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万维读报》20220312-4)

1、上任13个月4度否决中资 这国总理不买北京的帐

  意大利政府日前否决了将一家军用无人机公司出售给中国投资者的计划,这是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 (Mario Draghi) 为遏制中共进军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中的最新一项。自2012年引入“黄金权力”(Golden Power)法案以来,意大利政府已经5次阻止了来自中国企业的投标,而其中4次是自德拉吉上任13个月内做出的。

  综合报道,意大利三名政府官员对路透社表示,当局10日否决了将一家军用无人机公司出售给中国投资者的计划。意大利政府去年对2018年把总部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飞机公司(Alpi Aviation) 75%的股份出售给中国人的交易展开了调查。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根据该国旨在保护具有战略重要性资产的所谓“黄金权力法”(golden power)规定,参与这笔交易的相关人士当时应该向政府通报这笔交易。在这之后,罗马方面决定取消这笔交易,这一决定已在10日的内阁会议上获得批准。此案表明,中国投资者给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收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路透社记者向涉事的中国公司发出了置评请求,但没有得到回应。一名意大利官员告诉路透社,意大利政府除了取消该协议外,还对相关人员处以罚款,但没有透露细节。

  据报道,自2012年引入 “黄金权力” 以来,连同这次否决中企收购阿尔卑飞机公司,意大利曾发生至少5起否决中资相关收购案,其中4起发生在德拉吉执政期间。观察人士指出,意大利前政府采亲中经贸政策,时年73岁的德拉吉2021年2月“临危授命”上台后,意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转向,与2019年意大利作为G7和欧盟成员国带头签署 “一带一路” 倡议形成对比。德拉吉政府跟随欧盟及其成员国、跨大西洋伙伴国相应政策的脚步已成大势,中国投资者进入意大利市场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

2、谁将是李克强的继任者

  3月11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照例在中共两会总理记者会上露面,并亲口向外界证实这将是自己“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一年后,李克强的接替者可能是谁,李克强本人去向如何,通过李克强的话似乎露出了一些端倪。

  海外时评人士钟原撰文分析,本次中共人大会议上,没有增补副总理人选。按照中共国务院过去四任总理替换的惯例,都是由副总理接任总理。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逻辑,李克强的接任者,应该在目前的副总理中产生。至于现任副总理中谁可能出线,文章认为,现任副总理中,年龄最大的孙春兰已经72岁,基本出局。1954年出生的韩正,已经68岁,仕途应该走到了尽头。1952年出生的刘鹤,已经70岁,但用比李克强大三岁的人接替总理,似乎不符合逻辑。不过,若习近平坚持用忠于自己的人,刘鹤还是第一人选,那意味着刘鹤将在二十大上成为中共政治局常委。接下来,刘鹤是否还会像王岐山一样被年龄卡住,或者他本人想退休,都注定是一大看点。文章认为,胡春华可能与刘鹤竞争,除了年龄优势,他应该自认没有其它更多的竞争资本,不断表忠、站队之余,还要期待其它派别或更多人阻止刘鹤上位,而且不会出现外部的竞争者。

  对于是否可能出现超级大黑马,文章写道,中共二十大之后,或许某个新任或留任的政治局常委忽然挂上副总理头衔,甚至第一副总理的头衔,数月后闪电接替李克强。这样的安排虽然会令人震惊,但确实存在可能性。不过,如此超常的做法将彻底打乱中共内部的潜规则,而且纵观目前的政治局委员中,似乎也看不到谁有可能是这样的大黑马。

  文章进一步分析,现任政治局委员中,中办主任丁薛祥升任政治局常委的可能性很大,但应该不会出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希,如果升任政治局常委,更可能接掌纪委书记。而现任政治局委员中的地方大员,应该会有人升任政治局常委,但几个月后就接任总理,似乎缺乏逻辑,也欠缺了相应的资历。这些人包括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广东省委书记李希、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等。

  对于李克强二十大后的可能去向,文章分析,李克强在人大记者会上谈到是自己“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但并未说一年后就退休。李克强当日还两次主动提到“习核心”,应该说,李克强在这次人大记者会上变现得中规中矩,没有再说出格的话,对乌克兰危机的表态,也与习近平基本一致。这或许反映了李克强可能续任政治局常委的某种信号。李克强若真留任,最可能转任人大委员长,虽然变成了一个配角,但仍然可以产生影响力。

  文章最后指出,近年来的内外危局之下,李克强与习近平有时不同调,但面对困局,他们又都很难乃至无法走出保党保政权的误区,更缺乏勇气为了老百姓和中国的未来做出根本的改变。然而,眼看谁也无法阻挡世界的巨变、中国的巨变,中共的政治游戏也越来越难玩下去了。

 3、普京在事与愿违的意义上改变了世界

  “实际上,现在乌克兰战事在军事上的结果已经不重要,可以说,无论军事上的结局是什么,其影响都将会差不多。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普京在事与愿违的意义上改变了世界。”这是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日前对俄乌战争国际影响的最新判断。

  近日,孙立平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帝国梦碎,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中心消失。文章指出,普京想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但在实现的方式上却用了一种过了时的方式,在当今时代,被人们认同的办法,是经济的纽带,是价值观的凝聚力。而俄罗斯用的是过时的帝国模式。这种方式注定了最后的结果,战争的消耗,国际的制裁,战事结束后世界对俄罗斯的警惕,都注定了俄罗斯未来的命运。第二,国际秩序失去三角稳定性,中共失去一个战略缓冲。第三,世界反俄大联盟形成,世界秩序再次重构。孙立平在文中写道,我很在意三个消息,即德国态度与立场的急剧转变,日本前首相安倍主张日本应申请加入北约,瑞士放弃中立国地位,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还有瑞典、芬兰要求加入北约。还不仅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已经明确表态,大部分国家对俄罗斯纷纷进行谴责并加入制裁,世界许多地方爆发民众抗议俄罗斯的游行示威,甚至在俄罗斯国内,也有强烈的反战声音。这些动向意味着什么?一个反俄大联盟有可能形成。这是在冷战结束后没有过的现象。

  第四,大脱钩开启,世界产业链重组。文章认为,目前世界的稳定性,或者斗而不破的局面,是建立在三重依赖的基础上的:西方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西方对中国的市场依赖,中俄对西方的科技及高端设备依赖。后两个方面的脱钩,在战前就已经开始。而这次战事之后,反思和调整的重点将是西方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最新的消息是,欧盟制订新的能源独立计划,在2030年摆脱对俄的能源依赖。由此,新能源的发展也许将进入新的天地,俄罗斯的能源将逐步失去战略意义。

4、乌克兰断供 全球芯片噩耗来了 

  氖气断供影响半导体芯片产量的噩梦如今成真了,因为俄军持续进攻,乌克兰的两家主要氖气供应商已停止运营,停产也给全球芯片产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

  路透社11日独家报道,根据两家公司和市场研究公司Techcet的数据计算,全球约45%-54%的氖气半导体级制造来自两家乌克兰公司Ingas 和Cryoin,这对用于制造芯片的激光器至关重要。Techcet估计,去年全球用于芯片生产的氖气消费量达到约540吨。报道援引两家公司员工透露,两家公司都关闭了业务,因为俄罗斯军队升级对乌克兰各地城市的袭击,造成平民死亡并摧毁了关键基础设施。

  市场分析师指出,虽然对芯片制造商手头的氖气灯库存数量估计差异很大,但如果冲突持续下去,产量持续受到影响。如果库存在4月份耗尽,而芯片制造商在世界其他地区没有锁定订单,这将意味着更广泛的供应链将受到进一步限制,并且无法为许多关键客户制造最终产品。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俄罗斯在2014年从乌克兰吞并克里米亚半岛之前,氖气的价格上涨了600%。尽管世界其他地方的公司可以开始生产氖气,但至少需要9个月到2年的时间才能大幅增加产能。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