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第一夫人现场发飙 习当场脸绿了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刚刚缓和,北京马上举办与多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高规格会议,习近平5月13日在发言中鼓吹冷战时期巴拿马运河有关的所谓中拉“反美”历史。这次会议期间还出现了罕见的一幕,在巴西总统卢拉与习近平的一次官方晚宴中,巴西第一夫人达席尔瓦、中文名姜嘉现场的一句话引发意外。据报道,姜嘉在谈话中突然向习近平提到了TikTok有害影响,这让习近平尴尬不已、当场变脸。有分析指出,北京对拉美动作频频,将进一步激发美国加速围剿中共。

据悉,姜嘉在北京的一次官方晚宴上向习近平提出了TikTok可能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的有害影响,这是巴西第一夫人对TikTok的继续讨伐,这种讨伐过去引发过争议。5月14日在北京之行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卢拉不得不出面就当时的情况做解释,卢拉说:“我现场问习近平是否可以派一个他信任的人到巴西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讨论数字问题、尤其是TikTok。然后,姜嘉要求发言,并解释了巴西正在发生的事情,特别是有关妇女和儿童的问题”。据《圣保罗页报》证实,姜嘉的发言立刻引起了中方的不悦。卢拉表示:“如果这位部长感到烦扰,他应该来找我,要求离开会议”。但卢拉没有说明他指的是哪一方。卢拉称,习近平现场回应,巴西有权监管其社交媒体平台。这位巴西总统谈到:“我们不能允许社交媒体继续犯下它们所做的荒唐事,而我们却缺乏监管他们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卢拉对泄露的谈话内容表示恼火,“有人竟敢分享发生在晚宴上的谈话,而且是非常私人和机密的谈话”。北京方面则没有对谈话内容发表评论。

在卢拉和巴西司法系统努力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传播之际,巴西已着手加强社交媒体监管。此举引发了保守派和一些社交媒体平台的强烈反对,而身为第一夫人的姜嘉则频频身处风暴中心。去年11月,在里约热内卢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夕,姜嘉一边谈论打击虚假新闻的必要性,一边咒骂社交平平台X平台的所有者、亿万富翁马斯克,这次在北京,姜嘉也没给习近平面子。卢拉此次访华是为了与习近平当局达成新的贸易和投资协议,他对此次谈话信息泄露事件表示沮丧,同时也为妻子在晚宴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权利辩护。卢拉说,“我妻子要求发言,因为她不是二等公民,她比我更了解数字网络”。

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约30个拉美国家出席,这次会议的背景是前一天中美刚刚宣布暂时调降关税。习近平在会议开幕式讲话中,重提中共20世纪60年代支持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及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封锁的联合国决议的所谓中拉携手“反美”历史,并声称“要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海外时评人士李林一分析指出,巴拿马当年的反美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中共现在有点疯狂了,和美国的贸易战稍有松劲,就公开鼓动拉美国家和美国对着干,等于鼓吹“新冷战”。

在这次中拉论坛上,尽管习近平宣布提供660亿元贷款额度,以扩大中共在拉美的影响,但巴西总统卢拉明确表示该地区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大国。卢拉说,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拉美的命运不依赖于任何人,无论是习近平还是美国,抑或欧盟。卢拉还表示,拉美地区“不想重演历史,开始一场新的冷战”。川普上任后一直誓言要拿回当年送给巴拿马运营的运河控制权。而随着中美在巴拿马运河地区的博弈日益激烈,习近平当局近期加大了对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出售巴拿马港口给美国贝莱德集团旗下财团计划的审查力度。海外时评人士王赫分析指出,中共现在要给美国找乱子,因为几十年来对整个拉丁美洲进行了长期渗透,其势力已非常强大了,所以中共试图以此要挟美国,借此换取美国在关税谈判方面相应的让步。不过中共还不敢像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那样,在拉美再制造一个“古巴导弹危机”。习近平当局现在对拉美的动作,会更加刺激川普政府,通过对等关税政策的谈判加快建立一个全球围剿中共的关税同盟,所以中共这些做法其实是适得其反。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龚祥生则表示,目前关税战只是暂停,中美在世界格局的权力博弈持续,美国当然不会放弃自家后院的拉美,但在战略布局上,可能是贸易优先,稍后才能进行反击。

2、啥情况?北京突然开始清退外国留学生

近日,中国多所知名高校集中清退违规外国留学生的行动引发广泛关注,此举被解读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日趋严格,标志着过去对外国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时代走向终结。不过也有专家分析,这与中国经济下行、财政收紧、国内政治氛围变化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最近,墙内出现一条新闻:高校开始“清理”混日子的留学生了。浙江大学已打响第一枪,宣布要清退96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武汉大学紧随其后,也清退了92名来自10个国家的留学生;四川大学更是“一口气清退300人”,其中还有213名是研究生。据陆媒报道,除了上述三所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近日陆续发布公告,集中清退违规外国留学生,清退原因包括学业未达标、违反校纪、休学超期未复学以及长期失联等。此次大范围清退行动之所以引发热议,与长期以来部分外国留学生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部分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享受的“超国民待遇”饱受争议,济南大学曾被曝向留学生发放高达2.9万至3万元的“省政府生活补助”,远超普通中国学生的资助标准。此外,一些高校为留学生安排“学伴”项目,甚至强制中国女学生参与交流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必亮曾经评论,当局对非洲留学生的奖学金是“长期感情投资”,期待他们回国后发挥影响力,如北大一位留学生回国后担任埃塞俄比亚总统。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种“投资”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分析指出,中国的留学生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教育范畴,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共投入大量资金,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一种统战世界的特殊手段,以此来拉拢一些国家的政治要员。但从2025年来看,中共当局在留学生方面的经费投入已经比2024年减少了近六成,在这样的财政环境下,许多高校不得不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将那些过去只是挂名、领取补贴、多年未能毕业的留学生清除出去。台湾励志协会执行长赖荣伟认为,当今中共国盛行所谓的爱国主义,高校的决策者为了自身的晋升,必然会揣摩上意,顺应政治潮流,不再需要对外国留学生给予特殊的优待,学校可以将节省下来的部分资金用于补贴本国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国内年轻人对外国留学生享受特殊待遇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

3、美最高法院审议出生公民权案件

5月15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举行特别会议,听取川普政府提出有关在美出生者即拥有公民权争议的口头辩论,这是法官们第一次听取与新政府措施相关的辩论,也是法院任期内的最后一次预定辩论。

川普上任首日签署行政命令,推翻在美出生者即有公民权的法律惯例,马里兰、麻萨诸塞与华盛顿等州联邦法院挑战白宫,裁定暂缓执行。川普政府3月向最高法院提出州联邦法院无权限制行政命令适用于全美,最高法院随后迅速决定听取各方意见。川普强调,宪法第14修正案的决定全是因为蓄奴因素。不过,多数美国宪法学者认为,100多年前,第14条修正案在南北战争后进入宪法,不是全导因于奴隶制。法院当时认为修正案不仅让奴隶的下一代成为公民,也包括所有诞生在美国境内的婴儿。不过,也有法学家认为,仔细审视著名的黄金德案,最高法院当时没有认定非法移民在美国生产的婴儿就是公民。川普将一般人认为难以见光的议题摆上台面,也许能够获胜。这次诉讼中,关于法官判决适用范围的问题也受到关注。司法部告诉最高法院,地方法官阻挠总统行政令已经“达到流行病的程度”,自川普重返白宫以来,地方法官已经阻止了39条总统令在全美实施。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