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阻止李嘉诚卖港口 川普不会袖手旁观
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将全球43座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牵头财团的交易一波三折,由于习近平对这项交易“深感愤怒”,在北京和香港当局强力施压下,最新消息传来,长和将不会按预期在下周签署出售其在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战略港口的交易,北京几乎同时放话将对该出售交易展开反垄断审查。对于习近平当局不惜代价阻止此笔交易,美国前亚太助卿康达直言,北京应将此次出售案视为私人交易,若试图干预,恐面临美国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风险。这也是美国前高级官员首次对此交易发表评论。
南华早报3月28日报道,长和不会在下周按预期正式签署出售其位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战略港口的协议。港媒星岛日报28日报道也称,长和出售全球43个港口权益的最终协议原定于4月2日之前签定,但下周并不会签定任何协议。关于不签定原因,消息人士说,“大家都明白啦!”同一天,中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正在审查长和以230亿美元将分布在23个国家的45个港口出售给由美国投资公司贝莱德牵头的财团的交易。在亲北京的港媒询问该交易是否需要国家反垄断审查批准后,北京宣布了这一审查,中共官方在一份书面答复中写道:“我们已经注意到这项交易,并将依法进行审查,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公众利益”,但没有透露审查何时启动。
28日早些时候,一位接近长和的消息人士表示,该集团不会按计划于下周三4月2日签署该协议。据了解,4月2日并非“真正的最后期限”,而只是最早可以签署协议的日期。根据3月4日发布的出售公告,4月2日是长和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签署两座港口交易最终协议的最后日期。最终协议一旦签署,意味着长和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将进行排他性谈判,并作出保密安排。买方将能在145天内获得信息和文件,以进行尽职调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港口,以及分布在全球的其他港口,是价值230亿美元交易的一部分,长和将从中获得190亿美元现金。南华早报表示,但没有迹象表明该交易已被取消,由于交易的复杂性,重要细节仍有待决定。
出售巴拿马港口的消息进一步激化了中美紧张关系,最近几周,北京和香港当局不断向李嘉诚和长和公开施压威胁。对于习近平当局力阻此笔交易,美国前亚太助卿康达警告,北京一意孤行试图干预和阻止这笔交易,恐面临美国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风险。康达曾在川普第一个任期担任美国驻越南大使,拜登执政时期则担任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他是第一位对李嘉诚出售港口给美商贝莱德一事,发表看法的美国前高级官员。康达指出,华盛顿和北京正在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为未来的贸易谈判创造筹码,这笔交易是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的完美体现。“尽管北京方面明确表达对这笔交易的担忧,我希望中共谨慎行事,因为这是一项私人交易”,倘若北京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将有可能引起美国的反弹,导致美中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可能还会破坏人们对香港的信心。
彭博社3月27日曾报道,尽管习近平对李嘉诚家族这项交易“深感愤怒”,但这项交易仍然会如期进行。根据中南海指令,中共监管机构正在审查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及海外的投资,以利掌握其中的商业往来。财经评论员利世民认为,中共企图重新塑造李嘉诚形象,由爱国商人抹黑为卖港商人,也将商业交易政治化问题提升至另一个层次,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连李嘉诚都出事,还有谁不会出事?”大财团必须要好好思考在香港到底应如何部署。不少人士认为李嘉诚最终恐在习近平压力下,取消这项交易,但海外时评人士章天亮认为,李嘉诚不太可能会让步,并以李嘉诚儿子曾遭绑架一事为例,认为在没有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李嘉诚应该还是视生意第一,除非中共拿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来威胁他。至于会不会走到那一步,毕竟中共这样做,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不仅仅是国际观感很差,加上李嘉诚的背后有川普,若李嘉诚拒绝出售港口,届时川普会非常生气,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所以,李嘉诚最后会让步的可能性就极小。另据路透社3月28日最新报道,李嘉诚旗下的长和正在考虑分拆全球电信资产,然后在伦敦上市。
2、缅甸7.7级大地震 云南民众狂奔视频曝光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12时50分,缅甸发生7.7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实皆省实皆市(Sagaing),距离首都大约260公里。地震波及泰国,曼谷已进入紧急状态。中国云南多地震感强烈,社交媒体的视频显示,位处中缅边境的瑞丽,不少民众狂奔避险。
3月28日,缅甸中午过后突然天摇地动,由于派驻当地的外媒不多,强震第一时间伤亡灾情未获迅速报道,当晚10时30分左右,多家日本媒体报道,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宣布,全境已144人死亡,伤者732人,伤亡数字恐再增加。受到地震影响,泰国全国有震感,曼谷进入紧急状态。据央广网报道,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震中距离中缅最近边境线294公里,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昆明、丽江、保山、大理等多地震感强烈,贵州、广西等地亦有震感。7.7级地震之后,随后又发生6.4级地震。
28日下午,“云南震感”一词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与缅甸相邻的瑞丽的一名市民讲述,地震发生时他在26楼的家中,震感非常强烈,家里的墙当时就出现裂缝了,“那个楼晃的,太害怕了,感觉经历了生死。后悔住高层了。”地震发生后,由于电梯停运,他从26楼走到了外面,“楼里的人都跑出来了”。微博视频显示,地震发生时,云南瑞丽财富广场楼顶的高空泳池的水像瀑布一样从高楼喷出,并有砖石掉下。也有视频显示,云南德宏一高层建筑剧烈晃动,扬起巨大灰尘,市民紧急逃生。一名在昆明的居民表示,当时他在24楼的家中,家里的灯都差点掉下来,鱼缸里的水都晃出来了,这次的地震明显晃动厉害,持续时间长。“我躲到了厕所里面,等不太摇晃的时候才出来的。”视频显示,昆明两栋并列高楼中,靠左的高楼明显晃动,引发众人担忧。此外,大理一市民告诉“极目新闻”,地震发生时她正在楼上的服装店内,突然木屋剧烈摇晃,她感到头晕恶心想吐,而楼下在厨房的同伴还误以为自己是低血糖了。
地震学家杰克森告诉CNN,今天撼动缅甸的强震就像“划过地球的巨大刀痕”。美国地质调查所表示,缅甸中部当地时间28日中午发生规模7.7地震,震央在实皆市西北方约16公里处,深度仅10公里。邻国中、泰皆感受撼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杰克森表示,这场地震是由长达“整整1分钟”的破裂引起,造成地面出现水平移动。杰克森指出:“想像1张纸被撕裂,撕裂速度大约是每秒2公里。它移动的是1条断层,就像划过地球的巨大刀痕。”他还补充,虽然泰国曼谷没有发生地震,但当地的高楼让这个城市特别容易受到远方的震动影响。
3、美司法部宣布调查斯坦福等名校
美国司法部3月27日宣布,已针对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系统的三所分校启动调查,重点在于校方是否违反最高法院禁止以种族作为招生考量的裁决。该裁决于2023年推翻了美国名校长期实施的平权措施,被视为美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
2023年,美最高法院裁定,哈佛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大学在招生中采用种族因素作为考量因素的做法违宪。美司法部长邦迪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她已指示司法部民权司启动调查,确认这几间学校是否遵守最高法院的裁决。除斯坦福大学外,审查范围还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邦迪指出,数十年来美国多所顶尖大学在招生时优先考量种族配额,而忽视以机会平等为核心的制度,这种做法是在“多样性、公平与包容”的名义下分裂美国社会,并歧视整个族群的申请者。斯坦福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发布后,该校已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相应调整。加州大学系统则指出,自1996年加州选民公投通过第209号提案以来,加州大学即已遵守禁止在招生中实施平权措施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