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重磅:川普要采取这个行动
5月16日周五,美国彭博社当地时间最新报道称,美国总统川普表示,他愿意前往中国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进行会谈。
周五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想在出访期间拜访习近平时,川普回答道:“我当然愿意。”
这位正处于第二任期的美国总统曾多次表达与中共领导人对话的渴望。本周早些时候,川普预测,在双方副手就贸易战达成暂时休战协议后,两人可能会进行电话交谈。
根据这项为期90天的协议,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降至10%。
彭博社指出,尽管川普表现出渴望与北京领导人接触,但他将自己刚刚结束的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的访问描述为旨在将这些国家排除在北京的势力范围之外。
川普在谈到这三个阿拉伯国家时说道:“他们原本要去朝拜中共,而中国将成为他们的母国,但这一定不会发生。”
他还补充说,这些国家“对我们非常重要,必须留在我们的阵营里”。
川普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可能会与习近平就美中贸易协议的最终细节进行直接沟通。
川普并说,华盛顿已制定与北京达成一项“非常、非常强有力”贸易协议的蓝图,该协议将使北京方面向美国企业“开放”市场。
川普在福克斯新闻当地时间5月13日周二播出的访问中声称,他可以和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对一沟通,以敲定中美贸易谈判的最终细节。
川普说:“我认为我可以办得到,但我不确定是否有此必要。”
2、形势突变!北京定下这条死线
中美对立,国际形势严峻,香港政府迎合北京的维稳意图,火速为基本法23条立法订立附属法例,包括国安案件移交中国大陆处理的执行细节,并在48小时内实施。南华早报17日说,北京设定5月中旬前为港府实施附属法例的死线,部分原因是预计中美贸易战可能会缓和。
香港23条立法于2024年3月实施,一年后港府突然提出订立附属法例并在两天内实施,引发外界揣测背后原因。
附属法例内容包括将北京驻香港国安公署等履职场所列为禁地,以及制订有关国安公署履行职责的具体细节,包括如果有国安案件需移交中国大陆处理的执行细节。
香港南华早报17日报道,北京计划就基本法23条立法订立附属法例已经几个月,将5月中旬之前设定为港府实施附属法例的死线,部分原因是预计美中贸易战可能会缓和。
美中经贸高层会谈于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举行,双方12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暂缓加征关税,为期90天。
12日当天,港府突然公布建议就基本法23条立法订立附属法例,13日在宪报刊登附属法例,法例立即生效,之后才由立法会审议。立法会15日召开特别会议,仅花5个多小时就完成审议附属法例。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北京要求港府在本周末之前快速通过立法,认为这是最佳时机,因为全球的新闻聚焦在贸易战休兵,华盛顿不太可能在这段期间对香港采取新的报复措施。
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北京除了考虑地缘政治因素,还考虑了“其他与香港相关的因素”,以确定立法的最佳时机,但没有具体说明什么因素。
综合明报及香港01等港媒近日报道,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曾表示,国际形势风云色变,如美国中情局早前公开宣布大量招揽在中国的叛国者,反映国安风险非常严峻、突如其来,必须尽快立法。
邓炳强又说,北京12日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提到,有域外势力加大插手中国事务,企图透过所谓“香港问题”,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等。香港必须致力防范、抵御敌对势力,及早完善维护国家安全机制。
附属法例其中一个重点,是当国安公署按香港国安法第55条对案件行使管辖权时,禁止任何人披露任何与调查有关的资料。港府任何部门、机关等须按公署要求,依法及时提供一切所需的协助及配合等。
香港国安法第55条规定,若案件涉及外国或境外势力介入的复杂情况、香港管辖有困难等3种情况,可由国安公署行使管辖权,也就是整个审讯会在中国大陆法院指定的法院处理。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案曾被视为可能会被移交中国大陆处理。近日香港长和集团出售海外港口一事,香港大公报引述专家表示,港府可以引用国安法审查交易是否“配合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
明报引述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表示,订立附属法例并非针对现有案件,黎智英案已差不多审结,长和交易也毋须以本港法律应对。他相信此时立法,是回应北京一直要求完善国安法律及美国总统川普上台后加强遏制中国。
3、中共对美债采取行动了
中共今年首度减持美债,3月持仓规模降为7,654亿美元,从全球第二降为全球第三,低于日本、英国。
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日本、英国增持美债,而中共则减持。中共国从第二大美债持有国降为第三,英国则升为第二。
根据报告,日本3月增持美债49亿美元,持仓规模达11,308亿美元,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中共今年首度减持美债,3月减持189亿美元,持有美债降为7,654亿美元。
英国今年3月增持美债290亿美元,从美债第三大持有国升为第二。
从2022年4月起,中共的美债持仓规模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整体呈现减持趋势。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持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573亿美元。
2025年1月,中共增持美债18亿美元,2月增持235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报告还显示,该国3月所有海外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的净流入总额为2,543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资金净流入达2,592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出囗为49亿美元。
自2018年第一轮美中贸易战开始,中共一直炒作“用抛售美债报复川普”,但一直不见动作。《华尔街日报》近日引述一名北京顾问的消息透露,虽然北京准备与美国“长期斗争”,但其底线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危及中共体制的重大危机,而中共大举抛售美债,将导致美债价格暴跌,肯定会引发中国国内的金融危机。
在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4月初美国国债市场价格也出现暴跌。 由于美国国债一直被视为是“安全资产”,因此其在市场动荡期遭到抛售、价格下跌被认为是非常特殊的情况。美国财政部方面还宣布,将会在6月公布截止4月底时美国国债的持有量数据。
4、以色列发起强攻 哈马斯彻底怂了
以色列军队周六宣布扩大攻势,“以击败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哈马斯周六下午宣布无条件同意开始新的谈判。
据法新社报道,在对这片满目疮痍、饥肠辘辘的领土进行了数天致命炮击后,据加沙紧急部门称,周六上午以军的轰炸造成 10 人死亡。
据以色列军方周六表示,正在进行大规模进行打击,并调动军队,为扩大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和夺取部分地区“作战控制权”做准备,包括增派装甲部队沿边境增援。以军还说,这是他们为击败哈马斯,并解救人质而采取第一阶段行动的一部分。
以色列国防官员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此次行动要等到唐纳德·川普访问中东之后才会启动。
路透社引述加沙卫生官员称,周五至周六夜间,以色列的空袭在加沙造成至少 58人死亡。加沙卫生官员并说,自周四以来,加沙已有 300 多名居民在以色列的袭击中丧生。
据法新社多哈5月17日电: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周六表示,旨在结束加沙战争的新一轮与以色列的间接谈判已在多哈开始,“不设任何先决条件”。
哈马斯高官塔赫尔 阿尔-努努说:“这一轮谈判已经开始,双方都不带任何先决条件,谈判对讨论所有问题持开放态度。”他补充说,“哈马斯将就所有问题,特别是战争结束、以色列撤军和交换战俘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法新社说,尽管国际社会对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处理冲突的方式和正在发生的人道灾难的批评越来越多,但内塔尼亚胡总理周一警告说,军队很快将"大举"进入加沙,以"完成行动并击败哈马斯"。哈马斯于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引发了加沙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