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磅!2年内,美国不再需要中国
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在韩国会晤,双方达成多项经贸共识,其中一大焦点是北京推迟一年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也就是说,最长一年后,川普还要面对中共的稀土勒索。不过,就连中共专家也认为,北京掌控稀土是一张王牌,但这张牌不会永远有效。就在川习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0月31日表示,北京失算,进一步紧缩稀土出口管制更犯下严重错误。2年内,美国就可以确保稀土的替代供应源。也就是说,最迟在两年后,在稀土供应方面美国就不再需要中国。
贝森特是在韩国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期间接受专访时做出上述表态的。贝森特指出,北京无法持续将关键矿物当胁迫工具利用,原因包括美方有足以抵销冲击的手段。中共的作为已让所有人警醒,而北京在稀土领域对美国的影响力,估计最多只能持续12到24个月。川习会前,北京突然祭出大规模稀土出口管制。贝森特透露,国际市场对中共新出口管制措施的强烈反应,已经让习近平感到不安。不过,当川普和习近平面对面坐下来谈,很明显,习近平显然希望找到可与川普合作的领域。美国在军事、经济、金融、科技和创新领域享有全球优势;川普正巩固和扩张美国实力,而“中国人知道这一点”。贝森特还表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今年以来已下降25%,而中国制造业活动已连续7个月萎缩,因此北京或许会自己做出该作的决定。
同一天,美国能源部长也表示,七大工业国集团将运用“非市场”策略来削弱中共在稀土生产的主导地位,并称此为“战略上的必要之举”。本周,多伦多举行的G7能源部长会议正致力协调行动,以将高科技产品所需关键材料的供应链多元化。美国能源部长莱特表示:“坦白说,中共就是利用非市场手段,把其他国家排挤出这类产品制造领域,借此取得战略优势。现在大家都看清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自身能力,能够开采、加工、提炼并制造稀土元素相关产品。我们必须介入,运用一些非市场的力量。”不过,莱特没有具体说明川普政府会采取哪类“非市场”做法。虽然川普的关税政策导致G7内部关系紧张,但莱特表示,有关多元化稀土供应链的必要性,各国之间并无分歧。本次会议东道主的加拿大能源部长霍奇逊也表示,G7正计划启动一项新联盟,以重塑全球稀土等关键矿物的供应格局。
随着川普再次重返白宫后,美中贸易战再燃战火,面对中共稀土威胁和勒索,美国已经在采矿、加工和零部件制造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回流和盟友外包。新供应链的发展需要时间,因此川普正加紧完成与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协议,目的就在在开采和加工领域打破世界对中共关键矿产的依赖。就在川普与习近平会见前,川普刚在东京会见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签署的《美日关键矿物与稀土供应保障框架》,该框架明确指出,关键矿物和稀土对于先进技术的生产至关重要,两国将通过经济政策工具与协调投资,强化关键矿物与稀土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两国还计划在六个月内采取措施,为选定的项目提供财政支持,并确保最终产品除了供应美国和日本买家外,也将交付给“志同道合的国家”。
另一方面,北京认为“稀土”能成为与西方民主国家掌控半导体供应链同等级的地缘政治武器,但这个想法显然是严重误判。原因在于,矿物加工并不是火箭科学。它也不是那种需要极紫外光光刻机才能实现的3纳米芯片设计,这些才是真正的“登月级”创新。几乎所有常见的矿物提炼过程都使用相同的基本程序:研磨、焙烧、浸出、分离,而这些加工场的工程专业主要著重在如何降低成本与安全风险,而非解决物理或化学上的根本难题。中国虽在稀土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确实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但在这个产业中,这种优势微乎其微,而且很容易被追上。尽管有人认为,在重视环保的民主国家,处理稀土伴生的低放射性钍与铀废料是一大难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加州MP Materials与伊路卡资源公司皆计划在矿场内部处理尾矿,采用防止地下水渗入与粉尘外泄的设施。类似的废料其实在磷肥产业中也相当常见。这些设施,以及其他正在寻求数亿美元优惠贷款的项目,合起来已足以满足全球的稀土需求。即使中共当局动用“核选项”,全面禁止出口,也不会让世界陷入缺料危机。
中国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但它之所以能成为主导供应国,是因为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廉价、最稳定的长期来源。而近月来的地缘政治叫嚣,似乎已经永久摧毁了北京的声誉。如今,数十家竞争对手的矿业与加工企业正积极崛起,准备取而代之。只要民主国家不要忘记此刻的教训,北京终将后悔——因为他们错估了自己能凭一堆泥土挟持全世界。
2、争端升级 荷兰安世对中国芯片厂暂停供货
10月31日传出消息,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已暂停对其中国组装厂供应晶圆。安世表示,此举是因其母公司闻泰科技控制下的子公司未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款。
安世临时首席执行官蒂尔格10月29日在致客户的信函中指出,该公司已于10月26日对其位于广东东莞的工厂实施暂停供货。此举被视为荷兰政府与安世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之间的争端进一步升级的标志。安世在荷兰和德国生产大量芯片,其中约70%在东莞进行封装测试,并主要供应给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的分销商。这场争端造成的供应中断已经对欧洲产生了影响,一家主要供应商正在减少大众汽车集团和宝马集团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产量。
安世与中国子公司的争议,源于荷兰政府在9月30日接管了该企业,使安世脱离了闻泰科技的控制。阿姆斯特丹法院随后罢免了安世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务,原因是担忧其技术可能被闻泰挪用,并威胁到关键组件的供应。50岁的张学政同时也是闻泰科技创始人及执行长。据荷兰媒体透露,张学政曾计划将位于英国和德国的安世欧洲晶圆生产转移至闻泰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试图将欧洲技术核心转移至中国。
荷兰政府一位发言人表示,晶圆断供之举是企业层面的决定,而国家干预“关乎生产能力的维护,并不针对公司的日常运营”。该发言人表示,荷兰正在与欧洲各国政府、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共当局进行讨论,努力达成建设性解决方案。目前,一些安世产品的价格在两周内已上涨超过十倍。安世已经表示,断供决定不代表退出中国市场,公司仍致力于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并正在研发替代解决方案以确保对客户的供应得以维持。
3、亿万富翁纷纷斥巨资 阻击他当选纽约市长
美国一些亿万富翁正纷纷投入巨资,以阻止纽约民主党市长候选人马姆达尼当选,因为是这名民主党激进左派计划推行的激进政策让富豪们深感担忧。
纽约市民将于下周二11月4日投票选举他们的下一任市长。为阻止马姆达尼当选,多位知名亿万富翁在6月份初选结果出炉以后继续向外部竞选团体注入资金,在反对马姆达尼的同时,提升其主要竞争对手、前州长库默的支持率。最新民调显示,马姆达尼仍领先于库默和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
据报道,马姆达尼试图向商界伸出橄榄枝,但纽约市的许多商业巨头仍然选择支持库默,并公开反对马姆达尼的多项激进政策。选举文件显示,在纽约市长选举中,支持库默、反对马姆达尼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总共已经筹集了4000多万美元,其中至少数百万美元来自知名亿万富翁和家族财团。就在本周三距离纽约市长选举不足一周的最后关头,亿万富翁、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又捐赠了150万美元。这标志着他为库默竞选所花费的资金总额已达到950万美元,成为库默此次竞选活动中迄今为止最大的金主。这些巨额捐赠突显了纽约许多富翁和全美保守派都在担心马姆达尼胜选。马姆达尼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者,其政纲包括冻结房租、提供免费公交和全民免费托儿服务,以及由政府来经营杂货店。为了给这些计划提供资金,他提议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纽约人加征2%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