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于来了! 川普抛出重磅炸弹
美国总统川普再次对中共出狠招,据最新报道,川普9月9日敦促欧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100%的关税,以此作为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压,迫使其走上谈判桌,结束俄乌战争。同时,川普还鼓励欧盟对印度征收类似的高额关税。川普9月9日打电话参与在华盛顿召开的美欧高层官员会议,抛出这项不同寻常的要求,川普告诉欧洲官员,美国愿意对中印祭出大规模新关税,但前提是欧盟必须与美方同步行动。会中,川普表态愿意比照办理欧盟对中印加征的任何关税。
川普的提议反映白宫对俄乌和谈停滞,以及中共当局持续不断给普京提供帮助的态度转向,知情官员引述川普表示:“最明显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加征大幅关税,并持续施压,直到北京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些石油其实没有太多其他出口去处。”一位美国官员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现在就准备好了,但只有我们的欧洲伙伴与我们并肩作战,我们才会这么做。”川普此举是在习近平、普京和莫迪上周举行的峰会上巩固关系之后做出的。川普此前曾威胁要对中国和印度征收关税,以惩罚两国购买俄罗斯原油,以此对莫斯科施压。
中国和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因此,在俄罗斯继续扩大其自2022年开始的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之际,中印两国在维持俄罗斯战争经济运转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欧盟制裁特使奥沙利文率领的欧盟代表团目前正在华盛顿讨论制裁协调事宜。如果川普政府的要求得到采纳,欧盟将改变其战略,因为欧盟更倾向于用制裁而非关税来孤立俄罗斯。值得注意的是,9月9日晚些时候,川普暗示美国实际上可以加强与印度的贸易往来,他在晚间的社媒帖子中写道:“我很高兴地宣布,印度和美国正在继续谈判,以处理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与我的好朋友莫迪总理进行会谈。我确信,对于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来说,达成成功的协议绝不会有任何困难!”北京方面,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天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回答称:坚决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坚决反对对中方施加所谓的经济压力。
目前,欧洲本身尚未完全在能源贸易方面与俄罗斯脱钩,尽管欧盟表示致力于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去年俄方仍供应了欧盟约19%的天然气进口。就在川普提出上述建议的同一天,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将一些中国独立炼油厂列入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中。欧盟委员会最早可能于9月12日本周五提出这一新的制裁方案。在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中,欧盟将两家中国地方银行和印度位于瓦迪纳尔的纳亚拉能源旗下的大型炼油厂列入制裁清单。
自今年夏季以来,欧盟一直在关注一些中国炼油厂,查看这些炼油厂是否从已受制裁的俄罗斯“影子舰队”采购俄石油。在美国施压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10日表示,作为对俄实施新制裁的一部分,欧盟正考虑加快淘汰俄罗斯化石燃料。冯德莱恩补充道:“我们尤其关注加快淘汰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影子舰队和第三国。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为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目前,欧盟正就法律提案进行谈判,计划在2028年1月1日前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并从明年开始,首先停止新的采购和短期合同。
另据《纽约时报》最新报道,川普政府一直在讨论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的限制措施,一旦实施,可能会颠覆美国制药业,并影响从通用名药物到尖端疗法等各种药物的供应。这项措施的核心是一项行政命令草案,该命令威胁要切断中国发明的实验性疗法的渠道。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一直在购买中国研发的用于治疗癌症、肥胖症、心脏病和克罗恩病的药物的专利权。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士都表示,美国对中国药品的依赖构成国家安全漏洞。据悉,白宫副幕僚长米勒的助手们已与投资者进行了数月的反复沟通。此举将标志着川普首次将矛头指向来自中国的一批关键实验性药物,制药公司押注这些药物未来能在美国市场带来利润。该行政命令草案要求提高美国对几种据信在中国大量生产的药物的产量,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止痛片。该行政令还提议,一旦美国这些药品的产量增加,美国政府应在采购中优先考虑这些产品。此外,草案中提出的另一项政策将阻止制药商依赖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方法是将这些数据接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更严格的审查,并征收更高的监管费用。
2、生死攸关 决战时刻已经到来…
正在举行的慕尼黑国际汽车展(IAA)上,中国是最大的热门话题之一。德媒指出,德国汽车工业要想保住霸主地位,就必须摆脱对中国电池的依赖。欧洲汽车工业正在面临同中国车企的一场决战。
《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德国车企曾在中国市场一统天下,德中两国的汽车工业也形成了一种寄生共存的关系。但随着电动车的兴起,德国车企的处境已经变得越来越被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德中在汽车行业的合作关系想必利润丰厚,但从技术层面来讲,这种合作却是一个陷阱。作为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中共当局迫使德国接受他们的合资企业模式,并营造出一种良好氛围,让德国人感到自己非常重要。而中国人则借机掌握了制造汽车的技术,即便需要泄露一些核心技术,德国人竟也乐此不疲。
现如今,这种寄生共存的关系早已不复存在。新近涌现出的一系列中国车企已经掌握了独立造车的全部技术,而包括德国在内的外国车企则已经掉进了又一个陷阱:为了能在德国、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与新对手竞争,他们必须造出续航能力强劲的现代化电动车。这就需要最好的电池,而这些电池的很大一部分偏偏也来自中国。有鉴于此,本届IAA国际车展对于德国车企来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最后考验,一个决定未来销量的关键时刻。从梅赛德斯的电动SUV GLC,宝马的 iX3以及大众的小型新款电动车,各家车企巨额的市场投入都说明:这次车展是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一役。未来谁将主导电动车行业?全球汽车市场上,欧洲车企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在电池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的背景下,欧洲车企是否还有未来?
无论是德国,还是欧洲,在生产电动车电池方面都存在依赖性。中国企业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电池,也掌控着大规模生产电池所需的原料。这对欧洲的电动车转型来说,绝非好事。一旦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全球劳动及价值链分工出现变化,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德国和欧洲车企的电动车战略是否会因此瞬间崩盘?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前不久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习近平、普京以及金正恩同框亮相,这一画面令人不安,也预示了西方未来可能不得不面对的局面。评论直言,德国车企当前面临的被动局面,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车企高管们一直对电池问题缺乏重视,甚至是有意视而不见:这是一个致命的误判,而且类似的误判还有许多,不胜枚举。现在的问题是,德国人还能力挽狂澜吗?
3、突发!川普重要盟友校园演讲遇刺
美国总统川普的政坛盟友、美国保守派政治评论员柯克9于19日在犹他谷大学一场活动中遭到枪击遇难,当局仍在搜寻开枪嫌犯。川普得知消息后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直至周日9月14日晚。美国前总统拜登也表示,应该立即停止此种暴力!
9月10日午间,查理·科克(Charlie Kirk)受邀在犹他谷大学演讲,突然一声枪响。视频显示他应声倒在椅子上,观众席中传来惊恐的尖叫声。川普在其“真相社交”上写道:“我们都需要为查理·柯克祈祷,”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愿上帝保佑他。”副总统万斯也发布同类的信息。查理·科克是美国右翼激进组织'美国转折点'的创始人,被外界视为川普的政治支持者,也是川普上次竞选活动中的关键人物。枪击案发生后,犹他州州长与川普通话,并誓言将枪手绳之以法。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在犹他谷大学被拘留的一名嫌疑人并非嫌疑人,目前当局仍在搜寻开枪嫌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