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麻烦大了,她成了习喉咙里的鱼刺

日本自民党10月4日进行总裁补选,前经济产业相高市早苗成为自民党新总裁,若无意外,她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被誉为“女版安倍”,安倍一直推动对中强硬立场。对此,北京呈现出严阵以待之意。而高市早苗一方面希望能与北京进行“坦诚对话”,另一方面也明确表态,反对武统台湾。现在中共和美国关系滑入谷底,如何应对高市早苗,成了习近平的最大的为难事,有人形容,高市早苗成了卡在习近平喉咙里的一根鱼刺,吞不下,也吐不出。

高市早苗对北京态度强硬 引起北京警惕的高市早苗,被视为前首相安倍晋三路线的继承人,与安倍一样亲台。

高市在国家安全、国防和移民问题上以强硬立场闻名。强调日美同盟、强化印太安全合作、对北京采取强硬立场,包括建议日台建立“准安全同盟”等,更是踩到中共的痛点,都可能使日中关系陷入低谷。 法广报道说,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消息传出后,中共官方反应虽低调,却有“严阵以待”的气味,官媒指其为右翼保守政客,中日关系或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舆论引领下,中国社交平台上负评如潮。 

安倍曾说过,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引起中方强烈反弹。而高市承袭安倍这一主张。 9月19日,在日本国会大厦召开宣布参选的记者会上,她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重申“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表示,“绝对不能以武力威胁或胁迫等方式片面改变现状,台湾是日本极重要的友人”,“不能让台湾变成第二个香港”。 

 10月1日高市投书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时进一步解释:“台海海峡的和平稳定是日本关注之事”,但她也强调:“想与中共领导人率直对话”。 面对媒体提问时,中共囯外交部发言人希望新首相对北京积极理性。发言人有意低调,先称“中方注意到有关选举结果,这是内部事务”,继而透露出中方的“核心关切”:希望日方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奉行积极理性的对中政策。把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落到实处。

高市早苗当选后,美国国务院随即表达恭贺,并重申希望与高市内阁继续密切合作。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日双边联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区”乃至全世界和平、安全与繁荣的基石,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

法新社即以“铁娘子即将领导日本”发表评论,指这位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楷模、现年64岁的政治家,政治立场属强硬派,轴心指向国家防卫和经济安全。法新社也注意到这位前经济安保大臣过去一直严厉批评中共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强化。 也有不少分析认为,高市成为首相后会在外交上奉行务实政策。

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表示,高市早苗“是今天日本政坛最重视和台湾关系的重要人物”。他希望高市首相带领日本走向强大、富裕,并开启“台日新时代。”台湾应积极寻求与日本强化军事合作。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表示,高市对台湾安全极为重视。他认为,台湾应主动把握契机,积极争取未来日本在军售与军事技术合作上的突破,高市若上任,一定会更乐意协助台湾强化防卫能量。 

高市早苗去年在党内辩论时明确表示,“一旦台湾遭北京攻击,将构成日本的危机事态”,意味日本可依宪法与美国共同防卫。这番谈话呼应安倍晋三的“台湾有事,日本有事”概念,显示她对台海安全立场明确,并认为台湾对日本的海上运输与国家安全具有关键战略意义。

陈世民认为,高市不会像岸田文雄或石破茂那样顾虑北京反应,她若认为有利于台湾安全,“就会去做”,不会畏惧中共不满。他呼吁台湾政府主动与未来高市内阁接洽,把握强化日台安全合作的契机,“这是我们不应错过的历史时刻”。 

此外,高市在外交上重视“印太战略”,她曾指出,在多边的国际情势下,日本、台湾、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印度等有共同自由民主理念的国家,会变成类似准军事同盟的关系,互相防卫才能保障安全。

有分析指出,习近平要吞下台湾,肯定无法绕过喉咙里高市早苗这根硬刺。

2、白宫和伊利诺州打起来了

根据州府及联邦官方以及法院文档,包括来自伊利诺州300名和德州400名国民兵将立即进驻芝加哥,第一阶段值勤时间为期两个月。

伊利诺州州长普立兹克5日晚间表示,他得知德州国民兵将被派往伊利诺州、俄勒冈州及其他地点,而伊州州内的300名国民兵也接到动员命令。白宫发言人证实了这项部署,但未透露各州部队确切数量。

国防部长赫塞斯于4日向伊州及德州国民兵领导发出备忘录,文档指出,部队将部署于“州内暴力示威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地点”,计划立即启动,初步部署期为60天,并可延长。类似备忘录亦提及伊利诺州国民兵的动员计划。

普立兹克表示,截至5日晚,尚无人联系他“讨论或协调”这些部署。他抨击指,从联邦特工开始,现在甚至包括动员伊利诺州国民兵,还将涉及派遣其他州军队,这些行动根本应该叫“川普的入侵”。

普立兹克呼吁德州州长艾博特“立即撤回支持并拒绝协调”,但艾博特在社交媒体X上回应称,他“完全授权”这项动员行动,“以保障联邦官员安全”。

白宫5日稍早举行记者会时,总统川普表示,部队部署是因近期芝加哥连续发生多起凶杀案,然而尽管今夏芝加哥的凶杀案数量创下60年新低。他说:“我相信政治人物正面临威胁,因为没人能说芝加哥一切安好。”

国土安全部长诺姆3日在芝加哥表示,联邦移民特工在芝加哥及周边地区多次遭到攻击,并将城市形容为“战区”。她在Fox & Friends Weekend节目中指出,抗议者“对他们大喊仇恨言语、威胁家人,甚至动手施暴,暴力事件经常发生。”

普立兹克5日反驳联邦说法,称是联邦政府的过度行动将城市变成“战区”,包括在布罗德维尤ICE设施外的抗议,以及4日在布莱顿公园发生的联邦特工开枪事件。 他指出,特工的行动主要针对有色人种,“他们应该离开芝加哥”。

他呼吁联邦若要协助打击犯罪,应允许州府与FBI、ATF及DEA等民事执法机构合作,专注于“真正的罪犯”,而非在社区中随意拘捕有色居民并检查身份。

3、美国防务或有重大转变,台湾担忧

日经新闻10月5日星期天报道,美国川普政府即将于10月公布的国家防务报告,可能预示美国防务优先事项将出现重大转变。

五角大楼已在8月底完成新战略草案,目前正于政府内部传阅。草案据称将把保卫美国本土置于优先地位,而非聚焦对抗北京和莫斯科等主要对手。这与2018年版本设定的优先次序正好相反,可能削弱美国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安全承诺。

分析员指出,自川普今年1月上台以来,美国就更加重视本土安全,增加边境经费,动用国民警卫队与海军陆战队在国内执行任务,新版的国家防务报告预计将正式确立这一转变。

不过,美国官员们尚未就亚洲防线应划在哪里达成共识,即美国愿意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而不惜代价防守的地理界限。美国安全专家说,许多现役军官及国防部和国务院官员都支持包括日本、韩国与台湾的防线布局,但包括副总统万斯在内的反干预阵营,对于是否应纳入韩国或台湾心存疑虑。

4、学习朝鲜,古巴派5000兵赴乌作战

美国总统川普政府对古巴再度出重手。《路透社》独家取得美国国务院10月2日发出的内部电报显示,华府已下令全球外交人员展开游说行动,呼吁各国不要支持联合国一项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长达数十年禁运的决议,原因是古巴正实际支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甚至有多达5000名古巴人与俄军并肩作战。

根据报道,电报指示美国外交官向各国政府揭露古巴参与俄乌战争的情资,指古巴政府正积极支持莫斯科的军事行动。这份电报寄给数十个美国驻外使团,要求他们敦促各国反对该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

自1992年以来,联合国大会每年都会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美国对古巴的禁运,并宣布禁运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这项决议每年都以压倒性多数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去年有187国支持,仅美国与以色列投下反对票;驻联合国古巴常任代表团并未回应置评。

美方官员指出,古巴总统迪亚斯—卡奈与政府正直接支援俄罗斯战事,成为继朝鲜之后第二大外籍兵力来源国,估计有5000名古巴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作战。

古巴妇女维内特爆料,她的儿子与其他几名古巴人于2023年7月底前往俄罗斯,原本被告知要从事建筑工作,但最后却成为被招募去乌克兰替俄罗斯作战的士兵。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