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鲁多壕出天际 $3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
特鲁多政府2020年与兰万灵SNC-Lavalin公司签订了价值 7100万加币的合同,用于打造新冠蔓延时的移动医院。环球邮报的记者称,实际上是3亿被扔给了SNC,建造了不存在的野战医院,打了水漂。
据《环球邮报》报道,“联邦政府于2020年4月向SNC-Lavalin与Pacific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SNC-PAE) 的合资企业提供了高达1.5 亿元的独家采购合同,以建造五个移动可以在会议中心和室内溜冰场等现有结构中建立的临时护理医院。
近年来,SNC-Lavalin(兰万灵) 一直是一家饱受丑闻影响的公司。它于2019年因腐败受审,而就在2021年9月,该公司本身及其两名前高管都被指控犯有欺诈、伪造和共谋罪。环球邮报继续报道:“Weatherhaven Global Resources Ltd. 获得了一份类似的价值数百万元的合同,用于在城市或偏远地区部署10家独立的野战移动医院。”截至目前为止,SNC-PAE合作似乎只交付了所需五个单位中的一个,尽管他们已收到7100万元的付款。Weatherhaven已经交付了合同规定的 10个单位中的3个。其他的都在仓库里闲置呢。
与此同时,这些移动医院建立后很有可能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加拿大各地的医院都严重人手不足,因为医院严格的隔离规定,以及工人因疫苗要求而辞职、被停职或被解雇。何况新建的移动医院,又去哪里找人?!环邮的记者Alex Pierson说:你认为只是浪费了1.5亿纳税人的钱吗?不,是3亿被扔给了SNC,用于建造不存在的野战医院,而且物资现在仓库里都烙上了一层灰。渥太华花费了3 亿元用于建造的紧急野战医院,这些医院自始至终都在储存在仓库中。耗资3亿加元的移动医院被搁置,而 Omicron变异病毒正给加拿大的卫生系统带来压力。渥太华在大流行开始时拨款3亿加元用于建设15家流动医院,但尽管Omicron给全国各地的医院造成了压力,但只完成了4个100张床位的单位。
据联邦卫生部长Jean-Yves Duclos的办公室称,到目前为止,Weatherhaven已经交付了三间,目前没有一间在使用。汉密尔顿的 Weatherhaven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建成,“开放”了几个星期,没有看到一个病人,然后就被拆除了。没有人知道SNC-Lavalin Group Inc与渥太华签订的1.5亿元的流行病野战医院合同发生了什么。公共工程部早在2020年就签署了独家采购合同。工作人员在当年9月9日的备忘录中写道,目前没有固定的交货日期。
2. 2021年加国房价增长26.6%再破记录 达81.17万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以创纪录的房价格及涨幅,结束了2021年,也就是本国遭遇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第二年。这将房屋难以负担问题,从温哥华、多伦多两大都会区,蔓延到了其他的中小城市。业内专家表示,这样火爆的行情可能会持续至2022年。
据本地英文媒体《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近日出台了全国的房价指数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国共有666995套住房转售,年同比增长20%,打破了2020年刚刚创下的记录。与此同时,全国平均房价增长了26.6%,达到81.17万元,也是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数字是根据价格波动(Price Volatility)调整过的,所以更能反应出房价的真实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房屋均价、增幅“双高”的现象已不仅是都会区的“专利”,而是蔓延到了一些小地区。在BC省的Chilliwack,或是安省的剑桥、Brentford,房价指数上涨了近40%,一处房产的典型价值比一年前至少高出20万元。这意味着,房屋难以负担的问题,正在从温、多两大都会区,蔓延到了其他的中小城市。在传统的房屋热点,房价更是高到令人乍舌的程度,例如南安省的几个城市的房价超过了80万。至于多伦多地区的房价,已超过了100万元。在去年12月份,该地区的房价指数比一年前上涨了31%。房屋持续以高于挂牌价格的价格出售,已成常态。
现在加拿大进入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也就是2022年,房市却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尽管联邦机构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警告称,加拿大住房市场过热,面临价格调整的风险。同前两年类似,推动房市的几大因素仍然存在,例如:借款成本接近于零、住房需求强劲、可供出售的低层住房短缺等等……这些都是官方数据中经常列举的原因。例如CREA首席经济学家卡斯卡特此番在新闻稿子中说,目前在加拿大上市待售的房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少……本国所面临的住房难以负担的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然而业内则列出了另一个(可能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原因:投资者蜂拥进入市场导致竞争激烈。
来自加国银行的数据则显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投资者的购买量翻了一番,而且从多伦多地区扩展到了渥太华-加蒂诺和哈利法克斯等较小的市场。他们的入市加剧了竞争,并导致房价急剧上涨。地产公司Engel&Volkers的经纪人哈丁(Donna Harding)说,人们对投资类的房产的需求稳定,而且“看不到尽头”,因为每个房屋上市后都有很多买家竞争,连农村地区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和监管机构在抑制需求方面做得很少。银行监管机构和财政部让借款人更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银行方面表示,今年春天可能会提高利率。联邦政府还计划加大对外国房地产买家的限制。然而,根据地产经纪们的说法,大部分的买家是永久居民,所以遏制外国买家用处不大。
3. 中国病例疑因收多伦多快件感染 医学家质疑
日前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有关感染病例的溯源情况报告,并表示“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对此,加拿大传染病学传家提出质疑。
据北京晚报发布的消息,“在17日北京新冠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通报本市海淀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溯源情况。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报道还指出,这份快递在1月7日从加拿大多伦多寄出,途经美国及中国香港,于1月10日到达北京首都机场。1月11日抵达某快递公司北京口岸,进行消杀后,运至北京海淀中关村末端站点,网店进行消杀后派送。1月11日14点41分,海淀确诊病例进行了签收。”报道还进一步表示,“病例仅接触邮件包装外表面和文件纸张首页,未接触包装内表面和其他纸张。在采样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22件后发现,其中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及文件内纸张标本8件,经核算检测均为阳性,并检测出Omicron变异毒株特异性突变位点。”“运输同种可能接触人员共8人,除病例外,其余接触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基因测序分析显示,查出的的病毒与北京既往病例以及近期国内外省市报告的Omicron毒株均存在差异,不属于同一传播链;与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离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较高。”新京报也报道称,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提醒民众,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而对于这个说法,多伦多大学传染病学专家Dr. Colin Furness认为,“这听起来并不可信。” 他指出,不太可能出现新冠病毒通过国际邮件表面进行传播的情况。“新冠病毒在纸张上的存活性与纸张的粗糙程度有部分关系。但是它几乎不可能保持活跃状态超过一天或两天,而且在与快件包裹袋内其他文件产生高度摩擦的情况下,新冠病毒能够存活超过一天的机会似乎也很低,”他说道。萨省大学的流行病学家Dr. Nazeem Muhajarine也认为这种说法“扑朔迷离”。”新冠病毒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的案例非常罕见。我们现在知道的是,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而且Omicron毒株几乎很难在被释放到空气中后,仍然可以持续保持几天的活力来感染他人。”
4. 吴亦凡一审被判17年?暴肥照疯传,网上炸了…
因涉嫌强奸罪被捕的加拿大籍艺人吴亦凡,在在北京朝阳区看守所被拘押期间依然新闻不断。最近,很多人都在微博或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张疑似吴亦凡的一审暴肥照片。
照片中的他身穿红色格子衬衫,顶着个平头,脸肿了一圈、双下巴明显,人也圆了很多。和偶像时期的瓜子脸、尖下巴的帅气模样判若两人,对比照相当震撼。当有人问这是在“哪看到的”,原PO回应称,这是“一审画面”。吴亦凡的照片迅速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甚至搞笑称,看来监狱伙食不错,更有网民亏吴亦凡“适合代言监狱伙食”。除此之外,一张吴亦凡一审被判17年的视频截图也在网上引发热议。截图上的标题显示,吴亦凡一审被判17年9个月,服刑结束后将被驱逐出境,吴母含泪祈求能为儿子减刑。还有网友在截图下感慨,出来都快50岁了,一辈子也就基本上被毁了。
不过,这两张图片都很快就被看出了蹊翘。有网友表示,照片中的男子穿穿红色格子衬衫,而按理来说,在狱中的人,身上穿的应该是囚服,不可能穿私人的衣服。另外,现在是疫情期间,真开庭的话,“现在哪个刑事法庭不是戴口罩审判?”。还有神通广大的网友找到了真实的照片。原来,吴亦凡暴肥照是有人用他2015年接受采访时的影片截图后P成的。据报道这张图出自当年有人做的胖版明星视频,分为男版和女版两部”。至于吴亦凡一审被判17年的消息,除了这些零星的截图之外,没有任何媒体发布,可以肯定是博人眼球的假信息。还有网友在网上翻查,发现这是也是有博主去年10月在youtube上发布的内容,而当时显然没有关于吴亦凡一审判决的任何消息,假消息无疑了。
此外,针对吴亦凡“一审判决何时出来”的问题,也有律师表示:“这个要看案件调查的节奏了。从批捕的速度来看,案件的事实应该比较清楚,证据也比较扎实。如果吴亦凡认罪认罚的话,诉讼流程还会加快。快的话,估计2022年1月之前会有一审结果。慢的话,正常情况下2022年3月也该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