Scott Moore指出,"最具破坏性的洪水现在可以发生在历史上没太暴露的地区。"根据上周公布的计划,中共寻求用传感器和新卫星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3、北顿内茨克沦陷 泽伦斯基最新表态
乌东战略城市北顿内茨克(Sievierodonetsk)25日稍早前沦为俄罗斯军队攻占城市,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随后表示,乌克兰将会收复遭俄罗斯夺占的全部城市,包括北顿内茨克在内。《华盛顿邮报》25日引述西方情报和军事专家指出,随着乌军撤守乌克兰东部北顿内茨克市,俄军看似朝控制顿巴斯迈进一大步。但俄军不久就会丧失进攻能力,包括人员和弹药匮乏,进而被迫大幅停止对顿巴斯的攻势。
中央社报道,泽伦斯基在25日深夜视讯演说中表示,乌克兰将会收复遭俄罗斯夺占的全部城市。当天稍早前,乌克兰北顿内茨克市长斯特约克表示,俄军经过数周战斗和炮击后,现已完全占领这座具战略重要性的前线城市。斯特约克在乌克兰全国电视节目中说:“本市现在已被俄军完全占领,他们正设法建立他们自己的秩序。就我所知,他们已派任某类指挥官。”
然而,《华盛顿邮报》25日引述西方情报和军事专家指出,俄军几乎完全靠着狂轰滥炸,才取得“迟缓”进展。按照俄军消耗炮弹的速度,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有办法打持久战。况且,俄军同时也遭受装备和人员损失,令人怀疑当下攻势还能维持多久。英国首相强森近日引述该国情报分析指出,俄罗斯只能在“接下来几个月”继续攻打乌克兰,接着就会面临资源彻底用尽,完全没有前进动力的转折点。美国智库“海军分析中心”的俄罗斯军事专家考夫曼认为,乌军目前没有分崩离析迹象,甚且持续袭击哈尔科夫市以北的俄军,并在赫尔松市郊区的小规模进攻中有所获,成功分散俄军对顿巴斯的注意力。
4、拜登签署两党控枪法案 称载入史册的一天
美国总统拜登25日将国会通过的两党控枪法案签署立法,并称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美国之音》报道,拜登总统25日正式签署立法的是国会新近通过的“两党更安全社区法案”(Bipartisan Safer Communities Act)。路透社说这是美国三十年来首次通过主要的联邦枪支改革法案。该法案的内容包括禁止一些特定人群购买枪支,还将向州政府提供新的联邦资金,执行旨在不让被认为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危险的人拥有枪支的“红旗”法律。此外,新的法律并不禁止攻击性步枪或大型弹夹的销售,但采取一些背景检查步骤。
拜登在前往德国出席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之前说,“在华盛顿似乎无法做任何事情的这个时刻,我们正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我知道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永远不会放弃。但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稍早前的23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扩大了枪支主人的权利,首次表示美国宪法保护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携带枪支自卫的权利。拜登当时对此批评称“最高法院做出了一些可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