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泽民追悼会后 习近平立即开始下一个布局
中共前党魁江泽民的追悼会12月6日举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并致悼词,此后一天,习近平便马不停蹄地飞到沙特阿拉伯,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并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有分析指,中共将继续阿拉伯国家布局,扩展影响力。
习近平此次到访沙特,发生在中共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关系紧张之际。官方沙特通讯社6日报道,习近平这次访问是应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的邀请,“以加强两国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战略伙伴关系”。该通讯社还称,双边峰会期间将签署价值292.6亿美元的初步协议。
但学者认为,习近平这次出访除了向沙特送上订单,还有其长远的战略考量。
在中东学习和工作21年的资深评论人士马聚认为,中共希望与海湾国家的关系超越美国,但可能性不大。他说:“这些国家都很清楚习近平这次是撒币来的,签署一些对这些国家利好的协议,何乐而不为。”为确保中东地区的军事安全,有大批美军驻扎在海湾国家,而沙特阿拉伯希望与中共拉近关系,平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以确保统治安全。
习近平这一访问行程也受到了美国的密切关注。沙特是美国最大的中东盟友。习近平的这次访问凸显了中共希望在一个传统上被华盛顿视为属于其影响力范围的地区加强渗透。
白宫7日表示,习近平对沙特的访问是中共试图在全世界施加影响的一个例子,这不会改变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科比表示,“习主席四处旅行当然不令人感到惊讶”,但美国专注于自己在该地区的伙伴关系。科比说,“我们注意到中方正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外界还关注习近平访问沙特阿拉伯,会否促成“石油人民币”的形成,这将是对“石油美元”的一大挑战。彭博社12月7日报道说,两名知情人士认为,沙特不太可能推进接受人民币而非美元支付石油的想法。
中共近年来还向沙特出售了无人机,甚至有报道称,根据美国情报评估,沙特在中共的帮助下制造弹道导弹。尽管如此,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仍依赖美国作为军事硬件和保护的供应商。美国的硬件几乎不可能被中共提供的产品所取代。
2、中共防疫180度大转弯 舆论全乱套
中共官方12月7日发布优化防疫新十条措施,宣布一系列松绑防控措施,并且不再提“坚持动态清零”。中共当权者对防疫政策作出180度大转弯后,宣传机器想出多种说法来“自圆其说”。
新华社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文章,标题就是:在坚持中赢得战略主动。评论强调 :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
一向为政府护航的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网上发表文章,吹嘘 “防疫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更向中国民众作出呼吁,“要转变认识和观念,不胆怯犹豫,不怨天尤人。”
据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共青团中央发布评论显示,放松防疫管控是针对近期各地蔓延的抗议活动的回应。
共青团中央的文章提到,“前几天,线上线下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对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通过及时沟通、完善改进,事情本已平息。”文中还批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防疫政策“评头论足”。“特别是各基层组织对群体呼声、对信访意见的重视程度和响应速度,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
北京青年报旗下新媒体“政知见”7日指出,今年4月、7月和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有谈及疫情形势,也包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但前两次的会议都提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6日的会议则是“明年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11月30日以来,中共官方和媒体明显改变对疫情的宣传口径,也影响民众的认知。
新华社11月26日还发文指广州面临抗疫3年来最严峻疫情,12月5日发表评论则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官方11月还在宣传新冠后遗症影响深远,12月1日人民日报就引述专家说还没有证据显示染疫有后遗症。对此,微博上有网友刻意列出相关内容作为对比。
有网友表示,中共国终于逐渐向外国防疫方式看齐,但也有网友嘲讽“是不是有境外势力渗透内部高层”,还有的表示:“早知今日,不如3月就让上海放开。”还有人说:“为啥这么急于推进?连试点都不做?……到底在急什么?!”
有分析认为,即使大部分防疫措施已松绑,但民众对习近平和整个政府的不信任已无法逆转。经济学者司令认为,虽然宣传口径紧急转向,但民众已对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政府“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3、从农产品禁到半导体 中共国承受不起
万维读者网江夏编译报道,堪培拉“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东亚论坛”网站发表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蒋敏华的文章说,2021年初,北京禁止从台湾进口几种农产品。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访问台湾后,北京将更多农产品添加到禁运清单中。但农业只占台湾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因此禁运不太可能对台湾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指出,北京对台湾农产品进口的禁令,鼓励台北使其出口伙伴多元化。中国大陆曾经是台湾农产品出口的首选目的地。但截至2022年,它已跌至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位。随着台湾农产品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持续增长,佩洛西访台后实施的额外禁令,反倒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
台湾经济严重依赖的是半导体芯片出口。这种高科技产品是制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和其他消费和商业电子产品的必需品。2020年,台湾出口总额的40%是半导体芯片,中国大陆和香港是两个最大的进口地区。中共国依靠台湾生产的芯片来组装高科技产品,一旦台湾芯片被禁,北京将无力应对。因此北京从未禁止台湾对大陆大规模出口芯片。
美国最近限制向中共国出口使用美国技术的半导体芯片,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台海两岸的贸易关系。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2022年第二季度只有13%的净收入来自对中国大陆的销售,比2019年第三季度的20%有所下降。
如同战狼外交导致中共国与几个欧洲国家的关系恶化,北京政府对台北的经济和政治胁迫,也激起台湾人不满。超过八成台湾人不同意中共对台湾农产品的禁令及其“一国两制”政策。禁止台湾农产品进口,表明中共国影响台湾经济的能力有限。如果北京不仅禁止农产品,而且妄想进一步制裁台湾的制造业,从而失去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届时中共国恐怕承担不起严重后果。
4、“加拿大人觉醒了” 最新民调显示对华态度大变
彭博新闻12月7日报道,加拿大民调显示,61%的人认为,应该降低与中国的贸易,这个比率比2020年12月大增了16个百分点。
加拿大“纳诺思研究”民调公司11月底为彭博新闻进行的这份民调,访问1025名加拿大人,显示61%的加国民众认为,应该减少与中国之间的贸易,24%认为应该维持当前的水准,仅5%希望增加加中双边贸易。2020年12月的调查45%的人认为应减少两国贸易。
渥太华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玛奎格-强斯敦说,“现在加拿大人已经觉醒了,意识到中国不是可靠的贸易伙伴”。她说,民调呈现的民意转向“非常大”,而这样的民意是中共只要加拿大想表达政治观点时,就拿加国贸易产品开刀所造成的,例如中国华为财务长孟晚舟案期间,中共就找理由拒绝购买加国的农产品。
加拿大政府上周公布印太战略,将中共国定位为“愈加具有破坏性的全球大国”,矢言强化与日本、韩国等区域其他盟邦的贸易和军事关系。根据加拿大统计局资料,到10月为止的过去12个月,加拿大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额1275亿加币,占加国总贸易额约8.5%,加国与其他印太主要国家贸易额总额所占比率约7%。
不过,这份民调也发现,民众对加国政府处理中加关系的信心下降,仅20%的人说渥太华政府在处理中共关系上表现非常好或好,自2019年来这个比率减少了12个百分点。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上月在20国集团峰会上,向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控中共对加拿大“民主进程”进行干预,却遭习近平训斥,相关影片后来流传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