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习接班人两版本最受关注 谁能笑到最后

2024年7月中共三中全会至今,习近平嫡系心腹高官接连出事,习家军内讧升级迹象不断浮现,习权力危机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有关习下台及其接班人选传闻纷飞,其中两个版本最受关注,其背后也反映了中共高层不同的政治逻辑与权力博弈,也为即将到来的政局变动增添了不确定性。

海外时评人士文昭分析,第一个版本认为,前副总理胡春华可能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甚至一并接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作为胡锦涛培养的接班人,胡春华在十八大进入政治局,却在二十大被排挤出政治局,仅保留中央委员身份。尽管如此,胡春华的政治根基依然稳固,其在中央委员会的留任显示习近平对整体大局稳定的顾忌。支持胡春华接班的观点认为,他若回归权力核心,将延续“胡温体制”的稳健路线,最大程度降低政局震荡。胡春华在政治局磨砺两届,熟悉地方与中央事务,且未被卷入重大争议,其形象相对清廉。有分析指出,习近平在二十大将胡春华排挤出政治局,却无法将其完全剥离中央委员会,显示背后支持胡春华的力量不容小觑。例如胡春华主政内蒙古期间,当地官场虽经历反腐风暴,却未能撼动其地位。未来胡春华若能重返权力核心,可能被视为对习近平连任路线的某种“纠偏”,在党内赢得广泛支持。

另一热门版本传闻现任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将接任总书记,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接替总理,该版本强调现任高层的内部平衡,认为丁薛祥作为政治局常委,接任总书记较为顺理成章。丁薛祥长期担任习近平的“大内管家”,熟悉党内运作,但在地方主政和中央部委管理方面资历较浅。有分析认为,丁薛祥被安排为国务院副总理并非最佳选择,显示其在习近平心中的地位有所动摇。若习近平退位,丁薛祥退出国务院、专注党务,可能更符合其背景。丁薛祥和陈吉宁均被视为习近平的亲信,若由他们接班,习近平可能保留幕后影响力,这与反对派希望彻底改变现状的目标相悖。文昭认为,胡春华与丁薛祥的接班版本反映了不同的政治逻辑。胡春华版本强调对过往体制的接续,试图以稳定为优先。其优势在于胡春华的资历和跨派系的接受度,但挑战在于他需从中央委员直接跳跃至政治局常委,这在中共历史上并不常见。此外,习近平的强势统治可能限制了胡春华的回归空间。丁薛祥版本则注重现有权力结构的延续,震荡较小,但其缺陷在于丁薛祥和陈吉宁的“习派”标签。若反习派系如退休元老或军方力量成功逼其退位,继续任用习近平的亲信显得不合逻辑。相比之下,胡春华的跨派系背景使其胜出可能性略高。此外,中共内部权力变动的传闻为即将举行的美中谈判增添了不确定性。胡春华与丁薛祥的接班之争,反映了稳定与延续之间的博弈。无论哪一版本成真,习近平时代的深层危机难以轻易化解。未来数月,中共高层的动向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海外时评人士李燕铭分析指出,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也是习的热门接班人选,李强从习的大秘被一路擢拔成为中共第二号人物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而有爆料称将接替李强出任国务院总理的上海书记陈吉宁同样令人关注,陈吉宁是习近平心腹陈希提拔的清华帮要员,曾与清华校友李干杰在环保部共事,陈吉宁还与习家军福建帮大佬蔡奇搭档、主政北京超五年。尤其是二十大上,团派遭团灭,而新老上海帮大员纷纷上位。现任政治局常委中,赵乐际深具江派背景;王沪宁、丁薛祥仕途发迹于上海;李强、李希都曾在上海担任要职。王沪宁、丁薛祥、李强、李希均被习重用,组成习家军新上海帮班底。但王沪宁、丁薛祥、李强、李希与赵乐际与江泽民老上海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惯例,陈吉宁在二十大晋升政治局委员兼任上海市委书记,已为其二十一大入常埋下伏笔。而陈吉宁主政上海,与新老上海帮大佬及其家族在上海的政商利益圈不可避免产生关联。2024年7月至今,中共政局突变;习权力危机背景之下,习家军内讧升级。目前迹象显示,习家军福建帮、清华帮被打压,而与江浙沪政商圈紧密交织的上海帮得势。陈吉宁是习家军清华帮代表人物,又与福建帮、上海帮密切关联;其仕途命运将是中共高层内斗及人事博弈的风向标之一。

2、图片疯传 中共贪官如何悄悄收钱

一张广为流传的网络图片,以讽刺性语言梳理出中共贪官如何“悄悄收钱”的多种路径,引发舆论关注。这张图片将腐败行为按“低、中、高”三个层次分类,呈现了从红包回扣到海外资本操作的演变过程,凸显权力寻租在中共不同官阶间的结构性特征。据悉,目前中共官场行贿手法已到中纪委一时难以查核的隐蔽程度。

近日,一张题为《贪官都是怎么悄悄收钱的》的图文内容在社交平台微信群内迅速传播,图片以类“经验总结”的方式,用三段结构化内容概括了中共贪腐生态中常见的“隐秘金流”路径。在被称作“低层次”的收钱手法中,贪官往往通过传统的回扣、礼金、贵金属转赠、团购卡、茶叶礼盒等方式实现权钱交易。这些手段虽不高级,却因隐蔽性强、操作频繁而仍被广泛采用。到了“中层次”,腐败手法则表现为与教育资源、股权利益绑定。例如:通过设立奖学金名义为官员子女保送名校,或在企业上市前将股份分配给特定亲属,再在高估值阶段套现。这类行为更加注重“合法”外衣,实质上却是利用政策便利或内幕信息谋取私利。最引人关注的是“高层次”段落的描述,图中指出,一些高级权贵已将洗钱、变现、避税等手段通过海外壳公司、离岸账户和艺术品拍卖等方式操作完成。例如投资影视作品、操作虚拟货币、频繁出入澳门赌场,甚至利用清代瓷器拍卖完成跨境资产转移。其复杂程度远非一般纪检手段能轻易察觉。

长期在广东的社会观察人士李芳林表示,中共官场送礼方式五花八门,有底层、中层、高层还有“层外层”,中国人的所谓玄学、道家,所谓智慧送礼,有的路径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总之就能达到目的。中共体制是一个逆淘汰体制,不仅是官员受贿那么简单,受贿仅仅是物质层面,官员受贿要你从内心理会他的真谛,而且要外人看不出来,就是让官员知道我是你的人,绝不是你给多少钱的概念,给人给资源。一位曾经从事房地产业的人士彭先生则表示,“层外层”贪腐行为即使中共中纪委也很难在短期内找到高官贪腐证据。一些高官已经停止收取现金和财物,但退休以后就有一份资产由代持人转到这些官员的名下,替这些官员代持财产的也不一定是他的亲戚,但是他非常信任的人,你根本没办法查。这张网络图片虽然无法作为法律证据,但却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价值。它不仅呈现出贪腐行为从粗放到精致、从地气到金融的“演化路径”,也揭示了制度漏洞如何被“技术型贪腐”持续利用。

3、库存高达1160亿元 比亚迪开启限时降价模式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车企库存压力持续攀升。根据年报显示,比亚迪去年库存高达1160亿元人民币,位居行业之首。高存货意味着企业大量资金被锁定在未销售产品上,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加财务成本,甚至在产品更新迅速的汽车行业中带来贬值的风险。

面对新车上市带来的竞争压力,中国多家车企纷纷采取“一口价”策略进行库存清理。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的比亚迪,多款非智驾车型也不得不开启“清库存”模式。近日,比亚迪旗下的王朝网和海洋网共有10款非智驾车型官宣限时降价,降幅约1万元,最低起售价甚至进入5万元区间。不仅是紧凑型车型,就连中高端车型的非智驾版也宣布限时降价,起售价均下调1万元。实际上,比亚迪面临的库存压力不仅来自战略转型,更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中。2024年年报显示,比亚迪以超过1,160亿元的存货规模位居行业首位。在存货周转天数方面,比亚迪的存货周转天数为58.57天。分析指出,高库存已成为中国车企面临的重大挑战。比亚迪近期集中推出21款智驾车型,意在提前占领中低价位智能驾驶市场。然而随着众多企业跟进智能化战略,大量新车扎堆上市,非智驾老款车型被边缘化,进一步形成的库存积压。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