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就在所有人将目光投向北戴河之际,北京悄悄把御林军从中南海抽走了。有消息称,驻扎张家口拱卫北京的第81集团军某部突然接到密令,连夜北调开往东北。有分析指出,张家口是北京的西北门户,更是中南海最后底牌,现在这张底牌却被调走了。张又侠先下手为强,把最危险的因子81集团军从北京调走,表面是演训、实则是一次震动中枢的政治手术,目标直指中南海。
海外时评人士江峰分析指出,81集团军派系复杂,其中还吸纳了当年六四屠城最狠的第27军残部,是军方内部公认的不安定因子,让这支部队驻在张家口,真到关键时刻它到底听谁的 ,连张又侠自己都不敢赌这个答案,所以这次调动是调虎离山,不是调去南边前线而是东北张又侠的老巢,用最铁的亲信把最不稳的部队先看住。为什么要这样做?江峰指出,因为在会议室里牌已经打不下去了,反习从来不是一块铁板,它是由两股诉求完全不同甚至彼此警惕的力量组成,一股是以胡温为首的元老派,他们反习的真正原因不是路线之争,而是李克强之死让所有元老感受到了直接的生命威胁,所以他们推汪洋、胡春华出场;另一边是以张又侠为首的红二代军,他们强烈要求老习退休,对他们来说 让老习退休也是保命,但他们也不信任团派,因为一旦团派上台也可能顺着民意把红二代一并清算。就在两派僵持之时,习的旧部亲信仍在党务和国企系统中搅动风云、寻找翻盘的机会。习派不断推出大坝工程、国企混改、对口支持这些大项目,真正目的是用经济利益拉拢中央委员,试图在四中全会上拉到最多的票数,推举习派的人马当总书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又侠先下手为强。
江峰进一步分析,张又侠此举是对党内发出不动声色的最后通牒,用一支御林军的调动完成了对整个文官系统的软性接管,但所有人都明白:谁能调兵、谁就是皇帝。拱卫京师的第81集团军被一旨命令调往东北,真正的用意是为82集团军让路,82是张又侠一手打造的嫡系铁军,到时候一旦有风吹草动,谁能指挥天子脚下的御林军,谁就能压住党内的天平。而唯一还未纳入张系指挥系统的正是以上海、福建为主心骨的东部战区,那是习近平十年布局下最后的军事堡垒,现在这个堡垒正被四面围住。张又侠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输不起一次投票,在中共的会议室里军方永远是少数派,一旦真的进入投票决定去留的阶段,张又侠和整个军方的命运将被文官系统决定,这种羞辱他接受不了,所以与其坐在会议室里数人头、他选择在战场上数子弹。江峰认为,这场博弈已经形成三方死局,团派希望推出汪洋、胡春华这样干净的技术官僚坐上总书记, 但他们的底线是军委主席也必须换人,这是张又侠绝对不能接受的。习派则打出最后底牌,用千亿级利益收买中央委员的选票,换一次投票结果;而张又侠的策略最直接也最冷血----打仗、军管。江峰最后指出,张又侠为什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下手,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中南海已经名存实亡,传闻最高层身目前进入监护状态,所有活动由马仔们代劳、官媒统一改口为党中央、军报文章只提系列讲话……张又侠在告诉外界,龙椅可以空着,但调兵的人一定是皇帝, 这不是政变结束 而是政变正在进行时……
2、中国大城市的房租,正在大跳水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大城市的房租都在继续下跌,出现租金“跳水潮”。专家分析认为,大城市房租跳水反映出中国经济衰退的严重性。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在中国35个大城市中,今年上半年有27个城市的房租同比跌幅超过2%,有10个城市同比跌幅超过5%,跌幅在前的杭州10%,上海8.1%,南京6.8%,北京5.7%。此外,24个城市的房租环比下跌,其中8个城市环比跌幅超过2%。除了住宅租金下跌以外,这些大城市的写字楼租金也呈下跌趋势。34个大城市的写字楼租金同比下跌,上海和北京的跌幅更达两位数,分别是17.8%和17.3%。12个大城市的写字楼租金环比跌幅超过5%,其中跌幅最大的分别是北京12.7%、南宁9.7%和上海9.6%。据陆媒报道,上海写字楼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的空置率达到22.4%,比去年底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出严重的需求不足。另据中国金融数据服务公司Wind今年2月的数据,在4个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租金已跌回到2015至2017年间水平,广州跌回到2014年水平。
台湾南华大学教授孙国祥分析指出,中国大城市房租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经济放缓,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承租能力下滑”。同时,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减弱也让住宅需求减弱,例如上海房租跌幅大反映了一线城市人口吸引力下降和企业活力减弱,也显示出中国经济疲软和社会信心低迷。有从事高端租赁中介工作的人士在网上透露,上海高端租赁的主要客户是跨国企业高管,还有“海归”精英,他们对价格“不敏感”,但是最近几年这两类租客流失很多,高端房租价格也随之以两位数水平下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也认为,中国大城市房租下跌和写字楼空置率高与中国经济衰退的现实是一致的。从上海房租水平大跌可以看到中国“整个经济衰退的烈度是超过以前的”。
对于未来楼市走向,孙国祥认为,大城市房租的跌幅会继续扩大,写字楼空置率也会持续上升,因为没有看到中共对这种“供需结构失衡”有什么解决办法,因此中国房市低迷状况“短期内难见转折”。谢田表示,鹤岗的房价才可能算是“触底”的,而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即使跌到“腰斩”的价位也仍然有下跌的空间,房价下跌、房租自然跟着下跌。
3、 一句话正在中国社媒热传
过去几个月,“经济上行时期的美”成为中国网络上的热门词条。在中共官方数据不可靠的大背景下,这一热门话题凸显求职者日益加剧的挫败感,也表明中共当局提振就业的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华尔街日报7月24日报道,“经济上行时期的美”是对中国2000年代至2010年代的一种怀旧的提法,当时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不难,但现在中国年轻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位于北京的长江商学院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两年的招聘情况远弱于平均水平。有指标显示,人们即便找到了工作,但挣得也越来越少。龙洲经讯的埃尔南‧崔表示,去年中国多个行业的工资大幅下降,其降幅超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水平,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差表现。在私营领域,科技行业是重灾区,但公共部门的雇主也进行了减薪,这反映出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国消费者信心低迷,许多人觉得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前景岌岌可危,因此不愿花钱。
尽管中共政府为企业推出了税收优惠,并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职业培训,试图提振就业,但这些做法似乎并没有收到成效。巴克莱的私营部门指标,加上各行业和地区的零星反馈,都表明劳动力市场几无改善。这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有关减薪和裁员的报道更多了。巴克莱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的迹象。近期采购经理人调查中的就业分项指数显示,围绕美国关税的焦虑情绪正在拖慢中国企业的招聘步伐。凯投宏观的计算显示,近600万中国人因美国额外关税而直接面临失业风险。
随着中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描述青年人困境的新词层出不穷。继“烂尾娃”“全职儿女”后,中国又兴起“全职乖孙”。在一些就业受挫的年轻人看来,与其勉强待在大城市,不如回家尽孝,“老人也得请护工,找外人终究不放心,还不如我这个亲孙来打这份工”。有分析指出,如果从个别家庭来讲,孙辈照顾老人,解决社会问题,也解决家庭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流行,其实反映出中国经济下滑,大家没有工作,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的刘女士表示,“完全没想到今年比去年还难。”她举例说,一位浙大毕业、在央企工作多年的同学,最近他工作的整个部门被裁,“我们都以为那是铁饭碗,他整个人都懵了”。这并非个案,“南方电网也是整部门裁,毫不留情”。刘女士还透露,连在国有银行工作也不再是稳定的。“我一个朋友去年才进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今年就被‘优化’了。现在国企大厂的裁员,比不少民企还狠。”