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Franklyn综合报道:中国决定驱逐三名《华尔街日报》记者事件进一步升级,美国政府已经正式回应中国政府的行动。美国官员周一表示,川普政府正在考虑惩罚中国记者和国有新闻机构以及中国情报机构。评论认为,这次事件已经从单纯的新闻争议升级为大国外交角力。
目前,两位被中国驱逐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已经于周一乘机离开北京,他们是该报的北京分社副社长、美国公民李肇华(Josh Chin)以及澳大利亚公民温友正(Philip Wen)。第三位记者是美国公民邓超,她曾在隔离区里进行报道。由于隔离措施,她暂时不能离开。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阿尔约特说:“美国谴责北京驱逐三名《华尔街日报》外国记者的行为”。他说: “此次驱逐是再度企图控制媒体,并阻止全世界的读者和投资者了解有关中国的重要新闻。”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还说:“对于这种令人震惊的行为,美国正在考虑作出一系列反应。”
据知情人士说,美方反制行动的部分目的可能是通过驱逐与情报机构有接触的中方记者,来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报复可能加剧惩罚的升级,涉及两国政府、私有和国有新闻机构以及情报机构。
中国外交部上周三宣布,驱逐记者的行动是对2月3日《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专栏文章的回击。该专栏文章批评了中共高层隐瞒真相导致了这场中国的“国难”。中国官员在专栏发表后提出,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并要求《华尔街日报》道歉。
被北京驱逐的记者均与该专栏文章及标题无关。与大多数美国报纸一样,《华尔街日报》的新闻和评论部门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周三说,政府的决定是“中国当局公然以极端手段企图惩罚驻华记者,从而恐吓外国新闻机构。”
该协会还说,已知自2013年以来,已有九名外国记者因未能得到签证续期而被驱逐,或被迫离开中国。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周一的声明中指出了这个数字。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美国政府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与美国记者不同,一些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官媒记者,至少是部分时间里,为中国情报机构服务。
知情人士称,许多被怀疑与情报机构有联系的中国记者都有多重身份,一些官方认证的记者可能是全职情报人员。虽然这些记者可能定期报道新闻,但据信他们也会向中国情报机构发送信息和分析。
近年来,美国官员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和宣传力表达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他们加大了对各类中国公民包括外交官、记者和科学家的审查力度。
美国官员称,发放给在美中国记者的签证,比在中国获得资质的美国记者要多出数百人。官员们表示,截止周一上午,川普政府还没考虑过如此大规模的驱逐行动。一位官员称,即将到来的一波驱逐可能涉及10多名中国记者。
但一些美国官员认为,驱逐记者违反了美国的新闻自由原则。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来就收紧了对公民社会和言论自由的管制。这也包括加大对外国新闻机构的打击力度。居住在中国的外国记者通常能获得一年居留许可签证,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期限被缩短至只有几个月,以便迫使记者无法报道诸如新疆地区大规模拘禁少数民族等问题。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任马修·波廷格曾是《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的记者。他在该委员会工作了三年,大部分时间担任亚洲高级主任,一直支持针对中共的批判性政策。
中国政府此次驱逐记者事件,在《华尔街日报》内部引发了不同寻常的反应。上周四,该报的53名记者和编辑,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致信道琼斯(Dow Jones)首席执行官兼该报出版人威廉·刘易斯及管理层,批评高层编辑处理2月3日新闻标题事件余波的方式。信中称报社领导应该正式道歉。
周末,刘易斯告诉写信的员工,他能理解他们,但不会否决编辑的决定。他说: “我相信你们都明白为什么公司或任何人干涉编辑工作是不合适的。”
中国外交部26日持续针对驱逐《华尔街日报》3名记者一事发言,强调无法接受“东亚病夫”一词,并反批白宫对待记者才是“顺我者存,逆我者亡”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赵立坚强悍要求:“美方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停止发表不负责任言论,停止对中国无端指责,多做有利于中美互信与合作的事”。
针对这次《华尔街日报》事件争议,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林照真说:“这件事应该回到新闻的价值来看,不要变成两大强国角力的戏码。”
她认为,标题有争议可以讨论,但是记者不是外交官,不是派驻的形式,中国不宜驱逐记者,美国也不该想用同样的手段报复。两国应该放弃“意气之争”,不然就是对新闻自由的侵害。
林照真强调双方不应该再互相放话,而是坐下来沟通讨论一个妥善解决的方法。她说:“两个大国都非常需要彼此有记者在任何地方。就基于这个信念大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
旅美历史学者黎蜗藤在关键评论网发表文章说:“《华尔街日报》作为有深厚言论自由传统的美国大报,绝不可能为此道歉。”
他说:“中国为此驱逐美国记者,外界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这正是中国一贯反美作风的合理逻辑。”
新闻标题争议演变成外交事件,关键就在标题:“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林照真认为,媒体本来要反映多元的声音,只要是登出来的内容都受公评,会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现象。北京政府提出抗议也很自然,毕竟中国媒体多为“党的喉舌”,与自由市场言论自由的理念不同。
但身为亚裔,她说自己面对这个问题,感受跟西方人的确不同。她认为在目前这个关头上,这个标题可能“让亚裔的人变成疾病的同义词”。她认为媒体工作者对遣词用句应该更谨慎,避免使用“这种钓鱼式的标题”来引人注意。
旅美历史学者黎蜗藤在关键评论网的观点则认为,病夫(sick man)有其历史脉络。他说:“在西方人的用法中,‘病夫’一直指国家,而不是指人。所以有‘中国是亚洲病夫’的说法,而没有‘中国人是亚洲病夫’的概念。
他认为,病夫这个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后,“是中国人首先‘想像’出西方人用‘东亚病夫’歧视自己,再经过宣传以讹传讹,在中国人中固化了这种想象”。
他提到的矛盾也成为这次事件双方几乎不可能和解的原因。如果《华尔街日报》从未想要“伤害中国人感情”的意思,但北京政府说有,那该怎么办呢? 或许只有像林照真所说,建立起一个沟通机制来化解纷争,或是出现一位双方都认为可以信任的调解者,否则中美将持续陷在这无解的僵局。
万维TV评论人林木则认为,此次驱逐记者事件,其实既是两国新闻制度的冲突,也反映了两国当前矛盾的激化。从新闻制度角度讲,中共一向是党管言论和新闻,根本容不得不同意见,甚至吹捧不力也会受到惩罚,对于在华外媒,本来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而此次《华尔街日报》文章的标题有比较敏感,正好给了中共借民族主义报复美媒的机会。“当然,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林木说,“肯定是对美国刚刚将中国五家在美国官媒定为中国政府代理机构的报复,同时也反映了中美关系在新领域的恶化”。
林木进一步指出,新闻言论方面出现的偏差,应该通过新闻评论本身来解决,如果通过政府出面驱除外媒记者,不独破坏了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也向世界证明了该政府的专制和粗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