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南海不是北京的海上帝国!” 美中再辟新战场

随着新冠疫情肆虐美国、北京强推国安法和中共对维吾尔人的打压,美国总统川普近日表示,自己对中共越来越生气,随之而来的,是美中之间最新一轮的相互制裁官员和实体,就连趋缓多年的南海争议如今也再成焦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3日表示,根据国际法,美国正在强化美国对南海海权主张的政策,拒绝北京的威吓、霸凌和海上帝国的主张。

蓬佩奥当天透过国务院发布声明指出,北京声称在南海拥有大部份离岸资源是非法的,为控制这些资源所实施的霸凌也是非法。美国拥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也会在重要且尚有争议的南海地区,强化美国的政策。

根据声明,美国主张在南海地区维持和平稳定,并依据国际法维护海上自由与贸易往来,反对任何以胁迫或武力解决争端的意图。声明最后强调,世界不允许北京将南海视为其海上帝国,美国将与东南亚盟国与伙伴一起,按照国际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其对海上资源的主权,拒绝北京在南海或更广泛的地区推动"可能造成权利"的努力。

此前,南海国际仲裁案源于菲律宾2013年发动法律战,挑战北京主张在南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与经济权益,北京不但拒绝参与仲裁,还强调常设仲裁法院裁决无效。最终,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认定中共的南海"九段线"主张没有法律依据,此后北京当局不接受也不承认仲裁结果,近年持续在南海岛礁建造深水港与飞机跑道,并加强飞弹、雷达等军事部署。美国并非南海争议直接当事方,仲裁结果公布时,奥巴马政府敦促相关各方尊重裁决,并说美国在南海主权争议上"不持立场"。

不过,美军近年持续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派遣舰机穿越南海,相关行动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日趋频繁。美军7月上旬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打击群赴南海参加一项大型演习,与共军在西沙群岛周边操演的时间重叠,引发外界关注。中共军报13日刊文,坚称"在自己家门口"正常军事演练,反控美国在南海推动军事化、破坏和平稳定。分析指出,蓬佩奥的声明,无疑让美中再辟“南海新战场”,中美针锋相对、全面对抗已无可避免。

2、上头有令 少宣传李克强

中国大陆近期各种灾难,包括新冠疫情、洪灾接踵而来,中共高层无论隐瞒新冠疫情和洪灾以及应对不力备受批评,这过程中也充斥高层内斗传闻,其中习近平、李克强和王沪宁的多角内斗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党媒收到上面的通知不许宣传李克强。

7月12日,美国华人学者韩连潮在推特发出的图文中,有网友发于6月间的微信截图显示:“自己儿子在中央电视台,他们已接到通知,不许再宣传李克强,特别是与记者的讲话。”网友还称:“各地党媒已收到上面正式的新闻提示,不宣传李中堂了。而且,少数反应慢或审稿审片不认真的媒体头头已经挨批。

有分析指出,这些网曝的内容提及李克强与记者的对话,从时间点上看,应是针对此前人大会议闭幕日,李克强爆出全国6亿人月收入仅一千元的大实话。外界多认为这直接打破习近平脱贫梦、凸显中国贫穷实况,更让一心想在“十三五”收尾之年树立政绩的习近平颜面无光。随后,在习得授意之下,掌管舆论大权的王沪宁抛出党内“20不淮”,以高压作法严格管制言论。如此一来,李克强的言论自然也就受到了约束和管制。

有关这些宣传指令,目前无法获得官方证实,不过最近李克强到贵州视察,官媒报导罕见出现冷对的情况。自6月初以来的持续多轮强降雨,已造成中国大陆27个省市发生洪灾,人民水深火热,习近平至今没到灾区引起议论。7月初,李克强去贵州“考察脱贫攻坚和防汛救灾安置等情况”,似乎发出了救灾信号,但蹊跷的是,与社交网络较多转发李克强视察灾情的新闻,中共官媒却极少报导,这或许也佐证了封杀“李中堂”确有其事。

3、陆克文献计孟公主案 先过了加拿大人这一关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正与北京处在争执状态,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近日向渥太华献计,称目前采取任何外交努力,都不可能让中共释放两名加拿大人,但如果美国将孟晚舟案从刑事案件转为民事案件,可能会有帮助,然而加拿大的民意显示,多数加拿大拒绝接受 “换囚” 策略,并支持政府应对中共采取更强硬立场。

被称为“中国通”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接受加拿大《环球新闻》采访时提到,诉讼由美国司法当局负责,如果美国继续将之视为刑事案件,僵局难解,聪明的方法是美国可以采用过去曾使用的方式,就是认定此案是民事而非刑事案件。如果这在法庭上以民事案件解决,只会有非常大的罚款。

《自由亚洲》的分析指出,想走这步棋未免过於天真,孟晚舟案事关重大,美国早已经进行过各种可能性的沙盘推演,相信加拿大政府也向美国提议过民事诉讼的可能性,显然美国不愿意,加美两国为此案沟通了一年多,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会松动吗?目前看来答案都是“没有”。此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已经明确拒绝“换囚”建议,称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所有在海外的国民处于更危险的处境,因为等于告诉他国政府,只要绑架加人就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加拿大纳诺斯民调公司最新的民调显示,56%的加拿大人支持特鲁多作法,反对释放孟晚舟换回两名加拿大人。此外,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孟晚舟该不该被引渡,应该由法院来决定。当被问及渥太华应采取何种方法挽救两名加拿大人,超过一半的加拿大人支持渥太华采取对中共更强硬和制裁性的行动,例如阻止中国公司收购加拿大公司,或采用《马格尼茨基法案》拒绝中共政府官员及其家人入境。

4、德媒:中共到底蠢不蠢?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3日以"现实主义取代白日做梦"为题,中共领导人似乎有着被迫害妄想症,认为西方的一切举动都是在遏制中国崛起。尽管德国政府一直秉承"相互尊重"的对华政策,但是北京在香港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这种"尊重策略"将一无所获。

文章指出,现在,可能依然有人乐观地指出、甚至相信中共政府不会那么蠢,以为他们不会冒丧失1997年以来香港特殊地位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之风险。但是,新法生效以来,实际却是另一副模样,中共不仅仅轻易架空了郑重签署的国际协议。即便是无害的抗议形式现在也遭到了镇压,示威者面临着重刑的威胁,就连外国记者也不再能不受限制地进行正常报道,习近平以及其他领导人此刻正躲在他们的民族主义精神堡垒里。

文章接着写道,香港吸引外资的一大优势就是具有独立的司法,可是,北京的高层领导现在似乎已经不怎么在乎这一点,港版国安法的计划以及实施,其实遵循着一个清晰的、经过冷静思考的战略。中共政府从一开始就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反应计算在内,哪怕现在北京面对的怒火比原先预想的要更大一些。这就是北京掌权者的算计。

文章进一步指出,白日做梦现在必须让位于现实主义,我们也必须假设:习近平身边人的妄想症已经强烈到,即便是他人善意的举动也会被解读为西方试图阻止中国'崛起'的卑劣手段。这样看来,北京的行为倒还真有几分愚蠢。

5、大选临近 川普、拜托竞飙谁对中国更狠

"中国议题"俨然已成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热门主轴,寻求连任的川普总统正与代表民主党披挂上阵的挑战者、前副总统拜登较劲,看谁能以更狠、更强硬的姿态面对北京,争取选票。

美联社12日报导,川普竞选团队推出的最新一波选举广告里,秀出拜登向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敬酒的画面,却未提到川普不管在亚洲访问期间,或在他的佛州私人俱乐部款待习近平时,也都做过一模一样的事。而来自白登选举团队的广告文宣,则紧咬川普不仅对新冠疫情淡化处理,还曾大赞习近平对疫情做到公开透明。

民调专家朗特兹说,中国议题在2020年大选将变得非常重要,"只是我看不出到底对哪一方较为有利。"对于双方阵营选举广告做过全面分析的朗特兹表示,这场总统大选的三大主轴议题,就是中国、经济以及如何处理新冠疫情。

美联社报导分析,在这场大选当中,中国将不再只是外国政策架构底下的其中一环而已,而是与新冠疫情问题息息相关,而疫情又是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的罪魁祸首,选民在投票时不禁扪心自问,面对中国的贸易不公平、侵犯智慧财产权、迫害人权并在国际舞台频频挑衅之际,到底是川普还是拜登谁才能悍卫美国利益。这个时候,哪个候选人看起来对中共比较卑躬屈膝,选情就相对危险。

川普顾问团认为,如果能凸显拜登在欧巴马任内主管亚洲事务时对北京过于逆来顺受,对川普选情就有加分效果;而拜登阵营目前对川普的攻击重点则强调,川普面对中共只会撂狠话,实际上却无力向北京究责,没有让中共为疫情承担责任,至于美中贸易协订也仅签署了第一阶段而已。

根据美国信誉良好的民意调查机构所做的政治民调显示,前副总统拜登在全国和关键的“战场”州的民调中,都领先川普。当不要忘了美国独特的总统选举程序,总统是根据各州的投票结果选出的,每一州都有一定数量的选举人,他们来自所谓的选举人团,获得两百七十张选举人票的人即当选总统。

6、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这次不是中国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大陆对原材料及其他商品的需求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而这一次,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不太可能提供那么大帮助。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分析,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对原材料及其他商品的需求飙升,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为巴西、德国等地的经济回暖提供了支撑。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当时之所以避免了经济衰退,几乎完全要归功于与中国的贸易。而这一次,中国不太可能提供那么大帮助,中国经济尽管近来出现了反弹的迹象,但所受冲击比当年要严重得多,中国大陆有相当多的公司仍举步维艰。总的来说,中国大陆需求提供的动力没有上一次衰退期间那么强劲。  

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经济低迷时期相比,北京至今在刺激性支出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克制,或许是出于对债务不断上升的担忧,北京今年慎于利用刺激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国财政措施规模与GDP之比为4.6%。更有分析认为,如果把所有政府预算都考虑在内,上述比率可能高达7%。如果处理不慎,最后引发的蝴蝶效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甚至会演变为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表示,中国大陆仍将是全球的一个增长引擎,但如果仅以1%的速度增长,那只是勉强前行,就无法拉动任何经济体。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