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四中全会习退位三种可能 张又侠选第二种

自从去年七月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政局跌宕起伏,大批高级官员和军中将领出事落马,最高权力更替的传言也是不绝于耳,甚至有关习近平本人未来的地位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随着四中全会日期的敲定,中共政局接下来的走向备受瞩目。

当前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中共高层因权斗乱作一团,四中全会本该在去年秋天召开,之所以延迟了一年,就是因为关键的人事安排无法落实和统一。现在四中全会终于要开了,却说是审议“十五五规划”。熟悉中共党文化的人都明白,审计“十五五规划”只是对外公开的议题,最重要的主题是关键岗位的人事调整。万维博主雷歌撰文分析,历届四中全会的常见主题,更多的是“党建”,包括重要的人事调整和安排。而且从逻辑上讲,要害岗位上的人,才是决定政策方向的关键。五年规划至少要管五年,决定政策的人如果定不下来,怎么确定政策方向?因此,解决中央高层的人事问题,远比审议“十五五规划”更紧要。

文章分析,接下来的四中全会会涉及至少三块人事安排,第一是落马的苗华、何卫东问题该有个交代了。第二是最近一年内,军中上将中将少将被抓一大堆,军队高级将领也亟待补充。虽然四中全会不大可能涉及具体的将领提拔,但至少该定个调,有个总体安排。第三当然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军委主席这个人、这个位置怎么定,也就是习本人怎么处置、怎么安排。习近平已被夺了军权,这已有太多证据可以佐证。四中全会上习近平的进退,可能会有三种选择:一是习完全不退。但只是表面上稳坐大位,是背后操盘的反习派为了维持党国表面年的“稳定”,让习做个“虚君”过渡到2027年的二十一大完全退出。但习没有实权,只是照剧本唱戏。这种安排的好处,是中共权力交接实现完全平稳过渡,对党国稳定执政最有利。现在因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高层权力的剧烈变动,很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导致中共统治垮台。无论习派还是反习派,在维护中共统治这一点上还是有共识,他们最怕的就是中国社会失控,引发统治危机。第二种选择是习半退。即习让出总书记和军委主席,留任国家主席至明年两会,甚至拖到2027年的二十一大再退。这当然会有比较大的社会震动和国际影响,毕竟习原来一手遮天要终身执政,现在突然交出实权,肯定发生了大事。但习身体不好是个很现实的借口,让他自己主动辞去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中央则给习一个崇高评价,你好我好,一派祥和,也可以相对平稳地过渡。三是习被一撸到底,立马全退。这种情况在习完全不配合,甚至要动用非常手段与控权的反习派鱼死网破时就可能发生。如果刺刀见红,那对习就不只是一撸到底、结束政治生命的问题了,习至少也会进秦城。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极端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从目前的情况看,最大的可能是四中全会上习半退。因为这也是目前掌控军权的军中大佬张又侠的底线。从张的角度发出,他最盼望的就是习马上下台,不给他任何翻盘的念想和机会,这样对自己及跟他一起篡权造反的军中马仔们最安全。张又侠就怕夜长梦多,拖的时间长了,甚至要过渡两年到二十一大,这中间会出什么意外谁知道?习决不是那种甘心退位的人。一旦习通过某种手段翻盘,以张又侠为首的一帮军头们肯定个个不得好死。他们可不愿意把自己搁到这么危险的处境中。因此,至少让习卸掉总书记和军委主席,无论国内国际,习的影响力就十之去九。国内习的马仔会纷纷跳船自救,划清界限。如果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都原封不动,哪怕只是表面上的,也可能给习集聚势力反扑提供空间。综上所述,习至少半退,这应该是张又侠的底线,也最有可能在四中全会出现。

文章最后写道,如果四中全会真的出现习完全不退的情况,怎么判断习是真天子还是假皇上呢?其实很简单,就看三样:人事安排、政策方向,以及宣传口径。如果落马的都是习的马仔,上来的都是反习阵营,而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都与习原来的不同,而且官媒的宣传口径也有重大变化,那习就是假皇上。反之则是真天子。距离四中全会只有不到三周,这将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

2、北京人游台湾后感叹:人家活得才叫有尊严

近日,一位北京游客发布的赴台旅游感想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这位自称“老北京爷们”的游客在视频中详述台湾见闻,直言此行“彻底颠覆了认知”,并感慨地说,“人家活得才叫有尊严”。

在视频中,该游客说,从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感受到了显着差异。机场设施的整洁程度令他惊讶。更让他意外的是,搭乘出租车时,司机主动绕道给他介绍台北夜景却“分文没多收”,这让他不禁感慨“这老脸都红了”。住宿期间的经历同样令人难忘。民宿房东每天赠送自制凤梨酥,还特意为他准备豆浆油条。当他提出支付额外费用时,房东婉拒道:“来者是客,这心意算什么。”

在与房东交流中,该游客了解房东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月收入约一万五千元人民币,但生活质量颇高。据房东介绍,“台湾看病几乎不花钱,孩子上学有补助,老了还有养老金,压力不大”。在乡村,一位七旬老农的生活状态更让他印象深刻。这位老人每月领取八千多元养老金,他说,“种地就当锻炼身体”,还主动热心为迷路游客指路。这名游客特别注意到台湾的基层设施建设。他观察到,乡村环境“比城里还整洁”,公园配备完善的无障碍坡道,“轮椅能直接推上去”。在夜市,摊贩的热情让人感动,他说,“摊主阿姨看我是外地人,硬往我碗里多加了个卤蛋,不收钱”。谈及此行收获,这位游客总结道:“人家那是真文明、真富足,最关键的是人真的活得有尊严。”他表示,这趟旅程“把我这颗被蒙了几十年的心彻底给洗干净了”,台湾的人情味“让我想起小时候北京胡同里的感觉”。

该视频在社交媒体传播后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分享了相似经历,说去年两次造访台湾,“物价亲民,饮食健康又美味;台湾同胞格外友善、热情周到,总是不忘顾及他人感受。在那里,每一天的心情都无比愉悦,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不同网友对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持有不同看法,但多数评论认为,这类民间交流展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独特价值。

3、比亚迪销量大跌 电动车行业危险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售业绩提升的同时,国内销量却下降了接近16%,比亚迪已将2025年销售目标大幅下修。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业产能过剩,引发“零公里二手车”“汽车坟场”等乱象丛生,分析师们认为,中国汽车业将重蹈房地产和光伏产业的覆辙,唯一的出路是让许多车企倒闭。

比亚迪10月1日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9月,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新能源车396,270辆,同比下滑5.88%,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该公司汽车销量首次单月同比转负。其中,国内销量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5.8%,海外销量同比却大增,显示比亚迪当前主要依靠海外销售支撑其业绩,而随着国内电动车市场价格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比亚迪也被迫调整策略。将2025年全年的销售目标下调至460万辆,最大降幅达16%。比亚迪品牌与公关总经理李云飞本周也证实了这一数字。

过去数年,比亚迪在官方补贴的推动下高速扩张。但如今,在政府补贴退场而国内同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夹击下,产能已经过剩的比亚迪依靠所谓“性价比”建立起来的优势正在丧失,比亚迪创纪录的扩张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73.6%的二手车经销商陷入亏损。此外,二手车库存压力增大。中国汽车的价格战已进入第三年,一些分析师认为,唯一的出路是让许多车企倒闭。但许多官员抗拒这种“硬手段”,因为可能导致大规模裁员和消费下滑。路透社的近日调查发现,中国车企正努力实现受政府政策而非消费者需求影响的生产目标。业内高管表示,这使得所有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几乎无法盈利。许多中国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将重演房地产和光伏产业的剧烈动荡。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