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对华征收34%重磅税率 川习会告吹
全球瞩目下,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在白宫正式公布了对等关税计划,川普宣布将以国家为单位课征对等关税,其他国家对美国课征多少税,美国将回敬约一半的“折扣”关税,以重振美国工业。其中,对中国征收34%的重磅税率,川普还点名北京,批评中共大大利用了美国。
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期待已久的“解放日”计划终于在白宫玫瑰园活动中公布。美国政府公布了两步关税方案,川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政府认为最严重的违法者征收额外关税。川普表示,这些额外的税率是根据关税和川普长期以来一直的非关税壁垒计算的。川普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张图表,上面列出了他计划的额外关税,其中中国将被征收34%的关税、欧盟将被征收20%的关税、台湾为32%。另外,对英国和巴西征税10%,日本、韩国、印度分别是24%、25%和26%,对越南和柬埔寨产品的关税分别高达46%和49%。但到目前为止,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不被加征对等关税。川普表示,关税计算实际上只是他的团队发现的行为的一半,本可以更高。
在宣布大幅提高40多个国家的关税时,川普表示,他对所有贸易伙伴没有恶意,但美国必须停止数十年来的不平等待遇。他以中国为例,表示“我非常尊重中国,但中共却大大利用了我们……我说,嘿,如果你们能逃脱惩罚,那走着瞧。”川普似乎暗示,将对中国商品祭出难以逃脱的高关税。4月2日,川普还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堵住从中国免税运送低价值包裹的贸易漏洞,即所谓的“de minimis”(小包裹免税)。根据白宫提供的一份情况说明书,美国将从5月2日凌晨开始,终止对从中国和香港进口小包裹的免税待遇。
白宫官员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而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根据白宫情况说明书,一些重大豁免如下:已经受到232关税影响的钢铁、铝和汽车将不再受到新公布的对等关税影响。很快会受到232关税影响的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产品也将获得豁免,美国没有的黄金和能源也将获得豁免。川普还向外国领导人喊话说:“如果你们希望自己的关税税率为零,那么你们就在美国生产产品,因为如果你们在美国建厂、生产产品,就不会有关税。”最近几天,一些美国贸易伙伴宣布将降低自己的关税,希望获得川普政府的关税豁免。白宫高级政府官员淡化了其他国家通过谈判降低关税的可能性,强调美国的对外贸易局势处于国家紧急状况,即使一些国家最后真获得了豁免,也没有谁能够避免10%的基准关税。
此外,川普还表示,将致力于让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法案,“我们不会削减社会福利、红蓝卡或白卡福利。”共和党人正试图通过一项减税延期法案,该法案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减少约4.5万亿美元的联邦收入,同时削减约2万亿美元的支出。随后,川普还证实,针对进口美国的汽车和卡车的25%关税,将于4月3日凌晨如期生效,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将于5月3日开始。
在川普宣布新关税措施的前夕,中共官媒发声,强调美国农民和科技公司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受益者,显然是为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另据彭博资讯报道,北京当局近期进一步收紧国内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管控,或许是为北京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增加谈判筹码。报道指出,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暂停受理企业向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备案和核准。地方发改委过去一、两周已经陆续收到相关通知,目前尚不清楚这项措施出台的目的和持续的时间。此外,川普表示愿意与习近平展开会晤,但两国安排迟迟未宣布。《纽约时报》最新披露,北京对两国领导人峰会持谨慎态度,中共官员不愿安排峰会,除非双方提前商定细节,包括两国之间将在川普任期内持续有效的协议。报道指出,中共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在川普咄咄逼人的贸易和外交政策背景下,中美关系的任何全面重启之前,必须先举行两国领导人会晤。但事实证明,安排一次会议既缓慢又困难。北京方面在过去一周发出的信号是:对川普在关税、格陵兰、乌克兰和其他问题上的快速行动感到震惊,对安排川习峰会持谨慎态度。
2、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随着贸易冲突加剧、薪资上升等因素,中国现在面临劳力密集型制造业快速流失的问题,许多制鞋、成衣、家居设备、包包、玩具等工厂已经纷纷转移到越南和印尼等国家,年纪较大、技术水准较低的劳动者将面临大面积失业,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金融时报》报道,自从2000年代初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先进制造业国家陆续面临“中国冲击”──中国运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和高度集中的供应链,使先进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将中国变成世界工厂。现在“游戏结束了”,中国自身也面临技术门槛低的制造业大幅流失的问题。常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和河南大学的学者分析2011年至2019年12个劳力密集型制造业,结果发现,这九年间,平均就业人数缩减了约14%,即减少了近400万个职位。其中,纺织业的工作减少了40%。《金融时报》进一步分析上述产业从2019年至2023年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接下来的五年,就业机会又再减少了340万个。
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戈登‧韩森的研究,2013年,中国在包括家居设备、家具、箱包、玩具等10种劳动密集产品的全球出口市占率一度达到39.3% 的高峰。然而到2018年,因为美国关税的影响,这个数字已经降到31.6% ,此后一路走低。即使是需要先进技术的产品制造业,也开始离开中国。在美中关系紧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和外资企业都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将iPhone、半导体芯片、汽车零件等生产转移到东南亚或印度等国家。
西方国家的经验是,从以制造业为主,转而发展服务业,转型成为消费驱动型经济。然而,出于极端政权的特性,中共当局想要控制一切,在经济层面也要“坚持党的领导”,走所谓“中国特色”发展路线,忽视经济结构转型的市场规律。习近平已明确表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将资源投入电动车、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不去发展消费驱动型经济,拒绝与民共享经济成长的成果。然而,先进制造业的民间需求有限,供给远大于需求,资源错置的结果就是经济不景气,这个后果正在渐渐浮现。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等3人提出解释国家繁荣与贫穷的重要概念。据他们的研究,全球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所以差距巨大,背后是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差异,他们把国家制度分为“包容性制度”和“攫取性制度”,包容型政经制度是实现长期经济成长的关键,而当今中国就是“在攫取型制度下增长”的典型案例,这种政经制度无法带来长时间持续的经济增长。早在2014年,阿西莫格鲁就直接预言了中国经济无可避免的衰退。
3、俄军在红军城全线崩溃 普京孤注一掷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至今已超过三年,双方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军事资源,战局依然焦灼。近日,乌军表现优秀,不但使俄军在红军城全线崩溃,还在其他战场痛击敌人。
4月2日消息,乌克兰第 46 空中机动旅的战斗机摧毁库拉霍夫科斯蒂安丁诺波尔 (Kostyantynopil)以北安德烈夫卡村及其附近的俄罗斯阵地和人员。相关影片显示,乌军向俄军战壕投掷炸弹,使其阵地发生猛烈爆炸。乌军无人机也发动精准打击,无论是在地面上行动的俄军还是躲在战壕的俄军都被其歼灭。乌军在红军城发动了一系列战术反攻,俄军本耗费 16 个月并牺牲十万人才拿下的红军城部分外围,如今也被乌军夺回。同时,2万多乌军也进入别尔哥罗德,火控面积已达200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普京也丝毫没有停战的意思。近期有中国军事专家爆料称,俄罗斯将于4月再次启动扩军程序,预计将通过义务征兵的方式,扩充16万名士兵。“大观国研”发文指出,此次征兵将成为俄罗斯自 2011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征兵计划。同时,部分符合征兵条件的俄罗斯男性青年则通过各种灰色地带逃避兵役。俄罗斯已经成为一架“战争机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运转,目前看不到俄罗斯持续备战的终点,也看不出俄罗斯停止备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