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边谴责香港法案 边为贸易协议敞开大门
近几天,中共接连遭受多重挫折:川普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特工出逃爆料;新疆集中营的密件曝光;香港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中大败,但有分析指出,北京在一边强烈谴责川普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仍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敞开大门。
《华尔街日报》28日刊文,尽管北京再一次严厉批评美国、以及一周内两次召见驻华大使,但中共领导人仍希望达成一项协议,缓解日趋疲软的经济带来的压力,而川普总统也乐于达成一项协议、提高他连任的筹码。
文章指出,中共官方近期在法案以及贸易协议上的态度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在美国国会上周几乎一致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后,中共誓言,如果川普签署法案,将采取反制措施,这引发了外界对习主席将破坏中美贸易谈判的担忧。但迄今为止,中方什么也没做——就在川普周三下午签署法案后,中方也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需要指出,川普签署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是美国调整自己对香港的政策,而不是要香港调整对美国的政策,这跟中共的干预内政的指责完全对不上号。
同样地,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回避直接回答“川普签署香港法案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贸易协议”的提问,他只是说,中方要求美国不要执行法案,指这可能会“损害我们在重要领域的双边关系和合作”。
因法案的实际执行,需要半年以上观察时间,北京将目标从川普是否签署、挪到川普是否执行法案上,有其实际考量。具体而言,为了保住面子,北京抓住了川普白宫声明中的一句话,强调了他的总统“宪法授权”,总统有外交关系授权。
综上所述,北京仅口头警告美国、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反而近期频繁释放贸易谈判的进展消息,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敞开大门。
2、香港法案签署生效 开启“香港之死”
随着美国总统川普签署生效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美国有机会取消香港目前享有并有别于中国内地城市的“特殊待遇”,美国此举被认为是对香港问题核选项,有分析称:这是“我们所知香港之死的开端”。
万一失去特别待遇,对香港代表何种意义?彭博资讯指出,香港和美国之间约380亿美元的贸易可能受影响。,专家指出,就较长期而言,外界对到香港募资及做生意可能改变心意。
《世界日报》报道称,对美国的意义为何?美国不想过度改变现况,有它的理由。香港是中国治下唯一的半自治地区,提供美商一个相对安全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且香港采“联系汇率制度”钉住美元,连结至美国金融体系。2018年,约290家美国公司在香港设有区域总部,另外434家公司成立地区办公室。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之后的首任司法部长梁爱诗早前接受南华早报访问表示,任何伤害香港的举措都会是双面刃。
更广泛的影响是,“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给中美关系注入更多不确定因素,两国此时已因持续未歇的贸易战、香港示威和其他议题而紧张升温。未来一旦发生对在香港绑架和侵害人权的中港官员进行制裁,包括冻结他们在美资产并拒绝入境等,显然会让事态更加复杂。
《纽约时报》刊文说,川普直到上周都不愿承诺签署,但因法案在参、众两院都已通过,让身为总统的他也别无选择。文章分析,川普若不签署,法案会在12月3日自动生效,即便川普以总统职权否决这项法案,国会也绝对会推翻总统的否决,使得一些最坚定的贸易拥护者,都警告川普别阻挡这个法案。
3、王立强、向心谍案大戏背后谁在通盘布局
11月23日,中方情报人员王立强在澳洲投诚的消息,为世界投下一枚震撼弹。
在接受采访时,王立强披露了一个重磅线索:“中国考虑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受中国军方高层聂荣臻之女聂力以及聂荣臻的女婿丁衡高上将的委派,中央指派专人以向心之名在香港收购两家上市公司,‘中国创新’与‘中国趋势’,并且以军民融合发展与通讯类为主要业务,其实这公司就是中共最高情报机构直属的间谍据点与指挥所,向心建立并操作着一个强有力的情报收集团队与执行团队,直接在香港与台湾运作。”
根据王立强的爆料,网友翻出向心与龚青的一张照片。照片是向心与唐英年于2018年的一场签约仪式。唐英年是香港政商圈的重量级人物,香港今年6月爆发“反送中”运动以来,网络传出林郑月娥下台,由唐英年担任特首的消息。网友质疑,能和唐英年这样的人物坐在一起签协议,可见向心的背景和实力。
有分析指出,向心案目前已经被移交给台北地检署,说明案情升级,已经由一般性调查问话升级为正式的司法调查,而且说明地检署很可能已经掌握相当的实质证据,所以整个案子正在往起诉方向发展。
据台湾《壹周刊》报导,台湾国安局透过相关管道协助,已派专人抵达澳洲与驻外官员会合,准备接触王立强。澳洲总理莫里森25日承诺,当局会进行深入调查。澳洲安全情报组织总监柏格斯也发表声明称,指出该组织早已掌握报导所揭露的内容,并积极展开调查。
台湾《关键评论》认为,此次台湾迅速扣押向心夫妇,蔡英文政府的做法非常有章法,这点十分不同以往。澳洲和台湾之间并没有密切的政治关系,这次能马上派出国安人员去澳洲接触王立强,可以看出美国在从中斡旋、筹划。
另有分析指出,澳洲节目的曝光时间点非常值得注意。王立强投诚澳洲已有几个月,而澳洲选择曝光这则重磅新闻时,正值向心夫妇身在台湾之时。向心夫妇是中共资深的高级特工,在香港和台湾都布局多年。如果他们夫妇还在香港的话,美国和台湾方面都没有办法去抓捕他们。另外,澳洲媒体用化名王立强去披露这件事,向心夫妇当时身在台湾,因间谍的职业习惯,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无法通知北京王立强是化名,因此才出现了北京当局在不充分掌握实情下,对王立强展开的抹黑行动。
4、中共提前下达万亿新增专项债 凸显经济困境
11月27日,中共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额度,共计1万亿元。外媒分析,中共此举证明中国经济衰退情况严重,超出预期。
中共一直在用货币刺激维持经济,但风险大增,万亿新增专项债也难以缓解经济困境。中共财政部27日提前宣布1万亿2020年新增专项债务额度,占2019年新增专项债务配额2.15万亿元的47%。
摩根士丹利经济人士分析,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是北京用于稳定经济的一部分。一份路透社的最新调查显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为5.9%,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将使就业、政府收入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恶化。
路透社28日引述的分析表示,中共一直依靠财政和货币刺激来应对经济下滑,此次提前发行明年新增专项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一方面货币刺激会加剧中国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和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提前下发新增专项债不会很快看到结果,所以即使有风险,北京可能仍会有更多货币刺激措施。
《金融时报》的分析指出,专项债成本低、可以用项目营收来偿还债务,中国政府想通过专项债来抑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类隐性债务,但事实上,过去专项债的90%都流入了房地产,并没有用于公共建设和民生事务,而且地方官员认为情况可能不会停止。
路透社分析文章中警告,要关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一些地方专项债的预期收益被夸大和编造、如果还债时达不到被夸大的预期收益,地方政府就只能依靠卖地还钱。
5、警惕中国国企 德国收紧高科技行业外国投资
德国有意收紧非欧盟公司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规定,此举被普遍视为针对以中国政府为后盾的投资者。
据路透社报道,上述措施是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将在周五宣布的新产业战略的一部分。虽然战略文件没有提及中国,但德国和欧盟的官员多次指责中国将外国投资者挡在门外,并表示希望在中国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路透社看到的文件写道:“经济部已经进一步制定了法律修正案,我们将扩大筛选的可能性,并确定关键技术目录。”根据新规定,收购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半导体、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等行业企业10%以上的股份必须公开,并允许政府对其进行审查。
此前,德国政府只对能源、水、电信和国防投资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进行审查。去年,政府将这些行业需要审查的投资比例从25%降至10%。
德国出台此举之际,欧盟正在重新考虑其产业战略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投资有所增加。中国2016年对巴伐利亚机器人公司库卡的收购为德国官员敲响了警钟,德国开始重视经济战略重要性。中国国家电网2018年试图购买电网运营商50Hertz的股份也引起了德国人的关注。在柏林未能在欧洲找到其他私人投资者的情况下,德国联邦政府最终动用国资进行收购,从而阻止了来自中国的投资。
6、消失无踪的“基因编辑婴儿“之父
一年前,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声称“基因编辑婴儿”诞生,震惊世界。一年之后,贺建奎本人及那些婴儿的命运都依然是谜。
贺建奎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今年1月,之后他没有发布任何研究报告,那些基因编辑婴儿的健康状况如何也无人知晓。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伦理学者赫尔布特博士表示:"故事就是,一切都秘密掩藏起来,而这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此事毫无帮助。"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遗传学家穆苏努鲁博士最近出版一本专著认为,比起一年之前,"我们在管控方面有所进步"。他本人并不赞同贺建奎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但他同时表示,外界过于聚焦在"妖魔化"贺建奎个人,而没有把精力放在"今后该怎么办"的问题上。
而在一年之后,此事的当事人境况如何?对科学家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美联社总结如下: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今年1月初,在他的研究成果公布并引发巨大争议后,南方科技大学宣布将其解聘。因为他的住处当时有人员看守,外界怀疑他遭到软禁。
几周后,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布消息称,"该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此后美联社曾多次试图联络贺建奎,但未能成功。贺建奎聘请的媒体关系联络人赖安·费雷尔也拒绝置评。
另外,科学家最近发现了更为安全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也被用来测试防止儿童及成人疾病,但因为这些技术并不会导致基因改变对后代造成影响,所以不会有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证明基因编辑技术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该项技术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