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军最高将领拍胸口:美国绝对有能力保卫台湾
2021年亚斯本安全论坛(The 2021 Aspen Security Forum)在11月2日至4日举行,美军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上将密利出席论坛时表示,美军绝对有能力保卫台湾。
据法新社报道,除密利之外,参加该会议的还有前美国国务卿莱斯、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等38位来宾。据称,当在会上被问及美军是否有能力保护台湾时,密利拍胸口保证:“我们绝对有能力,毫无疑问。”密利还一并表示,不认为北京会在未来2年内采取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霍利于11月2日提出“武装台湾法案”,呼吁美国国防部建立“台湾安全援助倡议”,并于2023年至2027年间每年拨款30亿美元为台湾加强自主防卫能力,抵御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
据美国之音报道,该法案强调,这些资金包括向台湾提供所需设备、军武、军队培训及其他军事上的支持,加速升级台湾的不对称作战能力,目的在于拖延、削弱、应对中共以武力入侵台湾的能力。
霍利直言,虽然未来会如何发展还不得而知,但台湾现时的情况“非常危险”,武装台湾法案能确保台湾拥有遏制中共侵略的防御力。他还表示,只要台湾有心理准备在艰难时刻做出必要的自卫选择,美国也应该尽全力帮助台湾强化国防力量。
美国之音则发表评论表示,近期随着中共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加,多名来自民主党、共和党的人士纷纷提出要求美国重新考虑长年奉行的对台战略模糊方针,而霍利提出的这项法案,反映出美国会在台湾议题上凝聚越来越高的共识,即“加强对台湾的支持”。
对此,台湾外交部今也于11月3日做出回应称,感谢美国会部分党派议员长期以来对台海安全的关注,未来台方会持续关注该法案的后续发展,并与美方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深化台美合作伙伴关系。
2、自食恶果!难怪习近平死活不在国际场合现身
G20峰会之前,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公开访欧,不但在欧洲19国议员组成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上致词,而且到访布鲁塞尔,会见欧盟领导人,而反观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依然“缺席”G20峰会,坚持不出访。对此,上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如今中共与台湾在国际社会中处境可谓此消彼长,即中共降台湾升是最新时势。而习近平喜欢谈时势,难怪他死活不肯在国际场合现身。
文章指出,今日时势正是习近平自己“造”出来的。习近平上台之初,是中共最风光的时候,国内经济一片畅旺,外交上如鱼得水。可惜习近平误判形势,以为时与势尽在自己一边,因此一改韬光养晦的国策,在西方国家大肆渗透,又大搞一带一路,企图称霸全球。
文章指出习近平的“三大误判”,一是误判国内经济,以为国力强盛,财大气粗。其实中国的经济在多年的冒进之后已呈现颓势,各种矛盾积压,发展动力已经用尽;习近平的误判之二,是美国两党之争白热化,意识形态分化严重。所谓“美国国力下降,正是用兵之时”。其实美国两党之争是常态,经济和文化争端永远存在,而且美国社会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习近平的误判之三,是美国与欧盟关系恶劣,西方不团结。其实美欧关系是民主国家内部的矛盾,有共同利益,一旦受到威胁,必然携手对抗;
文章还指出,习近平的三大误判也直接导致其在内政外交上的“三大失策”,包括中美关系的恶化、处理香港问题全盘皆输以及与欧盟交恶。
此外,近日中共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必要生活物资应对突发情况”,引发外界“为战争作准备”的猜测。对此有评论指出,中共与部分国家的关系紧张,是造成国内居民部分生活必需品短缺的原因。评论指出,多年以来中国的农产品供给都很充足。但商务部突然发出这条通知,原因就是中共的国际关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很紧张。
另有评论表示,中共此时释放有关“储备物资”的消息还与台湾问题有关。评论指出,习近平政府几次三番的发布物资、粮食预警,用“狼来了”的手法制造恐慌情绪,一方面为民众进行心理建设,另一方面掩饰真正的武统时间点和安排,所谓的“存粮”只是一种策略,为的是营造紧张的气氛,让民众将注意力转移到基本的生计、对台湾问题上,从而能够帮助习近平顺利度过二十大这一关键敏感的时期。
3、吴弭当选波士顿市长 用中文强调:一切都有可能
11月2日,美国波士顿华裔议员吴弭以近27个百分点的得票率差距击败对手,成为波士顿首位女市长,也终结了当地200年来白人男性主政的传统。据美联社统计,吴弭拿下8万5798张选票,得票率63.6%;9月初选排名居次的乔治则获得4万9019张选票,得票率36.4%。值得一提的是,吴弭还特别在胜选感言用中文宣称:一切都可以成为现实!
吴弭在胜选感言中提到,自己的儿子前几天问她“男生会不会当选波士顿市长”。她说:“过去有过,有朝一日也会再有,但今晚并非如此。今天,波士顿选了你的妈妈。”
吴弭在发言中说:“波士顿每个角落都发声了。我们准备好迎接这一刻,我们准备成为一个为全民存在的波士顿。我们准备成为一个不排挤人的波士顿,欢迎所有称这座城市为家的人到来。我们准备成为一个所有人都有能力待下并成功的波士顿。而且,波士顿准备成为一座绿色新政城市。”
据报道,“绿色新政”是吴弭主要政见之一,以204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呼应民主党内进步主义派推动绿能因应气候变迁的政策主张。
胜选感言结束后,历经400多天选战最终赢得胜利的吴弭拥抱了登台一同庆祝的丈夫佩瓦斯基(Conor Pewarski)和两个儿子。据悉,吴弭将于11月16日走马上任,她表示会与现任市长洁妮(Kim Janey)团队合作,确保一上任就能全力冲刺。
有评论指出,36岁的吴弭与恩师联邦参议员华伦(Elizabeth Warren)都带有左派色彩,政见着重所谓的社会公平,包括降低居住成本、免费搭乘大众交通工具,且主张警界改革。部分观察家认为,她偏离3月转任美国劳工部长的前市长华尔希(Marty Walsh)中间路线,就任市长后恐遭遇守旧势力反弹。
与此同时,在11月2日落幕的重大地方选举中,除吴弭当选波士顿市长之外,还有多名有色人种候选人胜出,成为当地首名非白人市长或州级官员,创造了历史纪录。
退休警官亚当斯(Eric Adams)代表民主党击败共和党竞争对手斯里瓦(Curtis Sliwa),成为第二位非裔纽约市长;曾在宾夕法尼亚州众议院任职的民主党州众议员盖尼(Ed Gainey)当选成为匹兹堡(Pittsburgh)首位非裔市长之;现年39岁的普雷瓦尔(Aftab Pureval)以绝对优势胜选成为辛辛那提市首位亚裔市长;而密歇根州民主党州众议员哈穆德(Abdullah Hammoud)则当选为迪尔伯恩市首位阿拉伯裔市长。
4、危险信号!“不融之雪”消失了!300年来仅8次
近日,受到全球气候变迁影响,英国第三高峰布雷里克山(Braeriach)上,一片被称为“斯芬克斯”(The Sphinx,希腊神话的女妖)的“不融之雪”已经消失殆尽。而这300年仅发生8次的现象也令专家忧心,气候变迁、全球升温已经对环境生态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BBC报道,对于英国最持久的“不融之雪”消融的现象,长年研究降雪的专家卡麦隆表示,这片积雪从18世纪至今,300多年来只融化过8次,而今年以前,融化的年分分别为1933年、1959年、1996年、2003年、2006年、2017和2018年。应该是受到气候变迁影响,降雪不足、气温升高,导致融雪越来越频繁。
另据之前报道,法国研究团队今年初发表报告指出,在21世纪的前20年,每年有近2700亿吨冰消失。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其中五分之一的水来自融化的冰。
而英国利兹大学一个研究团队今年1月也在《冰冻圈》杂志上发表了对冰川冰块流失的评估。两组研究得出的结果非常相似。报告称,2000至2019年冰川每年平均流失2890吨,每十年年均增长520亿吨,且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研究人员发现,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0.8万亿吨冰融化,到2017年,融化量达到每年约1.3万亿吨。其中北极海冰融化最多,总计7.6万亿吨;南极大陆冰架总计融化6.5万亿吨。另外,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山岳冰川同一期间融化了6.1万亿吨。
陆地冰融化量占冰融化总量约一半,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35毫米。报告指出,大气温度升高是北极海冰、山岳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南极冰盖主要受海洋温度升高影响,格陵兰岛冰盖、南极冰架融化与大气和海洋温度均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