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急!习新年1号军令 枪口调转
军队正常情况下都是对抗外敌的,即使中共军队的性质是保卫政权,但面对的主要敌人仍是在境外,少部分要镇压的国内敌人,也只是中共的所谓“阶级敌人”。然而今年军委主席习近平发布的新年一号军令,却要求军队将枪口调转,对准了中共内部的同志。
1月4日,习近平照例发出了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宣布今年军事训练开训,与前2年相比,内容缩水不少。分析指出,今年1号军令,与前两年相比有巨大变化,中共军队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聚焦备战打仗”,而是要求“迎接”中共二十大,从中透露的是习近平当局最担忧的事。
按照中共惯例,新年后的1号军令,一般就是命令开启当年的军事训练,这是中共领导人对内展示军权的一种方式。中共军队是党卫军,首要任务是保卫中共领导人,而不是国家;但中共领导人也最怕军事政变,任何未经允许的大规模调动都可能被视为危险信号,包括参与救灾行动。
2021年1号军令提出“聚焦备战打仗”,“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加强军事斗争一线练兵”,“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2020年提出“紧盯强敌对手,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022年1号军令,类似的话语不见,代之以“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时评人士沈舟分析认为,放弃了“聚焦备战打仗”,今年提出准确把握“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2022年中共军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对外,而是对内;准确地说,要确保习近平在二十大连任成功。沈舟分析,这就是2022年新的“斗争形势变化”,后面的“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算作是补充解释;而为了突出二十大,2022年1号军令故意省去了后面的展开内容,说完二十大,然后就结束了。
近两年来,中美军事对抗态势明显,台海局势似乎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国际关注中共是否出兵“武统”台湾。全球最大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1月3日发布2022全球十大风险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的疫情清零政策是首要风险,报告结尾特别强调:台湾被侵略的可能性被夸大。
明年中共即将换届,习近平去年底在党内的民主生活会上对中央政治局委员喊话,称召开中共二十大是政治局明年首要任务,要求政治局委员遵守换届纪律,“服从安排”。
有时评人士分析,习近平这番警告,凸显二十大前高层内斗激烈,主要是在以习近平为首的习派和以江泽民、曾庆红为首的江派反习势力之间进行;而双方的争斗,不再是反腐打虎与反对反腐打虎之战,而是围绕夺取最高政治权力、维护既得利益的内斗,这一内斗已经在去年11月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公开化。
习近平面对内外困局,中共若冒险开战,很可能面临“国内打烂了”的结局,不但是经济的损失巨大,反习派还很可能趁机作乱、篡权。因此,2022年中共军队的目标,从中美对抗,转向了确保二十大顺利进行。
1月3日,美军的林肯号航母舰队进入太平洋部署,预计将接替正在西太平洋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美军继续针对中共加强军力部署;但同日,白宫也发出了美、英、法、俄、中五国防止核战争和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美国总统多次表示要避免中美冲突、设立护栏,相当于公开表示,美军仍然会保持强大威慑,但只要中共军队不冒险开第一枪,美军就不会主动攻击。而习近平心中大致也算石头落地,很快把2022年中共军队的重心转向内部,时刻准备向内部敌人开火。
中共内部的敌人对中共领导人才最危险。习近平的2022年1号军令,把枪口对准了内部,算是对反习派的一大警告,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共高层的担忧。
2、澳日将签军事合作条约 中共无奈这么说
澳洲和日本将在周四的一次线上峰会中签署一项加强防务和安全合作的条约。强化安全联系扩大了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解决印太地区有关中国的共同关切而作出的努力。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原本计划前往澳洲签约,但因新冠病例激增而取消行程。
据路透社报道说,澳大利亚和日本将签署防务与安全合作条约。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说,澳日两国领导人将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将首次为两国防卫力量的相互合作制定框架。莫里森说,“这项条约将表明,我们两国致力于共同应对我们面临的共同战略安全挑战,并为建立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印太地区做出贡献,”莫里森在声明中说。
日澳签署防务与安全合作条约。针对中共扩张意味十分明显,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此安全合作条约议题提问回答表示,防务与安全合作条约“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有评论认为,中共外交部完全是自说自话,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3、德国表达亮了!欧洲抵制冬奥模式将继续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不抵制北京冬奥、也不派高官出席。但将原因推给了奥密克戎。德国《每日镜报》也引述德国政府圈内人士消息称,德国将不会派出高级别政治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但总理肖尔茨也不想对北京冬奥会采取正式的外交抵制。
德国《每日镜报》从政府圈内获得消息称,联邦总理肖尔茨不会发出德国任何政治人物都不准去北京出席冬奥会的指示。消息称,肖尔茨不想正式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不过《每日镜报》的这篇报道指出,真正帮助肖尔茨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是新冠病毒新变种奥密克戎造成的旅行风险。也就是说,肖尔茨也可以以疫情加重为由不前往北京出席冬奥会。
去年12月底,德国联邦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和内政部长费泽尔均表示不会去北京出席冬季奥运会。这两名联邦部门首长还表示,此为个人决定,并非外交抵制的政治决策。
但欧盟成员国之间一直仍在协调,尚未对是否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问题上得出一致的结论。
德国外交部表示:“目前我们观察到中国令人十分担忧且不断恶化的人权状况。”
其实,德国抵制北京冬奥模式早就在万维时评人士的预料之中。去年12月中旬,奥地利总理内哈默表示,该国不会派高层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他说,“这不是外交抗议或抵制,只是因为中国对新冠防控提出极高要求,而且中国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就是采取的这种对北京的软对抗模式。
本频道年12月14日的第2期节目曾报道:“万维时评人士高路认为,奥地利这种实际抵制,但口头不得罪北京的做法,反映了当前许多国家不满中共,却又不愿挑明的现状,估计很多国家还会仿效,尤其是在欧洲。”
4、立国总统变卦有玄机 中华民国外交部喊话
立陶宛挺台遭中共报复受到强大压力,总统瑙塞达因内政因素表达异议。中华民国外交部谴责中共压迫立陶宛,呼吁国际共同协助立陶宛。
立陶宛去年率先退出北京与中东欧国家的17+1互动机制、允许台湾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招来中共的交恶。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与欧盟外长通话时,皆表态坚定支持立陶宛抵抗北京胁迫。布林肯1月3日与北约东翼9个成员国外长通话。国务院表示,布林肯和各国外长强调,面对中共不断升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胁迫,他们一致支持立陶宛。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因内政因素表达异议,中国议题目前在立陶宛十分敏感、很易激发舆论反应,不排除瑙塞达有意借此操作相关讨论,以提升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不过,专家认为,台湾驻处改名概率非常低。
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国际的共同支持可以协助立陶宛,不因遭遇强权压迫而自我设限,向打压霸权卑躬屈膝。
欧江安强调,近来美国、欧盟、欧洲民主伙伴、北约会员国,均加大力道支持立陶宛,台湾也坚信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的决定,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
她说,台湾与立陶宛是基于自由民主共享价值的坚实伙伴,未来双方将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在经贸投资、产业链接、供应链安全等领域的密切合作,共同打造强韧稳定的民主供应链,增进全球民主同盟的团结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