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事了!习攻台第一部队被一锅端
四中全会在即,中共军中清洗成为关注焦点,外界普遍预期,军中高层人事届时将出现重大变化,特别是如何处置何卫东、苗华等高级将领,以及中共国防部长董军是否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观察人士注意到,东部战区司令林向阳、政委刘青松、西部战区司令汪海江三名现役上将没有按惯例出席9月30日的官方烈士纪念日活动,佐证了出事传闻。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一手打造的攻台第一部队,东部战区的主将和政委、铁杆习家军已经被一锅端掉。
除了“十一”招待会,9月30日这天,江苏和四川等地都举行了“烈士纪念日”纪念仪式。据江苏官媒报道,9月30日上午,江苏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以及不具名的“东部战区领导”出席向雨花台烈士献花篮仪式。现场视频显示,活动仪式上,两名中共中将与江苏省党政高官同排站立;未见穿上将制服者出席。这表明,东部战区司令林向阳上将、政治委员刘青松上将缺席。而此前的每一年,这两人都会出席此纪念仪式。海外时评人士唐靖远分析指出,这再次证实了习近平一手打造的攻台第一部队,东部战区的主将和政委、铁杆的习家军已经被一锅端掉。
值得关注的是,东部战区司令林向阳与政治委员刘青松之前均传出被查消息。早在2024年11月底苗华出事后,外界即传出林向阳已被带走调查的消息。不过,今年3月14日在北京举行《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林向阳在座谈会上发言。随后林向阳就消失了,当时就有分析指出,林向阳不可能是习近平打落的,很可能是反习派动的刀。林向阳与苗华以及异常隐身逾半年的何卫东三人都曾在31集团军任职,均为习近平提拔的“福建系”将领。在苗华任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负责将领考核期间,林向阳获得快速提拔,不到一年半内接连晋升中将、上将,并先后出任东部战区副司令、中部战区司令、东部战区司令要职。出身空军的刘青松也在此期间被一路提报,而且早在二十大之前,刘青松与林向阳、何卫东就曾在东部战区有交集。
中共官方报道显示,中共五大战区中,除了东部战区司令林向阳上将、政治委员刘青松上将,今年西部战区司令汪海江上将也异常缺席四川省的烈士纪念日活动,此前的三年汪海江都参加了这个活动。据四川官媒报道,9月30日,四川举办纪念仪式,不具名的“西部战区有关领导”出席;现场画面显示,代表军方出席的是一名中将。汪海江曾与苗华、何卫东在兰州军区及西部战区有交集。同林向阳一样,在苗华任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负责将领考核期间,汪海江获苗华多次火速提拔。“九三”阅兵后不久,中共武警司令王春宁上将、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张林中将、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政委高大光中将、火箭军纪委书记汪志斌中将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这四名高级将领都在苗华任军委委员、政治工作部主任期间获提拔、重用。海外时评人士李燕铭分析指出,上述迹象显示四中全会前夕,苗华案与何卫东案仍在发酵。敏感时刻,林向阳、刘青松、汪海江三名上将未按惯例出席烈士纪念日活动,或佐证出事传闻。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8、9月间,中共军方内部肃清苗华“流毒”后的人事调整并未停歇。而伴随着四中全会的召开,一些悬而未决的人事问题和问题人物,也应会有个对党内外的说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何卫东。但对于如何处理何卫东,港媒认为,何卫东虽已失踪超过半年,却没有任何公开的处理,四中全会应不会涉及其问题;但联合早报认为,何卫东具有政治局委员及中央委员身分,四中全会召开时,习近平需要就他的情况向全会做交代。同时,包括苗华,王春宁等被查或动向不明的高级将领,四中全会上也应会给外界说法。此前有爆料说,苗华和何卫东都被中共定性为“团团伙伙、反党集团”。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分析指出,一旦四中全会最终确认了这项定罪的话,意味着军队还有一大批的将领要受到清洗。军队高级将领的这场大清洗还将持续下去,清洗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有分析认为,四中全会如果在军队高层补进新的文职人员,尤其是占据何卫东的军委副主席位置,才有可能真的是习近平是被迫退位,让权给接班人的信号。不过,蔡慎坤坦言,从现在的迹象来看,习近平并没有打算让出权力。甚至是之前传闻的可能是要有一个内定的接班人,估计都不会出现。
2、今年中秋,月饼销量骤降45%
中秋佳节本是月饼销售的旺季,却在2025年迎来“寒冬”。相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前夕,中国月饼销售额同比骤降超45%。从高端礼盒到街边小摊,普遍滞销,背后有多种原因。
市场研究平台“中国报告厅”国庆前披露数据,今年前8个月全国月饼销售额达426亿元,但中秋前夕销售额同比下降45.17%。从网友在网上发布的视频看到,今年中秋节前夕,卖月饼的商店里面,各类月饼琳琅满目,但店内顾客却寥寥无几,生意惨淡。电商平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消费者已将月饼视为“日常零食”,而非仅限中秋节的礼品,这导致传统节前销售高峰被稀释。
虽然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但网友分析认为中秋月饼滞销,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中国经济不景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商务送礼几乎“全军覆没”。普通百姓消费力不足,对性价比要求增加。两方面叠加也造成销售额度下滑。最新数据显示,曾经风靡一时的500元以上高价礼盒,占比从2023年的7.2%骤降至2025年的1.8%,几乎退出市场。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120--180元的中端价位产品,但这也不是众多百姓可以随意消费的食品。有网友发视频表示,每个礼盒中,月饼1到2斤,成本不过60元,包装费远比食品本身贵,消费者个人食用一般不会选择这类商品。网友“君爸谈”发视频说,超市的月饼,便宜的也要一百多块,贵一点的两三百,随便买几盒就花去大半个月工资。他不禁感叹,“到底是中秋节还是中秋劫?”
此外,食品安全频频出问题,也让民众却步。网友发视频表示,月饼里放了各类添加剂,除了延长保质期之外,还为了增加月饼的口感。而人体如果长期摄入添加剂,对身体健康是有害无益。一位网友在X帖文中说,中国月饼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砒霜、致癌物质和黑幕,建议中秋节拒买月饼。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人们购买月饼的愿望已经极大地减弱,拒绝购买月饼成为人们无奈的被动选择。一位网友坦言,“今年月饼要崩盘了,无论你卖什么概念都没人买。”
3、“十一”高速公路 车龙望不到头
十一长假开始后,“第一批堵车人堵成鸳鸯锅”话题冲上热搜。假期扎堆出行,堵车已经成为常态。杭州一家人开了18个小时的车,才到安徽亳州。有网友表示,其实每年十一都是一样大堵车,总有人觉得自己能有办法躲过堵车,结果证明还是自己太天真。
今年十一,不少人提前出行,车潮自9月30日起大量涌入高速公路,导致大塞车。高空俯瞰的图片可见密集车流,因道路两侧一边是白色车头灯,另一边是无穷无尽的红色尾灯,这一画面被网民戏称为“鸳鸯锅”。杭州人李女士一家六口打算长假去安徽亳州旅游,9月30日晚上6时15分从余杭上高速,第二天中午12时20分他们终于在涡阳东下了高速 。李女士说,两个孩子一路上从兴奋到疲惫再到“情绪炸裂”,开了15个小时,一家人才看到“合肥”的标志。从杭州到亳州,平日正常车程6.5小时,可这次实际开了18小时。李女士印象深刻的是,虽然一家人吃喝都能在沿途的服务区解决,但是半夜路上太堵了,连一些服务区都堵车,索性关闭了入口。另有杭州市民小杨和朋友假期打算自驾去青海西宁。9月30日下午2时从武林门附近出发,10月1日凌晨4时,开了14个小时才到合肥。
今年十一,深圳的车主刘先生担心遇到塞车,提前9月30日下午3时左右从深圳龙岗出发往湖南郴州的仰天湖景区,没想到平时只需五六个小时的路程,这一趟却开了12个多小时,一直到1日凌晨3时多才到达。刘先生表示,用随身携带的无人机航拍路况。现场画面显示,塞车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官方预测,十一假期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或达23.6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预计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近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