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浮动利率贷款会痛:央行本周料宣布再加息0.5%
继今年3月央行加息0.5%后,经济学家预测,加拿大央行可能会在6月1日将基准利率再上调0.5%,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以应对30年未见的“持续性”高通胀水平。接受Global News采访的经济学家都表示,他们预计央行基准利率将在周三升至1.5%。经济学家证实,货币市场也预计加息50个基点。
这将是央行在3个月内连续第二次加息50个基点。上一次将利率提高50个基点还是近25年前,即1997年12月和1998年1月。BMO Capital Markets的加拿大利率和宏观策略师Benjamin Reitzes表示,由于通胀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仍处于高位,因此预计央行会加息。上个月加拿大录得的6.8%的通胀率远高于加拿大央行4月初发布的通胀预测,当时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的通胀率约为6%。
Reitzes指出,天然气价格是预计将在5月份继续攀升,这让加拿大央行有充分理由担心需要努力遏制飙升的生活成本。他说,“通货膨胀仍然是主因,加拿大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胀”。TD银行高级经济学家James Orlando表示,通胀超过最初预期的部分原因是乌克兰的长期战争。Orlando解释说,在冲突初期,经济学家曾预计,由于天然气和食品供应链的限制,价格会“暂时飙升”,但战争三个月后的影响“比以前想象的要广泛”和“持久得多”。中国的 COVID-19封锁导致全球供应链问题是其他因素之一。尽管对周三决定的共识聚集在加息50个基点左右,但接受Global News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央行更激进地加息75个基点并非不可能。
RSM Canada的经济学家Tu Nguyen表示,虽然在1月份这种跳跃的想法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它“肯定是可能的”。Nguyen认为,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太可能避免经济急剧下滑的风险。因此认为银行会坚持加息50个基点。加拿大央行4月初发布的最新消费者和企业前景调查显示,虽然通胀预期在短期内仍处于高位,但加拿大人仍对长期压力将缓解充满信心。Orlando说,“好消息是人们仍然相信这将是最终会得到控制的事情”。
2. 加拿大银行华人高管提告种族性别歧视 索赔百万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一名华人女性前高管提出指控,指该行驻英国伦敦办事处的工作环境对女性有敌意和贬低女性。据路透社报道,Zhoufang Wei在2018年至2020年的近两年期间担任CIBC的执行董事,她起诉该银行,要求80万英镑的收入损失和损害赔偿,并称她受到了经理们的性别和种族歧视。
Wei在中国出生,她说自己在2020年3月被银行解雇,解雇前她反对在没有加薪的情况下担任新职位。根据CIBC提供给路透社的一份辩护文件,该银行否认了Wei所有关于歧视的指控,并表示,在她的职责大幅减少后,她的职位变得多余。银行发言人表示:“CIBC银行致力于营造尊重和公平的工作环境,并认真对待团队成员提出的任何担忧。”“无论何时通过我们的保密热线或任何其他升级渠道提出任何问题,我们都会彻底调查,并采取适当的行动。”“由于这件事现在正在法庭审理中,我们目前无法进一步置评。”
伦敦的一个就业法庭本月听取了Wei的申诉,预计将在几周内作出判决。在#MeToo运动之后,职场性别歧视受到了更严格的审查。这项运动是对包括全球娱乐、商业、宗教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的不当行为提出指控。Wei在指控中称,CIBC伦敦办公室保留了一本暗讽的书,是关于团队圣诞派对上员工们被鼓励发言和投票,书中收集的引用语包括“我要把你按下……”和“她想要碰一下”等。Wei声称还在多个场合直接受到歧视,包括两次被银行的一名高管要求照看他的孩子。她和至少三名女同事还受到了有关穿着和外表的性评论。CIBC银行在辩护文件中否认了Wei关于伦敦办事处存在歧视环境的所有指控,并否认她受到了与性别或种族有关的不必要的骚扰。Wei声称,在英国脱欧后,她被安排到CIBC的卢森堡办事处工作,但没有与职责增加相应的加薪。Wei原本要担任首席运营官和首席风险官合并的职务,却被告知仍保持现有的底薪20.6万欧元。CIBC告诉监管机构,这两个职位的薪酬可能分别为33万欧元和22.5万欧元。Wei声称,相比之下,一些搬到卢森堡的白人员工获得谈判薪水的机会,至少有两名白人男性得到了加薪,其中包括卢森堡办事务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CIBC称,提交给监管机构的薪酬水平是估算值,并补充称,该银行决定所有调任员工的薪酬都应保持不变,只将英镑换成欧元。该银行在其辩护文件中表示,其他员工薪酬的任何变化都反映了他们的具体情况。
3. 有绿卡也不能出境?华人自曝换中国护照被拒
疫情期间,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都变得比以往艰难很多。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个贴子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发贴的网友表示,自己是澳洲永久居民,现在身在国内。前一段时间因为中国护照到期需要更新,没想到却被拒了。于是,她发出了“永居也不能换护照了?”的求助贴。
按照这位网友的说法,她坐标浙江,户口上海,和老公都有澳洲永久居民身份。疫情前夫妻俩回国生了孩子,现在想回澳洲。由于她的中国护照快过期了,而且孩子还没有办理中国护照,就先到出入境大厅咨询更新护照事宜。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种回澳洲的情况“不属于紧急必要是由”,所以不能更换新护照。工作人员表示:要有工作合同和公司证照,或者探亲事由才可以换护照。这位网友真的是有些着急了,求助网友:现在有永居签证也不给办护照了吗?这位新手妈妈还表示,在国内出生的孩子也要申请中国护照,为此她们也向工作人员询问,孩子的护照怎么办。得到的答复是:新政策刚出来还不确定,只有她的护照更换了,才能给孩子办理。问题是她现在换不了护照,那孩子申请护照自然也肯定没戏。发贴的网友表示:“求助求助求助各地政策!上海或其他城市现在也是这样吗?”“现在有永居签证也不给办护照了吗?”贴子一出,不少网友纷纷给她留言和支招。有网友态度坚定地表示:“有永居的身份肯定是可以换护照的!”还有网友问博主是不是“没表达清楚意思,说自己有绿卡工作人员就比较好理解了。”对此博主也无奈地表示:绿卡、永居都说了,还强调了好几次,但工作人员就是强调:自己这种情况属于没有紧急必要事由。有位自称是刚刚换完护照的网友现身说法称,换护照肯定没问题,实在不行博主就换个地方再试试。
其实,疫情期间在网上询问该如何在国内办护照或换护照的贴子还真不少。比如,有身在澳洲的宝妈急切盼望能把国内的小女儿接到澳洲团圆。可在给女儿办签证之前也需要先更换女儿的护照,为此她也发帖向网友求助。也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护照换发经过和攻略,告诉大家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过,最近关于回国的好消息也是有的。5月26日,第一财经报道称,近日,国航、南航、海航三家国内航司收到了民航局新增国际航班的额度配置,往返更多国家的增班将在与外方民航主管部门沟通达成一致后逐步公布。界面新闻通过国航内部人士了解到,民航局近期确实下发了新增国际航班额度的政策,“但目前还是航空公司向局方提交意向的阶段,新增航班最快也要6月底才能飞起来。”另外,在国际航班有望进一步增加的同时,中国驻多国大使馆近日也放宽了回国前检测要求。包括中国驻加拿大、美国、爱尔兰、丹麦、西班牙、泰国、孟加拉、埃及等多国大使馆已陆续发布通知,放宽赴华人员行前检测要求,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再要求任何血清抗体检测,以及取消对既往感染史人员肺部CT或X光的检查,部分领区改为行前48小时内接受“双核酸”。看起来,最近有出入境需求的小伙伴们还是要多多关注政策的变化,在这里也希望大家出行顺利、健康平安。
4. 大温惊现奶粉荒 货架开始腾空 多店限购1-2盒
5月初,美国“奶粉荒”事件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焦点。美国各地的超市中,婴幼儿配方奶粉货架空空如也的景象随处可见。在5月第一周,美国婴儿配方奶粉的缺货率达到43%。其实,美国从2021年11月就开始出现奶粉不足的苗头。
美国奶粉危机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以及原材料不足,让配方奶粉行业十分受挫。其次,不少焦虑的新手父母,在疫情中囤积了过量的奶粉,导致供应不平衡。此外,因为今年年初,多家媒体报道,4名婴儿在食用了美国主要奶粉生产商生产的雅培(Abbott)配方奶粉过后感染了细菌。随后,雅培奶粉被召回,让其旗下多个品牌受到影响,雅培也于今年2月关闭了相应工厂并接受美国药监局的调查。
加拿大此前也开始跟风召回雅培旗下受影响的产品:Similac婴儿配方奶粉,因为可能存在克罗诺杆菌和沙门氏菌污染。从2月到5月,从美国到加国……最近,奶粉焦虑也开始在加拿大蔓延。近几日,大温一些超市及药房由于民众抢购奶粉,出现货源不足的现象。昨天早晨,在列治文超市及药房的婴儿奶粉供应大致正常,但在大温仍然有一些超市货架上面的奶粉被清空近半,有的贴出公告表示供应短缺正努力寻找货源补充。截至周五,London Drugs、No Frills、Save On Foods 和 Shoppers Drug Mart 的地点都已实施限制。London Drugs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从现在开始,限制客户只能购买一盒配方奶粉(线上线下购买都要遵守这个规则),但希望在6月中旬之前将限制提高到两盒。而Save on foods则限制一个家庭只能购买2盒奶粉。
沃尔玛表示,在本月底之前,它将限制顾客购买奶粉的数量到2盒。而这样短暂的“奶粉荒”更多的是出于人祸,而不是真正的供应出问题。主要是因为大家听闻美国的奶粉危机,出于害怕,很多家庭开始囤货。No Frills、Shoppers Drug Mart 和 Superstore 等商店的母公司Loblaw的发言人在电邮中表示,目前加拿大的奶粉供应良好,但是“最近的媒体报道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恐慌性购买和囤积行为”。该公司表示:“为确保我们继续为每个需要的家庭提供货源,我们将在必要时实施限制。”目前,Save On Foods, Costco and Safeways的母公司Sobey's没有回复CBC记者的提问。加拿大卫生部表示,正在努力减轻美国生产商雅培出问题对加拿大的冲击。美国监管部门估计很快会批准雅培恢复奶粉生产。加拿大零售协会(RCC)认为,即使雅培恢复生产,恢复奶粉正常供应仍需要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