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本3周前已定 揭开秦刚“战狼秀”的真实意图
北京长期以来声言,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然而,在北京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际,中美关系再度出现大波浪。中共新外长秦刚以“灾难性的后果”来展望美中关系未来走向。中共新一轮的战狼外交引起国际社会的瞩目。
综合报道,3月7日,在北京两会举行的约两小时的中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记者会上,秦刚回答了十四个包括台湾、中美关系等问题。
当回应台湾问题时,秦刚当场拿出红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念起序言,重弹“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等老调。
涉及中美关系,秦刚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称“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地动山摇”。
秦刚还威胁表示,“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
刚刚担任中共外长不久的秦刚就中美关系的问题发狠话,是否是记者会上的即兴发言而并非出自作为中共首席外交官的深思熟虑?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3月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分析认为,秦刚在人大记者会上的答记者问是有备而来的,不是即兴的。报道说:秦刚说的这些话并非出自偶然。那些为数不多的可以向他提问的记者至少要在三个星期前把问题提交上去。”
时事评论员沈舟分析认为,秦刚主要是配合两会对内宣传,并不是真正在阐述对外政策,调门越高,就越能掩盖中共领导人对外策略的屡屡失误,避开内部可能的追责,把焦点转移到反美上。
沈舟表示,“秦刚公开威胁中美冲突,实际中共现在不敢冲突,俄乌战争是最好的例证。但这也是中共目前唯一能打的牌了。”
他认为,中共认定拜登政府不可能主动挑起冲突,“因此中共才敢这样故意刺激,但中共此时更不敢冲突,冲突只能令中共政权更快垮台,中共实际更怕被打,备战的动作应该不是主动开战,而是怕挨打。”
沈舟表示,如今中共领导人对内、对外都不能认错,除了叫骂也别无他法。
他认为,中共领导人现在主要关注的不是如何缓和中美关系,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威、保住政权,习近平虽然连任和全面掌权,但内部诸多难题根本无法解决,把有些能力的李克强、汪洋等赶走了,习阵营却无人可堪大用。“秦刚回归了中共外交部发言人的本色,专门替中共领导人发声。除此之外,秦刚与王毅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中共外长的能力、水平可谓一蟹不如一蟹。”
2、两会期间 青岛爆发大规模“白发革命”
不满当局推行的医保改革政策,继武汉、大连等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白发革命”抗议后,在中共全国“两会”召开期间,3月7日山东省青岛市也爆发大规模老人示威活动,上千名老人聚集到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前面的五四广场,抗议当局克扣他们的医保个人帐户返款。
据网上流传的视频画面显示,老人们齐声高喊口号“还钱!还钱!”。当局派出大批的警察到场维稳,组成人墙,阻止老人进入政府大楼,并试图驱散聚集的民众,期间与抗议民众爆发冲突。
据中共官媒报道,自3月1日起,有15种特效药、罕见病药品不再纳入青岛医保报销范围内。
在经历了三年耗资巨大的防疫、“清零”运动之后,中国医保基金损耗巨大,当局已无法再维系之前的医保规定,不得不进行所谓的新医保改革。
中共一方面克扣老人们看病的医保金,一方面又暴涨维稳支出。3月5日,即将卸任的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国防预算增幅为7.2%,支出金额高达15537亿元人民币。
3、学者普遍不看好 中共新政府能力受质疑
中共全国人大将产生新的一届国务院。人们普遍关心新政府如何解决国计民生问题,解决经济问题。但是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解决中国经济最大隐患方面,新政府恐怕乏善可陈。
美国之音报道,最近以来,有关中国经济的消息并不乐观。例如,在中国经济总额中有20%依赖出口,其中对美国的出口比重最大。根据《日经新闻》的报道,中国2022年11月对美国的出口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5%。
在拉动国民经济40%以上的房地产业,各种消息负面居多。一些经济学者指出,北京的困境在于如何应对建筑业以及从钢铁和水泥到家具和洗衣机等许多相关行业的衰退。
对于困难多多的中国经济,人大推出的新政府会产生什么影响?多数经济学者并不看好。人们普遍认为,新国务院的经济团队缺少中央一层的管理经验,缺少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认识。对于预计会取代刘鹤担任主管经济金融事务的何立峰,经济专家们认为,以他过去的经历和表现,看不出他能够大幅改善中国经济。
中国政经事务专家程晓农博士认为,新国务院经济团队中的何立峰担任过国家发改委主任,算是唯一个对全国经济形势有所了解的人,但是他并不具备出色的政绩。
何立峰在2014年调入国家发改委之前,曾经在天津工作过5年,担任过天津市委副书记兼滨海新区的最高负责人。经济学者李恒青指出,何立峰被习近平认为是所谓的“经济专家”,调到中央去。但是何立峰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绩就是给天津留下了一大笔地方债务;在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留下了大量空置的大楼。
目前,为了解决住房财政困难,中共各级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内卷”,向普通民众伸手。李恒青指出,各地政府已经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例如实施房地产税,推迟退休年龄,减少医保中对个人的返还,但是也因此遇到民众的巨大阻力。
现在,人们要看看,中共人大推出的新政府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经济学家何清涟提醒说:“中共政府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一执行起来就变成了加大力度,乱搞一切。这是中共政府的老毛病,我认为也是很难改的,因为中共政府控制经济从来就没有逃过一个规律:叫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到现在为止也是一样。”
4、接连挑事 中共又欺负邻居
中共与菲律宾在南海角力一波接一波。菲律宾媒体披露菲律宾军方在2、3月间拍摄的仁爱礁和仙宾礁等岛屿照片,发现26艘中共船舰驶向仙宾礁周边和潟湖活动。外界解读仙宾礁形同遭中方控制,意图阻碍甚至监视菲律宾和美军在南海的活动范围。
据路透社近日报道,菲律宾海岸防卫队表示,3月4日在南海“中业岛”海域,又目击42艘船只,载着疑似中共海上民兵,另有1艘中共海军舰艇与1艘中共海警船,在周围海域“缓漫游荡”。民兵船在海军以及海警的护卫下,进入并停泊在中业岛12海里之内,对中业岛形成包围的态势。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表声明称,中共船只“未经授权继续存在显然不符合无害通过权,公然侵犯菲律宾的领土完整”。有分析指,中共派海警船和海军舰艇“护驾”民船,挑衅意味浓。
此外,菲律宾船只上月至少两次试图补给在南海上的基地,却遭遇中共海警船以激光照射、亮出主炮等方式威吓,意图阻止。
3月4日有44艘中共船舰包围的“中业岛”,是菲律宾在南海具战略前哨的基地,有逾400人居住,包含军事与行政人员。而包括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菲律宾及越南等,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
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陈文甲分析,中共有朝鲜、俄罗斯撑腰,加大力度在东海、台海、南海扩张势力。中方在南海的活动,应是意识到上月美国防长跟菲律宾签订四个协作军港基地。如果中方不遏止,会冲击它在南海的战场空间和市场空间经营,因此作出“回防”动作。
陈文甲认为,北京现在对东盟国家的手段和对台湾一样,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经济拢络和军事威慑,交互使用。“它认为对东协如果不硬起来,东协可能在安全上跟美国靠拢,因此必须用军事手段作吓阻。”
随着南海紧张局势升温,美国政府在2月28日至3月2日,邀集菲律宾、印尼、越南和台湾的海关、海岸巡防和法务官员,在马尼拉举办工作坊,讨论强化执行国际海上制裁的区域合作。菲国海巡官员曾在上月透露,未来处理菲中南海冲突将改弦易辙,将中方所有“霸凌行为”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