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中再传重磅消息 习势力被彻底扫地出门
中共时局动荡,习近平在军中的势力再一次遭受重创,有消息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持工作的何宏军上将与干部局局长陈江被带走调查。有分析指出,何宏军和陈江被抓可以说是针对着习近平重要亲信又一轮的大抓捕,何宏军是习近平亲自提拔上来当苗华的“备胎”,取代苗华短短几个月后,现在“备胎”也被拿下,说明了当前对习近平势力的清洗是彻底的。不过也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依旧大权在握,针对党政军高官无休止的清洗,都是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海外时评人士赵兰健在X爆料,4月20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持工作的何宏军上将被带走,还有干部局局长陈江。去年7月9日,也就是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常务副主任何宏军获晋升上将。海外时评人士唐靖远分析指出,当时何宏军被提拔上来实际上就是提前热身,到时候好接替苗华。何宏军是陕西籍出身的政工干部,他属于习近平的陕西乡党那一派的人。何宏军与苗华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苗华的仕途比较复杂,他由江泽民把他提拔为少将;胡锦涛时期则把提拔为中将;然后是习近平把他提拔为上将。但何宏军不同,他是习近平一路亲自将他从一个师职的政工干部,提拔为少将、中将、上将,一直进入到总政治部,所以这份特殊的待遇目前依然是全军唯一的一个。跟着他一同被抓的干部局的局长陈江,显然也是属于何宏军的亲信,他们是一个系统,应当是何宏军走了以后,陈江来接替他,就是一根藤上接了瓜。何宏军和陈江被抓可以说是针对着习近平重要亲信又一轮的大抓捕。目前看到流传出来的何宏军和陈江这两个人,其实仅仅只是冰山之一角。”海外时评人李大宇分析指出,习近平对苗华是既用也防,所以早就给苗华安排了一个“备胎”,名曰苗华的助理,他就是何宏军。去年11月底苗华被官宣落马后,何宏军就全权代理苗华的工作。现在,“备胎”也被拿下,说明了当前对习近平势力的清洗是彻底的,就是要杜绝习近平军中势力死灰复燃。
针对中共军中的局势,曾分析指出,从表面来看,确实存在某些因素表明习近平军权可能已经发生了转移,然而,这背后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一场简单的“卸磨杀驴”。事实上,习近平的军事清洗行动不完全是他主动推翻自己的亲信,而是一个涉及权力转移、博弈与调整的过程。“张又侠系”的力量无疑在这场清洗行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在习健康等问题影响下,张又侠势力的动作似乎相对积极。至于何宏军的提拔,虽然表面看是中间派的过渡人选,但背后反映出的可能是习张两派之间的微妙权力平衡,而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归根结底,这场军中洗牌是一次多方博弈的结果,未来的局势仍将复杂。特别是习近平如何调整与不同派系之间的关系,如何推动新的力量布局,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军权斗争的核心。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在X上分析指出,习近平权力到底有没有旁落?这是海内外热议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在党内没有任何人敢公开议论这件事。从体制内得到的消息看,习近平依旧大权在握,针对党政军高官的清洗,都是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习在二十大公开羞辱胡锦涛取得决定性的连任,重要岗位安置自己的人马,不可能轻易放弃权力。中国真正出现改变,应该是在习近平后时代,要么发生突发事件,要么坐等老天出手,连王歧山为他坐稳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处理起来照样也不手软,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只要习的身体不出问题,2032年之前看不到所谓接班人的影子。
2、莫斯科汽车爆炸 大人物被干掉 美与欧乌分歧巨大
尽管美国不停从中斡旋,俄乌双方在停火协议上的进展仍然充满变数。俄罗斯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谈判意愿,愿意在部分具体问题上做出调整,但对克里米亚的态度依然强硬。乌克兰则在主权问题上,拒绝承认俄罗斯的占领,尽管内部出现了对领土让步以换取和平的讨论。乌克兰和欧洲官员本周推拒了美国关于如何结束俄乌战争的一些建议,并从领土到制裁等问题向美方提出了反提案。4月25日最新消息,一名俄罗斯高级将领在莫斯科附近发生的汽车爆炸中丧生。俄方称丧生的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乌克兰方面没有立即回应莫斯卡利克事件。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了川普特使威特科夫。
俄联邦侦查委员会在25日一份声明中说:“据了解,爆炸是由装有弹片的简易爆炸装置引爆引起的”,俄方已展开调查,声明没有说明谁可能是幕后黑手。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已有数名俄军高官遭到暗杀。有消息称,当住在当地的莫斯卡利克走过时,一辆汽车里的炸弹被遥控引爆。公布的视频显示,一个人走近一排停在公寓楼外的汽车,爆炸将一辆汽车的部件炸飞到数米高的空中。据俄罗斯官方报道,莫斯卡利克曾多次参加俄高级别代表团出访。
事发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来访的维特科夫。基辅方面,乌克兰外交部同日表示,乌方代表团本周在伦敦与盟国会晤时重申了结束俄乌战争谈判所依据的原则,包括绝不承认乌克兰领土的任何部分为俄罗斯领土。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在一次简报会上说,乌方代表团还排除了允许任何国家对乌克兰结盟拥有否决权的可能性,也不允许对其武装部队施加限制。
美国、欧洲和乌克兰官员分别于4月17日在巴黎和4月23日在伦敦举行会谈,会谈先后提出两份计划,路透社披露,第一份文件反映了川普特使威特科夫在巴黎向欧洲官员传达的提案,这些建议又被转交给了乌方。一周后,乌克兰和欧洲官员在伦敦举行会谈,提出了第二份文本,并已交给美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表示,认为在伦敦举行的会谈所产生的一份包含建议的文件已经摆在了川普的桌上。在领土问题上,威特科夫的提案呼吁美国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此外还呼吁美国在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对俄军控制的乌克兰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控制。相比之下,欧洲和乌克兰的反提案将有关领土问题的详细讨论推迟到达成停火协议之后,文件中没有提及承认俄方对任何乌克兰领土的控制。基辅市长维塔利-克里琴科在4月25日播出的 BBC 采访中表示,乌克兰可能不得不向俄罗斯割让领土,以便与莫斯科达成“临时和平”。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我们已准备好达成协议”,但仍需就若干具体内容达成共识。而这个具体内容据传应是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
关于乌克兰的长期安全,威特科夫文件称,乌克兰将拥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但指乌克兰不会寻求加入北约。欧洲和乌克兰的反提案则更为具体,称将不会限制乌克兰军队,也不会限制乌克兰盟国在其领土上驻扎军队,该文件还建议为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包括美国的“类似第5条的协议”,这指的是北约的共同防御条款。分析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双方在停火协议上的进展仍然充满变数,和平之路依然漫长。
3、美国吊销近300名中国留学生签证
4月24日,国际教育网站PIE News发表报告显示,迄今,美国政府吊销了超过1,800名国际学生的签证,其中至少有285名中国留学生失去签证。
报告显示,截至4月23日,来自270多所美国院校的1,818名已知国际学生失去F-1或J-1学生身份,这些数据由“高等教育内幕”每日更新,直接来源于各大院校。但由于这些数据是基于各院校在隐私和学生保护问题背景下自愿提交的报告,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美移民律师事务所Fragomen称,撤销签证的原因包括政治活动、先前被捕、法律违规行为以及涉嫌违反签证条款。就国籍而言,目前仍未明确哪些国家的学生成为目标,被吊销签证学生的国籍水平大致与国际学生人数数量相对应。截至4月18日,国际学生签证撤销排名前五的国家是:印度301人、中国285人、韩国、沙特和尼日利亚。目前,签证取消数量最多的是公立大学,其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最多,截至4月23日已有100名学生被取消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