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川普重大转变  习最大一张牌要毁

美国总统川普在就职演说中对乌克兰问题的沉默,令人高度关注。但几小时后,他以特有的随意、闲聊方式,表明了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接下来的几天,川普对普京的态度远比外界预期的更强硬,甚至有评论认为川普对普京发出了最直接威胁和最后通牒。就在川普1月24日公开表示希望很快就普京会面之后,普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说他有必要跟川普会面。普京还向川普抛出了橄榄枝,“我们与美国现任政府会有很多契合点,包括战略稳定问题、经济问题。”有分析指出,随着川普强势介入俄乌战争,寻求联俄抗中,对习近平和中共而言将是噩梦,乌克兰战争一旦终结,也会让习近平失去牵制普京的最大一张牌,中共会不遗余力地从中作梗。

1月22日,川普罕见强硬表态,普京如果不和谈就是在摧毁俄罗斯。普京面临二选一:结束俄乌战争或面临关税制裁。接着川普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写道,“我无意伤害俄罗斯。我爱俄罗斯人民”“我打算给俄罗斯——一个经济正在衰退的国家——及普京总统一个非常大的恩惠:现在就达成和解。”川普话说的委婉,背后的威胁意味强大。海外时评人士昆仑在X上写道,重大转变!川普对普京发出最直接威胁和最后通牒:要么谈判停战,要么让俄罗斯崩溃,普京,你看着办!川普的特点,就是好话给你说尽,但你还蹬鼻子上脸,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现在的俄乌战争情况,是泽连斯基愿意谈判,但普京反而没有意愿。台湾淡江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郑钦模分析说,川普变得严厉,是因为普京狮子大开口:“因为原本普京开出的要价实在太高了,也就是他要占领这些乌东的领土,另外要求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要求缩减乌克兰的军队。这样的条件,显然是欧洲跟乌克兰不能接受的。所以目前川普倾向在施压俄罗斯。”

1月24日,川普再次表示希望很快就跟普京会面,以结束长达近3年的俄乌战争,之后,普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据俄罗斯官媒1月24日报道,针对川普最近的一系列有关结束俄乌战争的表态,普京接受采访时表示,看到川普关于准备开展谈判的声明,他对此始终持开放态度。普京说:他与川普一直保持务实的态度,但同时又是信任关系。普京表示,在与川普可能的会晤中,最好以当前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就美国和俄罗斯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心平气和谈判。普京补充道:“俄罗斯从未拒绝与美国接触。美国上届政府拒绝接触不是俄罗斯的错。”普京说,即使流传一些美国可能对俄罗斯追加制裁的说法,但他很难想像川普会做出损害美国经济的决定。普京还称,俄罗斯从未拒绝使用美元,但美国上一届政府堵死了俄罗斯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的路。普京还表示同意川普有关2020选举结果的观点。

然而,一旦川普和普京开始面对面沟通、谈判,习近平最重要的一张大牌快要玩不下去了。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分析指出,在基辅和莫斯科之间,更大的障碍就是北京。就在川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当天,习近平在北京搞了两个动作:召开政治局会议;与普京视频通话。这两个动作,明显都是针对川普再次上台。根据习近平的个性和惯性思维,可以想象,他一定又在政治局内部重复了大量“斗争”术语,诸如:“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再说习近平与普京的视频通话,从时间、形式到内容,都很有用心。但这两人,除了做戏给川普看,各自都有心思和盘算。面对俄罗斯,川普有两个目标。较低目标,终结乌克兰战争;较高目标:联俄抗中。但显然川普这两个目标,都会遭到习近平的竭力阻扰和破坏。联俄抗中,对习近平和中共而言,那是噩梦,一定会拼命阻止。终结乌克兰战争,让习近平失去牵制普京的最大一张牌,故而也会不遗余力地从中作梗。陈破空认为,拖住普京,习近平的工具箱里有足够多的武器,从掌控对俄罗斯的大量援助,到图谋另行扶持俄罗斯代理人;从外交方向的取舍,到抢先缓和中美关系,甚至不惜牺牲俄罗斯、抛弃普京…… 应有尽有。另一方面,川普能否促成俄乌停火?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否推开最大的绊脚石、最大的障碍 – 习近平和中共。这才是对川普实力外交的最大考验。

 2、川普对华关税大棒何时落下

美国总统川普自认手上掌握着一个对付北京的尤物,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这个巨大的力量就是“关税”。

川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才是几年前的事情,他这次卷土重来,对华贸易战似乎在所难免。他在竞选时已亮明立场:对中国产品征收最高可达65%的关税。然而川普的不可预测性在其对华关税问题上也表露无遗:他就任总统的第二天,称将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这个比例无疑是巨大的,但与先前的65%不可同日而语。纽约时报指出,川普的立场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他没有像他之前所威胁的那样立即征收关税,且表示愿意与习近平谈判,这让北京感到了某种喘息的空间。川普有与北京做交易的意愿,这可能为中共提供急需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其最紧迫的问题。

法广的评论写道,不知是声东击西,还是如一些批评他的人所讽刺的那样,川普重视价格轻视价值。他对一些盟友或邻国的“一视同仁”大约会让北京感到宽慰。比如,他宣称要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产品,不管来自哪里,包括来自欧盟,都要加征10%-20%的关税。川普的“集束炸弹”似乎会让人怀疑,中共还是美国二十世纪最大的挑战吗?1月23日,川普在福克斯回答记者提问时甚至说,他宁愿不对中共使用关税,但视其为自己掌握的一把反制北京的利剑。在福克斯记者问他是否与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和贸易问题上达成协议时,川普称:“我可以做到,因为我们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川普接着补充说:“我们有一个应对中共的巨大力量,那就是关税,而他们不想要关税。我宁愿不用关税,但这是应对北京的一个巨大力量。”川普这一段针对中国的说法24日竟然让美元兑换其他货币猛跌,因为川普的表述太出乎市场预料了。有分析指出,美元下跌是因为川普的反复无常令投资者加重了对全球贸易紊乱的担忧。

川普会在关税问题上会对北京网开一面吗?这一点,恐怕连习近平都不敢相信,华尔街日报指出,川普在关税问题上“卖关子”,中共只能不停猜。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家庄嘉颖表示,川普一直在发出相互矛盾的信号,在对关税的强硬言论和宣扬他与习近平的私人关系之间摇摆补丁。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被问及中方如何看待川普对福克斯的相关谈话时,毛宁的回答凸显北京游移不定。不过,一些分析认为北京可能正盘算着如何安抚川普,比如打击芬太尼前体生产商,更新川普与习近平2020年签订的贸易协议。另外,北京过去坚决反对出售TikTok,现在可能会做出妥协等等。对川普第二个任期内美中关系走向的首个重大考验,可能集中在TikTok在美国的未来上。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甘思德分析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达成某种表面上的大交易会符合华盛顿和北京的利益,既能满足双方当前的政治需求,又不至于牺牲太多的东西。”但也有的观察人士从川普对福克斯的谈话感觉出另外一种威胁,关税是他的一把悬在北京头上的剑,他并不急于让它落下,而是向对手施加高压,迫使其让步。习近平虽然没有更好的应付之道,但也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3、中共地方政府不择手段捞钱

中共财政部1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内需放缓的拖累加大,2024年中共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比仅仅增长1.3%,大大低于2023年6.4%的增幅,而非税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期。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共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为21.9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税收收入17.497万亿,同比下降3.4%。非税收入却出现了飙升,总额为4.473万亿,增幅高达25.4%。尽管人们对此项收入增加已有心理准备,但增幅如此之大还是超过了普遍预期。

去年,中国经济持续恶化。房价下跌的势头有增无减,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随之继续发酵。连碧桂园和万科等该行业“模范生”的财务状况也越来越糟糕,双双都进入债务重组。2024年全年,万科合同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同比降幅26.57%;合同销售金额2460.2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4.59%。万科执行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在1月15日被公安机关带走,引起市场震动。

经济低迷,债台高筑,导致许多地方政府发生严重的经费短缺。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各种媒体上一直充斥着地方政府为维持自身运转而设立各种名目“巧取豪夺”,到处抢钱。有的“倒查三十年”逼迫民企“补税”;有的“远洋捕捞”派出警察跨地区抓捕或扣押企业家,迫使他们交钱;有的“以刑化债”,债务方通过警方抓捕债主,迫使他们以付债换取人身自由。地方政府更普遍的做法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乱收费,直接提高各种收费标准,为自己捞钱。这些做法虽然帮助地方政府增加了收入,但却严重伤害了企业的信心,“竭泽而渔”的结果就是经济进一步疲软。中共高层对此并非一无所知。去年12月,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发出指示,要求加强执法监管,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的情况,并承诺采取行动改善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但是,这种警告显然没有任何作用。

导致地方政府现金严重短缺的核心问题是它们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在房地产市场衰退和需求疲软中受到重创。2024年中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较上年下降16%,突显房地产业的低迷程度。路透社指出,过去,卖地收入一直是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块儿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已成为拖累整个商业活动的主要因素。习近平当局称去年完成了原定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中外的经济学家们对此普遍持怀疑态度。许多人认为,实际数据可能不会高于3%。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指出,去年经济如此低迷,中共财政收入依然比上年有所增长,但增长仅仅1.3%,远不及GDP增长5%,主要是靠非税收入增长了25.1%。还有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土地转让收入依然达到4万8699亿元,当然不是开发商在拿地,而是地方政府平台拿土地从银行套钱,为土地财政续命。今年非税收入和土地转让收入很难维持现有的水平,剩下的一招就是“广开财源”。

4、春节返乡 高铁车厢空荡 绿皮车挤爆

在中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如何节省过年成为热门话题。今年返乡潮期间再次出现民众挤爆“绿皮火车”、高铁车厢内空荡荡的现象。

今年春运返乡潮1月14日启动,迄今已经过去十天,广铁集团称,旅客量已累计达到1,337.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多32.8万人次,同比增长2%。但抖音平台出现不少返乡潮期间“高铁空无一人,绿皮车人挤人”的视频。有网民质疑,为何买高铁票时要候补,但上车后却没有人。有网友表示,自己加钱买高铁票,以为票源紧张,没想到上车后,车厢空荡荡,放眼望去都是空座。视频显示,高铁站人流稀少,高铁停靠大站没人上下车。网民“半眉”说:“买票的时候被高铁给骗的,我买票的时候是一等座也没有多少张,二等座也没有多少张。结果上了高铁以后发现,整个车厢就我一个人,现在马上就到下一个站了,但同样也没人。”

1月24日,在中国铁路工作的李先生透露,因为坐高铁的人很少,没有那么多的客流量,就用“饥饿销售”策略营造“一票难求”的假象。高铁客流量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经济不行,工作难找,高铁票比普通火车票贵很多,大多数老百姓没钱,买不起高铁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也没有那么多人在外打工了,比如广州,之前,很多企业、很多工厂,现在大多数都关门倒闭了,没有就业,外地打工的人减少,也就没有那么多客流量了。相比之下,选择搭平价绿皮火车返乡的人明显增多。抖音多个视频显示,绿皮车厢内不仅座位爆满,走道、车门口,甚至厕所里都挤满人。因为寸步难行,想上厕所都不行,只好忍着憋着。

不少网民在视频下方发评论说,最主要原因就是高铁票太贵,火车票便宜。对外出打工的人来说,经济不好收入变少,为了多攒点钱返乡,能省则省,火车成为他们无奈却又必然的选择。携程平台显示,从北京搭到成都,高铁票价平均约在800至1,000元,而普速列车硬座200多元。据陆媒报道,上海到安徽蚌埠的K5828次临时旅客列车(绿皮车)定员1,304人,全程输送2,600多人。每年都从广东回长沙过年的胡先生表示,身边的朋友今年都坐火车而不是高铁回家。高铁票在过年前涨价,比普通火车贵好几倍,宁愿多花几个小时坐火车也想节省开支。在春节返乡潮期间,尤其是跨区域流动人群中,低价票的吸引力仍然占据主导。有网民坦言,虽然高铁快,但是一趟省了600元,等于普通人一周的工资。

此外,春节的返乡潮期间,多地火车、飞机出现“骨折票”,火车票最低2.5元,机票最低不到200元。据陆媒报道,多个火车票预订平台显示,重庆出发的普速火车票最大优惠低至1.7折。购票信息显示,1月23日的K4820次列车,6点30分重庆西站出发,7点41分到达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票价仅为2.5元。同一天出发的普快火车,10元以内票价的还有:重庆到渠县,仅需4.5元;重庆到达州仅需7.5元;重庆到宣汉仅需8.5元。在各大购票平台,均有低价火车票专区。不只火车票打折,机票也出现“骨折价”。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文称,春节期间,如果不是赶热门线路,“200元可畅游全国”。例如,重庆等多个城市到部分城市的机票价格低至200元。

5、“儿子没法结婚了” 烂尾楼买家陷困境

 “如果房子没完工,我儿子就没法结婚了。”一名买了烂尾房的父亲无奈的表示。陷入困境的昔日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的住房项目,让湖南娄底的这位购房者陷入困境。这名父亲几乎每天都会去施工现场检查进度,但他看不到任何希望。“女家不会同意这桩婚事,因为房子还没完工。”

娄底是四线内陆城市,户籍人口为445万,该住宅项目建设于2023年夏季停工。至今施工现场可见,一辆破旧的手推车被闲置在泥地里,一条未完工的煤气管道沟槽无人理会。另一位张姓母亲因为楼盘靠近学校,以大约150万的价格购买了一套公寓。在这位女士的带领下,购房者们联合起来,每月三次向当地政府请愿,要求恢复施工。施工一度“恢复”,不过,资金短缺的碧桂园只派了几个工人到现场。张女士说,“前来查看工地的忧心房主比工人还多。”另一位三十多岁的吴姓购房者也感到沮丧,他敦促当局尽快完成施工。“我们的当地政府承诺完工,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推迟了好几次,简直难以置信。”

碧桂园曾是中国领先的开发商,如今已成为史上亏损最大的企业之一。中国多家大型开发商同样正面临破产风险。2024年,200家中国主要房地产集团的销售额下降近30%,比2020年的峰值下降了70%。据瑞银估计,中国有7.45亿平方米的建筑项目处于停滞状态,这相当于745万套100平方米的房屋。如果每套房屋住三个人,将影响约2200万人。张女士说,当地政府对公民投诉的回应是,购房是“投机活动”。

去年9月,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由于预售制,中国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期货市场,而非现货市场。这一区别对于理解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境至关重要。许多人在提出政策建议时,往往将房地产市场视为现货市场,认为问题在于盖了太多楼没有卖掉。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也许并没有盖那么多楼,而是卖了太多的楼,但这些楼至今尚未完工。以碧桂园为例,碧桂园盖完但没有卖出的楼约为3.6万套,而已经卖出但尚未盖完的楼则达到了73万套,正在建设但尚未卖出的楼数量为35万套。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大约为“1:20:10”。整个2024年,中国百强房企的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了30.6%,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呈现下滑态势。美国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探底,2026年才会有所改善。理由有二:一是库存量还很高,二是房价相对居民收入和租金回报率依然偏高。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