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川普赢了 越南堵死北京后路 多国和中共划清界限

中美贸易博弈迅速升级,眼看大事不妙,习近平当局密集展开外交行动,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对抗美国。然而,越多越多的国家向川普靠拢,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4月11日证实,超过15国已经提出关税协议提案。稍早前,澳大利亚兼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回应中共驻澳大使的拉拢,回应“在任何全球竞技场中,澳大利亚都不会与中国并肩为伍!”最新消息传来,为躲过惩罚性关税,越南政府将打击中国商品经由越南“洗产地”的行为,并将加强管制经由越南向中国出口的敏感商品。

根据北京宣布的预定行程安排,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4月15日至18日将到访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党媒发文称,这次出访“具有重大意义”。4月10日,北京曾对外宣称,中方愿意采购越南出口的“高品质产品”,而且预计越南的航空监管机构会批准使用“中国制商用机”。正当美中关税大战急速白热化之际,习近平匆匆出访东南亚的主要目的,应是拉拢这些这些与中共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以图共同对抗川普对等关税政策。然而就在4月11日,路透社披露,获得的一份越南政府文件显示,为了避免遭受美国的惩罚性关税,越南政府准备打击经其领土运往美国的中国商品,并将加强对向中国出口敏感产品的管制。

报道称,包括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在内的多位美高级官员,对贴上“越南制造”标签的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表示担忧。知情人士透露,在过去几周,越南方面一直在尝试以提供系列优惠条件,换取未来美国政府对越关税降低至22%至28%之间,甚至更低。而美国官员在三月的双边会面中曾暗示,这一预期目的是有可能达成的。就在4月10日,越南副总理胡德福紧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晤,随后越南官方对外宣布,美越双方已同意启动谈判,商议两国对等贸易等议题。同一天,越南官方门户网站发文称,越南将对国内的“贸易诈欺”进行严厉打击。虽然该文没有就相关打击行动提供更具体的细节,但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旨在向川普政府释放一个信息:即越南愿意配合美方的要求,加强打击中资企业将其产品送往越南贴标签“洗产地”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美中贸易战的风险走高,许多中资企业为了规避美国可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风险,纷纷到越南去开办工厂。与此同时,把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或半成品运往越南,进行简单组装后就贴上“越南制造”标签出口到美国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路透社指出,无法立即确定越南的提议是否足以解决美国对滥用转运的担忧,或者越南是否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据悉,越南当局在加强打击“洗产地”行为的同时,也对从美国经越南运往中国的“敏感货物”实施更严格的管制措施。稍早前的4月初,越南贸易部发布声明,将于4月16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镀锌钢产品征收 37.13% 的临时反倾销税,有专家分析认为,越南通过相关政策向川普递出“投名状”,加入由美国打造的“新全球化”体系中。随后,韩国也宣布将针对中国生产的厚板钢铁产品征收最高 38% 的关税。

作为中共的老朋友,越南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受到了外界的普遍关注。网媒BusinessFocus 11日发文分析,越南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试图打击中国商品转口贸易以安抚美国,另一方面却难以割舍与北京的紧密经贸联系,而这场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博弈,正在将越南的角色从“受益者”转变为“守门人”。现在,越南成为了首个与美国开启关税谈判的亚洲国家,接下来预计会有更多东南亚国家陆续赴美磋商。外界都在密切关注,越南能否在强权博弈中找到平衡,而随着全球供应链持续重组,未来十年谁将成为下一个制造业赢家。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在X分析指出,很显然,美国宣布的关税措施也精准打击了中国转口贸易的重点地区,将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习近平紧急召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也是为了应对关税挑战,迅速出访东南亚国家,就是为了收买打气,让东盟国家站在中国一边,原本要去泰国,因为上个月中铁承建大楼垮塌,泰国上下反中情绪高涨,习近平不得不取消了泰国之行。有分析指出,川普可能希望在进行对等关税谈判的同时,分别要求东南亚国家让步,进而逐步分化“中国制造”的庞大系统,加重对中国的打击。

在美国大打关税战围堵中共之际,日本也在不久前宣布,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加征95.2%的关税,以阻止其低价倾销日本市场。日本之前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只征收2.1%或3.3%的关税。据日媒报道, 负责对美磋商的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最快将于4月17日与美财政部长贝森特谈判,预计将根据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提议进行包括放宽限制和对美投资在内的综合性磋商。另外,欧盟同样是中共积极拉拢的对象,代表 27个成员国的欧洲理事会发言人4月11日宣布,下次欧中峰会将于7月在中国举行。南华早报透露,由于习近平不愿前往布鲁塞尔,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决意前往北京。欧洲人特别担心,大量原先应该运往美国的中国降价商品,可能转移到欧洲,并对陷入困境的欧洲生产商造成压力。本周,这种担忧变得更加强烈。近年来,特别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由于北京与莫斯科的密切关系,以及一系列经济分歧,导致北京与布鲁塞尔的关系跌至低谷。

在川普的关税风暴下,对于欧中能否迅速成为紧密盟友,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专家表示:不认为欧洲联盟和中共会团结在一起来对抗美国。欧中双方或许不排斥在地缘政治层面有更多合作,但彼此间存在的经济冲突及双方现有与贸易和市场竞争有关的问题,却构成一大障碍。双方虽然都有兴趣合作,但又深受现实约束。除非北京愿意做出一些重大让步,否则很难想像欧盟会团结一致支持采取与中共深化合作的策略。美国企业顾问公司Teneo董事总经理尼柯认为,导致欧中关系紧绷的不只有贸易,不管欧盟跟北京发生什么事,双方之间都存在“根本歧异”。

CNN4月11日最新报道,2名白宫高层官员表示,美方不会主动与北京接触。川普总统告诉他的团队,北京必须率先释出善意。因为白宫认为,是北京选择报复,导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哈塞特称,川普“会决定”何时开始对话,但显然目前球在北京手里。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向北京官员提供一份名单,列出川普政府希望接触对象,但中方不为所动。

2、不得超5千万!北京限制每天股票净卖出额

随著中美贸易战升级,担心股市崩盘,中共开始加强对国内股市的干预。路透社4月11日报道,中国证券交易所近日对对冲基金和大型散户设下“软性上限”。每天的净卖出额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约合683万美元。如违规,相关账户可能被暂停交易。据悉这一限制是通过券商口头通知方式传达。两位券商人士称,相关指令由交易所直接下达。北京这个动作,是在应对美国提高关税带来的市场冲击。

与此同时,中共当局启动了多项措施试图稳定市场。“国家队”汇金公司承诺增持股票。多家上市公司也宣布回购股份,主要券商表态将配合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一份通知显示,券商被要求密切监控私募基金和大户交易。通知称,如市场下跌,5000万元的净卖出上限可能进一步的下调。

3、川普提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获参议院确认

4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确认川普提名的丹·凯恩将军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此前,民主党人猛批川普未经解释解除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的职务。

在11日清晨的投票中,参议院以 60 票对 25 票通过了对川普提名的新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Dan Caine)的任命。丹·凯恩是美国空军少将,他在四月初的参议院听证会上承诺,他将延续“其誓言中的传统和标准”,成为一名“不偏袒任何一方,并始终努力做正确事情”的领导者。丹·凯恩坚持认为,"国家和宪法要求建立一支无党派的军队"。丹·凯恩将军否认了在与美国总统川普会晤时戴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帽子,他保证说,“我从未佩戴过政治饰物”,并补充说,他从未辜负自己的军人誓言。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