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克强十万人大会自揭家底 有些话官媒根本不敢报
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危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在与10万人召开的紧急经济会议上透露,已有多个省份要求批准紧急发债,以渡过难关,但中央也没有多余的钱,只剩下一笔救急款,李克强坦言,“所以我这里也给大家报个底账,除非再有特大的自然灾害,还有一笔总预备费,其他的钱就靠你们地方。”有分析指出,李克强的讲话内容,远比中共官方的报道更能反映出目前经济的严峻状况。多家媒体纷纷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披露了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讲了而官媒没有报道的信息。
综合报道,李克强当天在会上坦承,3到4月以来,中国经济指标明显走低,比2020年爆发疫情时的冲击还大,经济恶劣已严重冲击了中央财政收入,4月份全中国财政收入从口径下降5.9%,地方财政收入下降更快,下降6.6%。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仅陝西、福建、上海和内蒙古4省市财政收支有盈馀,其它省份都是赤字。
彭博社的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总结了李克强会议的一些关键点,而中共官媒的报道根本没有或少有提及。李克强承认,失业率的飙升将带来严重后果,4月份达到接近创纪录的6.1%,4月份企业清算同比飙升超过23%。他警告各级地方政府,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必须为正,失业率必须下降。中共官方此前提及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已达到18.2%的历史高位。但是,这个失业率数据也一直遭到外界的质疑,原因之一在于,这个数据并没有把农民工的失业率计算在内。对于地方财政,李克强会上向地方政府表示,经济需要恢复,才能够创造收入。关于通货膨胀,李克强则强调,需要确保粮食产量不低于去年的水平,这是控制通膨的关键。他警告说,如果地方官员不能稳定粮食生产,将被追究责任。李克强还告诉官员们,要保持煤矿的运营,无论经济状况如何,能源都会出现短缺。他还补充说,断电的情况不能发生。有分析指出,李克强的这些讲话强化了经济学家们的预测,那就是中共政府今年5.5%左右的成长目标越来越遥不可及。
法广的报道援引专家分析指出,事件究竟是李克强要就习近平的美好预测作出纠正和补救,抑或是曝露党内斗争,可以是见仁见智,但习近平的错误经济政策已引起中共党内不少人士不满,故此李克强的十万人视频会议,反映了党内两条路线互相倾轧,而李克强更第一次半公开地批评“清零”政策。还有分析指出,二十大临近,习近平绝不会在人事上作出退让或有秉松动,必然是“牢牢掌握”;即使是经济政策,也只会是微调,即现时的放宽只是策略性调整,不是政策性改变,甚至可能只是权宜之计,而李克强的举动,必然是得到习近平的首肯或至少知悉,由李操刀去总动员挽救经济,成功解决,则功劳在习;反之则由李克强背锅。
2、中共偷梁换柱 联合国人权高专打脸北京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的办公室25日第一时间澄清了巴切莱特在访问中国期间的有关讲话,指出巴切莱特的言论被中共官方媒体错误引用或错误形容。
中央社报道,联合国针对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进行的视讯会谈,罕见发声明“澄清”,打脸中共官媒曲解巴切莱特的发言。巴切莱特办公室发言人25日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新闻稿中说:“为回应广泛报道有关巴切莱特高级专员的言论,在此附上连结,可查看她与习近平面谈时的真正开场白。”
据报道,当天稍早举行视讯通话后不久,官媒央视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两人会谈文字稿,称巴切莱特曾告诉习近平,她钦佩共“在消除贫困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然而联合国公布的文字稿显示,巴切莱特在开场谈话中强调,人权必须是“发展、和平与安全”的核心,而中共在多边机构中可以就不平等等议题发挥关键作用。引文中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被解释为赞扬中共人权成就的内容。报道指出,巴切莱特的中国之行受到批评,因未能确保她能够不受限制地进入偏远的新疆地区。数名要求匿名的人士此前披露,美国驻中国大使勃恩斯(Nicholas Burns)告诉巴切莱特,他对北京试图操纵这次访问“深感关切”。据报道,巴切莱特当地时间25日还在广州大学向师生们发表了演讲。当地时间26日,巴切莱特已启程继续前往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
就在巴切莱特访华期间,西方媒体公布了最新的“新疆警方文件”,有分析指出,如果联合国高级专员真的对大量指向残暴罪行的证据对中共当局提出质疑,那么这次访问仍然有价值。截至目前,中共官媒对此次访问的描述与所记录的事实之间的鸿沟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
3、中美又谈崩了?留给200多家中企的时间不多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位官员24日最新表示,美中两国针对美国证券市场的上市中国公司的审计问题试图达成协议时依然存在重大分歧,但双方解决这个纠缠已久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事务部主任费舍尔女士24日公开表示,尽管美国和中共的监管机构正在就签署审计协议举行建设性的磋商,并取得进展,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时间所剩无几,因为现在距离美国对上市中国公司作出是否遵守相关法律的最后期限只有几个月时间。
长期以来,北京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依法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材料进行现场查阅,引发美国多方面的强烈不满,也强化了国会要求美国证交会执法的决心。为此,美国国会2020年制定了《外国公司问责法》,规定证交会可以将连续三年不遵守美国审计标准的外国公司从美国证券市场上除名。目前,被美国证交会列为预定摘牌名单的上市中国公司多达120多家,包括阿里巴巴、微博和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报道指出,费舍尔表示,即使美中两国现在就达成协议,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仍需要时间派人员到中国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材料进行现场查阅,并在今年11月前完成调查,以便在年底前的截至时间前决定相关中国公司是否满足了审计要求。费舍尔坦言,从目前的事态发展来看,几乎200家中国公司看来有最早在2023年被正式摘牌的风险。费舍尔建议,为了避免大批中国公司被摘牌,中共当局可以选择让那些他们认为会带来国家安全风险的公司主动退出美国市场,并指示其余的公司遵守美国的证券审计法规,以保住这些公司的上市资格。费舍尔强调,这项决定当然需要中共当局作出。
4、粮食不够吃?北京砸巨资全球搜刮粮食
种种迹象显示,全球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一位粮食安全专家预测,全球只剩下大约10周的小麦供应储备,据最新报道,中共当局正持续花巨资在全球搜刮粮食,4月份中国稻米进口量暴增28.7%,玉米年增近2成,大豆增幅为8.5%,总计今年前4个月共砸了1642亿元购买粮食,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21.5%。
日本经济新闻此前的一份统计揭示,中国以不到20%的世界人口,却大量囤积了超过全球1半的玉米、白米等主要粮食。今年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加速了粮食危机,中共当局持续在全球大举搜刮粮食。
据日经报道,中共多年来在海外屯田,粮食进口量也大幅成长。据中共海关总署统计,去年全年粮食进口量达1.6454亿吨,光是玉米就进口了2800万吨,超过了乌克兰1年的出口总量,连续2年进口增幅都超过100%。稻米、小麦进口量也很可观,年增幅分别达到了68.7%、16.6%。
今年随着全球局势动荡,粮价狂飙,中共当局依旧在全球抢粮。今年4月粮食进口量达1360万吨,前四月一共进口5061万吨,在全球小麦供应因战争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进口粮食总量和去年基本持平。此外,若以主粮观察,稻米进口量呈现暴增态势,玉米的进口量也增长了近两成。大豆4月进口808万吨,创下历史纪录,贸易商估计,在今年8月前,中国每月大豆进口量将维持在700到8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