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港湾播报》 20210708-02

1、海外加拿大人拼了!准备打4针!2名华人女子回国打疫苗,返加遇2大困扰

随着疫情好转及接种普及,加拿大7月5日放宽入境隔离,但一些完全接种疫苗的旅客却被排除在外,边境新规使一些人陷入困境。许多在海外生活和工作加拿大人正在不得不要选择打第三针和第四针。

根据CBC的报道,BC省49岁莫妮克·霍瓦特是一名教师,过去 14 年来一直在莫斯科生活和工作,今年春天,她和丈夫布伦丹每人都接种了两针俄罗斯卫星V疫苗,这是他们在当地唯一可以接种的疫苗。今年6月,霍瓦特和布伦丹返回加拿大。

霍瓦特说,她和丈夫完成14天隔离后,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挽起袖子,接种了一针莫德纳疫苗。现在,他们希望在返回莫斯科之前能够接种第二针莫德纳。  这样,他们下次返回加拿大,或者去欧洲其他国家不需要隔离了。他们说,如果将来想返回加拿大并避免14天酒店和检疫规定,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重新接种疫苗。

7 月 5 日起,所有完全接种的符合条件旅客均可免于强制隔离 14 天,但前提是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了使用的四款疫苗:辉瑞、莫德纳、牛津-阿斯利康/Covishield和强生。而在海外接种其它疫苗的加拿大人就依然需要隔离,尽管健康风险未知,为了以后不用隔离,这些海外加拿大人准备翻倍接种4针疫苗。

阿尔伯塔大学传染病专家Lynora Saxinger博士说,这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旅行和返回加拿大,这个问题将呈指数级增长。 “我认为确实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条件,人们不得不开始采用完全未经测试的接种双倍疫苗方案来满足检疫监管要求。”

而据Globle News报道,一些完全接种疫苗的旅客却被排除在外,导致一些人返回加拿大时陷入困境。多伦多30岁的李女士4月份返回南京探望家人的时候,接种了第一剂科兴,相隔一个月后,李女士第二剂接种了国药。

李女士接受Globle News采访时说:“当我离开加拿大的时候,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多伦多还没有资格接种疫苗,所以我认为,这是我在中国接种疫苗的最佳机会。”但现在,李女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难题,作为食品行业分析师,李女士需要经常去美国工作,但根据入境新规,她每次回到加拿大仍然需要14天隔离,包括3天强制酒店隔离。 “显然这会造成很多不便。”李女士认为:“我认为只要疫苗得到世卫组织的批准,加拿大政府也应该承认。”

上个月,加拿大公共卫生局 (PHAC) 发布了针对已完全接种加拿大人的行为指引,包括很多场合可不戴口罩也不用保持身体距离。但是,这份指引赫然写着:如果您已全剂量接种疫苗,(即:您已全剂量接种加拿大审核批准的疫苗,且至少已有14天)。换言之,同样的规则不适用于他们,所以李和马都想知道他们是否需要再次接种加拿大授权的四款疫苗之一。

对于接种不同疫苗是否有风险的做法,几位加拿大疫苗专家一致认为,接种额外的疫苗剂量可能“很好”,但有警告。博戈奇医生说,到目前为止,任何主要的国际卫生机构都没有关于额外接种 新冠疫苗影响的官方指引,这个问题才刚刚开始出现。

加拿大卫生部尚未对重新接种疫苗的问题进行权衡。多伦多大学生物伦理学和全球健康教授克里·鲍曼说,世卫组织应该为其批准的所有疫苗制定一个国际标准。

2、啥?2021加国最佳购房地 大温稳稳垫底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自从疫情爆发这一年多来,打破了多项纪录,房价也飞涨到了新高度。虽然疫情大流行限制了国际旅客、新移民、留学生等进入加拿大,但加拿大内部则掀起了新的搬家热潮,特别是远程办公的兴起让很多人都在疫情期间重新置业搬家。

求职网站LinkedIn的数据显示,大温仍然是全加拿大最受欢迎的搬家目的地,与东海岸的哈里法克斯成为2020年吸引加拿大其他地区人口流入的最热门目的地,搬来了不少职场人士。加拿大劳动力报告统计也有类似结果,据统计,从2020年4月以来,温哥华大区职场人士新增10.5%,这意味着约有至少几千人在这一年的疫情封锁期搬到了大温。

但最新的2021年加拿大最佳购房目的地中,大温还是稳稳的在全国42个大区的榜单中垫底。加拿大房地产资讯网站Zoocasa分析指出,在加拿大房产是很多人最大的金融资产,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里程碑。因此选择购房目的地对于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尤为重要。

Zoocasa公司首席执行官Lauren Haw 在报告中表示,由于大流行,使房屋所有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它推动了购房心理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买家正在寻求扩大他们的房屋,并正在寻找最负担得起的市场。与此同时,在家办公也让人们摆脱了对市中心、商业中心的舒服,考虑到更远地方的灵活性。

Zoocasa的合作伙伴MoneySense网站评选出了2021年版加拿大最适合购房的榜单,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将加拿大大都市区都列入参考范畴,其中最佳购房地前三分别是这些:安省Bancroft小镇: 评分4.5星, (2020年房屋均价: $292,733, 三年房价涨幅78%);安省Woodstock-Ingersoll地区:评分4星, (2020年房屋均价: $443,383, 三年房价涨幅67%);安省London-St. Thomas地区: 评分4星, (2020年房屋均价: $436,433, 三年房价涨幅: 77%)。

最不适合购房的城市来看,前三名分别是这些:温哥华市: 评分1星, (2020年房屋均价: $1,056,897, 三年房价涨幅3%);安省奥克维尔-弥尔顿: 评分1星, (2020年房屋均价: $1,116,275, 三年房价涨幅14%);多伦多市: 评分1.5星, (2020年房屋均价: $915,001,  三年房价涨幅14%)。

如果参考各大区来看, 大温所在的低陆平原、菲沙河谷则都在最佳购房目的地榜单的底端,稳稳坐牢“最差可负担性”,多伦多市、菲沙河谷、低陆平原、奥克维尔弥尔顿、温哥华市分别位列倒数5名。尽管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地的房市过热已经被频繁成为房市焦点,但由于这两个大区的房价相对便宜,仍然位于最适合购房的第11位和第17位。

3、返工引发辞职狂潮 大量企业面临人才短缺  

如果不是因为COVID-19疫情,Valerie Whitt可能永远不会鼓起勇气辞职。这名现年50岁的来自万锦市的妇女,13年来一直担任安省卫生部门的项目经理。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办公室里,她每天要花上两个小时通勤,这她感到筋疲力尽,但一想到要放弃她稳定的职位和稳定的薪水,她就感到害怕。

随着疫情的爆发。各地的办公室职员都被要求居家办公,这是Whitt第一次体验到不同的生活。她仍在做她的工作,但没有了上下班的辛苦。她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计划健康的饮食,能够留给她6岁和10岁的女儿更多的能量。Whitt说,她上周正式辞职,并将自由职业者,正向着自己创业的目标进发。“这场疫情让我明白,生活中还有比忙碌的职场更重要的事情。”

Whitt的故事绝不是个例。随着加拿大经济从15个多月的COVID-19限制中复苏,工人开始重返办公室,专家表示,一波员工辞职潮可能引发多个行业的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源公司Ceridian负责全球人才招聘的副总裁Steve Knox表示:“我们预计,所有机构的人员流失都会增加。”

Knox说,雇主们已经遇到了一些喜欢居家办公却不想回到办公室的员工,以及在经历了紧张的一年之后精疲力竭的员工。他说,一些员工似乎用过去的15个月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现在表示:“我辞职了。”

加拿大统计局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加拿大22%的受访企业预计,“留住熟练员工”将是未来3个月的一个障碍,而23.8%的企业认为,“劳动力短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最关心留存率的行业是零售业(32%)以及住宿和餐饮业(31%)。

根据行业游说组织Restaurants Canada的数据,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超过80万加拿大餐饮服务人员失去了工作或工作时间缩短至零。温哥华餐厅Salvio Volpe的老板Paul Grunberg认为,一些去年因为公共卫生限制而不止一次被解雇的餐厅员工受够了不稳定的工作,现在正在寻找全新的职业。“我们看到了巨大的人员流动,老实说,我一直非常希望这不是因为我引起的,”Grunberg说,“但我真的觉得人们只是想要改变。想离开这个行业,去一个没有那么大挑战性的地方工作。’”

4、警方提醒:警惕E-transfer中的新型骗局

疫情间,网上购物成为了常态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所有心仪的物品不仅简单方便价格也能货比三家越来越让人依赖的在线购物却引发了不少新型经济陷阱。温尼伯警察局警告公众在通过在线市场购买时要谨慎在过去的 16 个月中温尼伯涉及在线购物的经济诈骗大幅增长。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陷阱有以下这些,骗子卖家在网上发布商品,通常以较低的价格来增加关注度。当潜在买家表示有兴趣时,卖家会向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通过电子转账方式支付押金,以保留该物品。当发送电子转账后,买家将不会再收到卖家的消息,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买家会被指示从虚假或随机地址取货。买家永远不会收到物品,也永远拿不回钱。

警官 Jay Murray 说,警方每周都会收到 20 到 30 份有关诈骗案的报告。Murray 说,这些骗局并非温尼伯独有,欺诈卖家也不一定在温尼伯本地。 “这肯定会引起很多混乱,也会给大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希望教育公众并帮助他们避免成为这个骗局的牺牲品。”

但是,警方提醒,买家只有在安全地点亲自与卖家会面时才应使用电子转账付款,并留在那里直到付款被接受。警方还警告说,一旦发送和接收电子转账,就不一定可以通过银行退回。总的来说,人们在网上购买商品时需要多加警惕,留意潜在的陷阱。Murray 还建议付款时在公共场所见面,例如餐厅停车场。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