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视频 > 正文

1、习危机显现 北京饭局都在骂

随着中共3月“两会”的临近,有关中共高层和军队的人事安排引发了各方关注,有消息说,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今年7月左右召开。分析指出,仍然高调露面的习近平,今年又患了一场大病,在没有确定接班人的情况下,迟迟不开的四中全会,使得高层权斗变得特别激烈,有关接班人的各种传闻近期也不时传出,进入第三任期后,习近平正陷入空前的执政危机。

坊间传闻,北京饭局上现在基本上都在骂,中共的政局现在非常不稳,很可能出现突然事件,所以中南海目前非常紧张,但是习越紧张,地位越不稳,内部权斗可能就会越厉害。对于当下的中共政局,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分析指出,习近平这个独裁者的地位,是随时随地会出现问题的,只是说他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当年,毛泽东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地通过政治运动来清洗政治对手。习近平现在是抓住了腐败这个手段,用反腐来作为清洗政敌的一个工具。稍早前的1月6日,习近平在中纪委代表大会上讲话时说半步不能退,这个表态既有在反腐上的原因,更有警告所有的政治对手,不要轻举妄动的意思。实际很多传闻都是从境内传到境外,又从境外传回到境内,现在一点点事情都会传到最高层。所以说,习近平肯定很清楚,党内还是有那么一批人亡他之心不死,习为此寝食难安。现在整个中共的宣传机器也好,或者是党内、军内高层也好,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习近平到底下一步想怎么做,他想干什么,这都是所有人最关注的。

蔡慎坤指出,习近平现在还没有接班人,身边围绕着他的那些人,包括他的那些亲信在内,都会围绕着“接班人”,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斗,这是我们下一步看得到的一个焦点。尽管现在看起来他的地位貌似很稳定,但是人的健康不是他自己能够主宰的。相信七十几岁的人,这种危险,尤其是在政治上的危险,随时会出现。之前,有一位老总级别的朋友讲了一件事情,说新华社本来是有大内参的,这个大内参是只给主要的几个领导人看的。习近平上来之后,开始没怎么理会新华社,新华社就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一直想揣摩习的意图。后来找了一个借口把习安排过来视察之后,习当场发了一通牢骚,说你们报送的所谓内参,全都是唱衰的,没几个唱形势是大好的,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你们一天到晚就挖掘这些社会的阴暗面,有什么价值?据说当时新华社吓死了,这个大内参现在都停了。蔡慎坤直言,习不看大内参,就是完全不闻不问外面的事情,他只想听歌功颂德的。这个社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真出大事,估计到时候习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出的大事。

海外时评人士唐靖远分析指出,习近平1月初再提“铁帽子王”,显示他回到了第一任期时的处境,即权力已不再稳固。中共副国级以上高官中,习近平真正信得过、全力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习近平此番表态,意味着中共党内斗争日趋公开化,并且不断升级。从当前形势来看,习近平的权力已被大幅削弱。然而,他之所以仍稳坐权力核心,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中共党内无人愿意接手残局。唐靖远分析说,习近平上台以来,不仅重创中国经济,也几乎耗尽中共几十年来积累的政治资本,局势已发展至难以收拾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党内无人愿意挺身而出承担后果。由此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局面——习近平权力受损,却仍继续掌权。换句话说,他必须自己去承担这一切的后果。如果习近平被替换,接班人问题将不可避免。然而,中共目前难以找到合适人选。在权力更迭过程中,高层各派系和权贵家族势必都会试图争夺权力,由此引发激烈的明争暗斗。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丁薛祥不利消息频传,一度传出事。但2025年1月丁薛祥高调外访,出席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可春节后,丁薛祥活动再度异常。迹象显示,丁薛祥或深陷中共高层内斗漩涡,多方势力围绕丁薛祥在博弈。海外时评人士李燕铭分析指出,丁薛祥是目前最年轻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是最有竞争力的习近平接班人选。2024年三中全会传出习近平中风消息后,有传闻指习会因健康问题卸任中共总书记与军委主席职位,而丁薛祥会接任中共总书记乃至军委主席。之前,胡春华在二十大上出局;接替孙政才成为接班人选的陈敏尔二十大仕途受阻,主政地贵州、重庆官场被深度清洗。丁薛祥或也难逃中共接班人选“魔咒”。海外时评人士江峰则认为,丁薛祥的异常可以被解读为“失宠”或“边缘化”,甚至解读为习近平的政治地位没有以前牢固。一方面,独裁者巩固权力除了培植亲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避免过于依赖单一亲信,防止内部不满和派系失衡,因此,习近平也要防止丁薛祥做大。另一方面,结合半年以来中央军委人事大洗牌,丁薛祥的异常也可能是中共重新执掌实权的元老派、军中实权与习近平权力讨价还价的结果,目的是淡化习近平本人的影响力。

2、仅仅三年  中国跌去了99%

根据中共的最新官方数据,过去三年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暴跌99%,创下33年来新低。经济低迷以及对北京当局日益严厉的所谓反间谍活动的担忧,使得外企纷纷撤资离开中国。

2月14日,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2024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入仅录得45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约99%。数据显示,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规模达1,680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加速将资金转移到海外,全年对外投资达1,730亿美元。在中美两国陷入新一轮贸易战之际,这一趋势预计将继续,并使中共遏制资本外流挑战进一步加剧。

中国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已使得部分外企减少风险敞口。2024年,多家跨国公司相继缩减或撤出中国市场,包括美国科技公司IBM、微软裁减中国研发部门,普利司通宣布停止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日本住友化学退出大型液晶面板偏光膜的生产。此外,日本新日铁结束了与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宝山钢铁的半个世纪的合作。而为了刺激经济,北京不断降息,导致基准利率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进一步促使跨国公司不投资中国,并导致资金流出。之前有华尔街大佬公开批评在中国的投资不容易汇出。

针对外资投资规模的断崖式缩减,党媒2月10日在头版刊文,试图消除外界对“外资撤离”的担忧。文章宣称,中国外资流入模式正在调整,外资企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因此外资减少并非市场失去吸引力,而是“发展阶段性变化”的结果。对此说法,海外时评人士李恒青分析指出,《人民日报》的文章不过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一部分,而数据已经揭示了外资投资大幅下滑的现实。除了劳动力涨价、合规、投资壁垒等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在中国投资不赚钱,最最重要的是中共政治制度的不透明,缺乏法治。

中国美国商会2月初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受访美企比例下降至35%,仍有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对中共当局的开放承诺信心不足,市场的不确定性仍是影响外资布局的重要因素。另据中国日本商会2月1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近一半在华日企表示2025年将会削减投资,或不会追加新资金。只有16%的日企表示打算增加对华投资。此外,中国进出口之间的巨大差异已演变为一个国际性问题,不仅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满,甚至连印度等周边国家也同样对贸易失衡感到担忧并纷纷对华采取措施。

3、农民养老平均月领123元  打了谁的脸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早在2021年2月就宣布“脱贫攻坚战”已获得全面胜利,但最新公布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农村老人的每月平均养老金仅仅为123元,不仅打脸习近平的脱贫面子工程,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下,农村老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剧增。

百度2月13日的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中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养老金平均123元,较2024年提高了20元 ; 具体金额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北京市为每月924元; 浙江省、江苏省等发达地区为每月200元以上; 而东北等地区是每月110元至140元。在中国,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是全国统一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根据个人缴费情况累积,农民可以选择按月缴费或一次性缴费,缴费越多,将来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高。 如果每年缴纳3000元,缴满15年后,每月可领取的个人帐户养老金为324元。

综合媒体报道,为了增加农民存入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中国部分省份2025年把缴费的上限提高到了每年8000元。 对此,中国多名财经网红表示,缴得多,退休后能领更多,看起来很诱人,但有多少农民能负担得起这么高的缴费标准?黑龙江省网红“悟空聊工资”2月11日透露,黑龙江73 岁的李奶奶独自生活在村里,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她每月仅能领取150 元的基础养老金,每到冬天需要用煤取暖,或者生病买药的时候,她就深感压力巨大,感叹自己根本不敢生病。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2024年1月在一场经济论坛中透露,1.7亿中国农民的退休金仅100元至300元,但中国科级干部的退休金是农民的70至100倍。

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分析指出,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不穿衣服的不怕穿衣服的,习近平可以跟川普硬碰硬,贸易战就贸易战,关税战就关税战,底气就是“制度优势”。在遭彻底洗脑的部分中国人眼里,他还是有硬气的“一条汉子”。然而,中国经济衰退、市场萎缩、工厂倒闭、人民失业、民生艰困,等等,统统不在习近平的顾虑和顾及之中。习近平早有名言:不要算经济账、民生账,要算政治账。还有内部训话:天天说抓经济建设,经济搞上去了,共产党的政权没有了,有意义吗?习近平动辄宣称“不惜一切代价”,而中国网民早就总结了:中国老百姓就是他口中的那个“代价”。

4、川普关税重击  中国出口商最惨结果曝光

美国总统川普2月初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中国出口商恐别无选择,只能同时涌向其他替代市场。专家分析指出,这结果就是让价格战变得更加激烈,同时这些企业的获利能力将被压缩,最终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国内通缩压力。

路透社2月14日的文章写道,中国一家铝制品公司的销售主管Jeremy Fang正试图将更多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以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不过他透露,竞争对手们也有同样的想法。据他估计,公司将不得不降低价格,接受更低的利润率,“蛋糕就这么大,大家都想分一块,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4000亿美元的商品,不过面对国内需求疲软,加上美国贸易环境恶化,中国制造商眼下别无选择,只能同时涌向替代出口市场,可是全球市场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因此恐怕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出口商之间的价格战,压缩它们的获利能力,同时还可能引发新出口市场的政治反弹。至于在海外市场的价格战,也可能会加剧中国国内的通缩压力,因为更低的利润率可能导致企业裁员、薪水下降和投资减少。最终的结果就是关门。

汇丰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纽曼指出,市场多元化是可以理解的策略,但难以持久,当中一个风险是,当所有中国出口商突然都在开发同样的新市场,会进一步压低利润,而更大的风险在于,这些市场的政府,最终可能会被迫对中国产品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因为当地的本土企业将面临影响。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认为,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产量。但此举会非常痛苦,“没有人会永远购买你的产品,所以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如果中国想要创造更多的福利、更多的增长,那就需要提高国内消费。”纽曼也认为,促进家庭消费的政策,或许能对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带来正面影响。“最终,为了降低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关键在于发展国内需求,以消化部分过剩产能。”可问题是,随着各行各业陷入衰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正经历裁员、减薪,即便是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也都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谁又舍得大手大脚消费呢?

5、十名绑架王星的中国人抓回来了

泰国警方2月14日表示,将把参与绑架中国演员王星的十名中国公民引渡回中国,这是泰国当局在王星遭遇绑架落入缅甸电诈团伙之手后在打击电诈行动中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

王星是今年一月被电诈团伙引诱至泰国后遭到绑架,然后被送到缅甸的。泰国警方后来在缅甸找到了王星的下落,并将他救出。王星随后回到了中国。据联合国的说法,有数十万人被犯罪团伙引诱和绑架,强行送进设在缅甸的电诈“园区”,在网上进行非法诈骗活动。他们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业务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泰国皇家警察总监塔猜·皮萨尼拉布特表示,这十名中国嫌疑人是在缅甸妙瓦底一带活动的一个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诈骗团伙。泰国警方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人是在从泰国去柬埔寨的途中被泰国警察逮捕的。这些人将被引渡到中国接受审判。塔猜还表示,中方已向泰国通报了3700名犯罪分子的情况,这些人被认为是在缅甸经营诈骗中心的犯罪分子。控制妙瓦底周边地区的缅甸抵抗组织克伦国民军的发言人告诉路透社,他们准备遣返数千人。一位少校军官表示,“我们正在展开打击,但这需要时间。我们将尽快把这些人送回去。”本月早些时候,泰国切断了缅甸部分地区非法经营场所的电力、燃料和互联网供应。

根据网上一些曾被绑架到缅甸电诈园区后侥幸逃出或被赎出的受害人的陈述,这些人在电诈中心每天要长时间从事电诈,如果业绩不好,要受到各种惩罚,包括暴打,如果反抗可能会被杀死,甚至一些人被“嘎腰子”,就是内脏器官被取出来,进行器官贩卖。海外时评人士黄榆评论,事件导致中国人开始怀疑这些电诈园区的背后是否存在中共官僚集团的系统性支持、怀疑中共在东南亚的存在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本身是否就包含电诈园区,更怀疑中共的发展模式是否就是一个更大的“人矿”园区。

6、中国债务风暴来临 

中证金融等中国的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同日官宣,其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消息传出,引发外界广泛关注。金融观察人士直言,此举意味着中国更广泛的债务风暴即将来临。

2月14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大型金融机构在同一天发布了公司控股股东变更的公告。根据这四家负责处理中国不良资产的管理公司的公告,在完成股权划转后,中央汇金将成为其控股股东。中证金融14日发布的公告称,“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部署”,公司股东“拟将所持公司66.7%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资产三家公司14日发布的公告均宣称,其控股股东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其中,中国信达被财政部划转至中央汇金的股份总数是221.3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约58%;中国东方被划转的股份总数是488.30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1.55%;中国长城资产划转的股份总数为376.70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3.53%。根据公告,此次无偿划转完成后,中共财政部将不再持有上述三家公司的任何股份,而这三家公司的性质仍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上述公告一经发出,立即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官媒当天发文进行舆论宣导,称上述四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旨在通过集中股权“强化国有资本控制力”,避免资源分散和重复操作,“确保政策执行的一致性”。不过,金融界人士议论纷纷,“好像还有那几个大银行也给了股份,这是要拿它们的股份质押救这些不良资产吗?”“主要还是房地产时代已过,AMC影子银行的定位不在了,要他们退出历史舞台。”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